专访马骏:音乐教育将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们

2017年12月09日 11:16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马骏马骏

  主持人:马老师您好,在儿童音乐教育方面,您和菲蓓尔一直倡导的是音乐生活化、审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概念,您能谈一谈在具体教学中是怎样实施的吗?还有一个问题,怎么样通过音乐将生活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

  马骏:关于音乐生活化的概念,其实特别简单。本来不应该加一个“生活”的概念在里面,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多元化的教育,绝对不能像学文化课一样1+1=2,它一定要多元化。比方说,孩子在音乐学习当中重要的感受,感受是一个虚拟的词或者是一个特别感性的词,一个概念的词。怎么感受呢?他就要面对着在家庭如何感受,在课堂上如何感受,在他日常和小伙伴的沟通中怎么感受。所以我们才会根据孩子的生理特征设计了一系列的卡通人物,让他以寄情的方式,真正地形成共情,来感受音乐的表达。

  主持人:怎样通过音乐将生活的正能量传递开?

  马骏:大多数人都会把正能量和负能量交替来认知。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常常会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原因是什么?因为音乐可以促使他打开所有的感官系统,与世界发生沟通。而世界本身是多元的,有很好的声音、很好的色彩,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一个人连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都没有,他就不会有什么所谓的正能量。

  主持人:在您的教育体系当中,您反复提到“术”和“道”这两个概念,如何理解您所谓的音乐之道呢?

  马骏:这还是针对现在整个状况来讲。就像我一再提出的,学乐器或者学一些技术、知识,它都是身外物,也就是今天不会,明天还可以会。但“道”不是,道是你要深谙里面的东西,把音乐里面灵性的东西与孩子内在的物质结合起来,也就是他的意识、他的审美、他的素养,所有东西能够结合起来,这就是我所谓讲的“道”。

  我们不能单纯把孩子学习乐器和学习音乐,像外科医生做解剖一样,把乐谱全部拆分到每小节,让孩子按照某种固定的格式,机械地、重复地、精准地进行训练,这种东西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并不会带来更多的感受。音乐是一个能力学习,必须要具备可以听、可以看、可以认、可以去了解,甚至包括可以去表达、可以去组合、可以去创造,实际上它能带来的是这个能力,这是音乐的“道”和“术”的差别。

马骏马骏

  主持人:您认为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该怎么解决?

  马骏:我认为目前普遍的社会认知上的困难就是在于孩子音乐学习要分龄设置,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要分龄。比如说音乐有它的科学性,在6岁以前,小朋友实际上注重的是听力训练,因为6、7岁之前,听力是一个高发期,我们都知道那个时期是一个感性认知期、语言等很多方面,对声响的东西极为敏感。7岁之前,要在孩子耳朵里种下一棵音乐树,让他听得懂音乐、感受音乐。

  7岁以后,他就可以假借所有“术”的层面的东西,叫“借术”,可以更好地走入到音乐里面去,更深层次理解作曲家背后想传达的那些事情。

  到了12岁以后,孩子应该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他就可以要主动表达和创作了。

  在10岁到12岁期间,会有很多家长问到叛逆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叛逆,只是他在那个时候会形成很多自我主张,而这些在音乐里也到了一个高发期。

  因此,第一个维度要分龄,低幼龄期间,特别是6、7岁,我不主张在没有上小学之前的小朋友去从事全面的技术学习。这是第一维度,要分龄。

  第二维度,音乐的本源性是听觉艺术,但是我们在学音乐的时候就像学数理化一样,反而去强调练习,强调看谱子、记忆,每天要45分钟等等。但实际上不是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关注孩子有没有在听音乐。

  好多小朋友家长问我“马老师,我们的小朋友练琴练不下去,你有什么招?”我说有什么招?我问问你,他练的所有曲子他听过吗?他爱听吗?他弹的这首曲子他自己理解吗?因此我常常建议家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维度,是保护他听的意识,不仅他要听他的作品,还要对声响、发声主动关注的意识。如果他对你讲话充耳不闻,对事情充耳不闻,所有事情在他耳边发生像没发生一样,这个孩子是不可能达到我们想的学音乐的水准的。

  所以,这个维度,关注听,在低幼龄关注听的习惯,不单纯听乐曲,还要创造沟通的环境,比如沟通也叫听,他有没有听你的话也叫听,他对某些声响的关注也叫听,大自然听风、听雨、听鸟叫也叫听,这些听都特别重要。所以,学音乐是听觉艺术,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听。

  主持人:看来孩子的听很重要。

  马骏:是特别重要。

  主持人:除了这个听以外,您觉得学音乐需要天赋吗?如果有的话,我们该怎么样启发这个孩子的天赋?呵护他这种音乐的天性?

  马骏:其实我常常跟所有的家长说,每个孩子都是音乐家,只要我们有非常好的耳朵,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音乐。但所谓的音乐天赋有没有呢?确实有。如果孩子将来要往专业方向发展,它确实是有的。

  但是你想一个16岁以前的孩子,他“三观”都没成熟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他未来的路是什么?所以,我们只能先滋养他,不要想功利的事情,这还是“术”的层面,这个问题本身有一些“术”方面的追求。

  如果一旦发现孩子有些什么特殊的,像现在很多家长,其实很多中国家长现在都没有学习音乐,不懂音乐,他们并不关注到小朋友怎样,只是看到他爱跳、爱唱、爱表现,就想他会不会有天赋。这个东西是在常年养成过程中才能发现他天赋秉异。

  有没有天赋?专业领域中有,有些孩子天生耳朵非常好,他天生对节奏、对旋律的把握好,音乐感好。但是节奏又跟律动身体的发育能力有关,比如他的律动水平高。但是中国的父母非常功利,我不建议12岁以前讲天赋,一旦讲天赋,小朋友就完了,有可能天赋就变成没有天赋了。

  我曾经见过一个实例子,小朋友弹钢琴非常棒,7岁,老师拼命跟家长说这个小孩子有天赋,家长每天架一台摄像机在旁边,每天练琴都要记录下来,跟孩子做交流,有一天孩子用钢琴把手砸了,就是断指不弹了。我们的老师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痛心得不得了,所以天赋不要太功利,天赋还是交给概率学。

  主持人:作为母亲,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两个角色有共通之处吗?

  马骏:非常明确,有。不管是母亲还是老师,深度和宽度决定孩子未来的成长。我常常看到很多母亲,老师也是一样,我们都非常教条地拿这些经验,包括老师,特别喜欢的是,“马老师,你什么时候培训我们,或者你是不是要培训我多长时间,三天还是五天,还是十五天”,这个深度和宽度在自我地成长。

  我认为人一辈子就三个阶段。首先,他在不断地在找寻,发现自己与世界的沟通。然后慢慢再找到自己与他人的沟通。最终到岸,他找到了自己跟自己沟通的方式。因此自我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要有的。我们常常拿来一张文凭出来了,就觉得我可以教学了。为什么会出现很多这种现象?原因是他停滞不前。

  母亲也是一样,孩子在长大,可能今天我们为人父母,我们接受的是20年以前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可能成才在20年之后。如果今天我们不与时俱进去学习和成长自己,增强自己的眼界,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回答不了。

  主持人:您怎么平衡在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角色?

  马骏:其实我们常常会把女人一定要说是“女人”,我一向认为生下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就是人。作为女人,生命中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生活中的角色,一个是事业中的角色,缺哪一样都不完整。我在不断地号召很多妈妈,我们搞了一个菲蓓尔宝妈大音乐计划,就是倡导母亲,即便哪怕你现在全职带孩子,也得用其它时间进行社会化工作。所以,它一点也不冲突,因为在我的生命轴线上一个脉络里分成不同的时间交错点来完成的事情,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就像一个list里分成多个表。我曾经做过一张表,比如红线标注着我的工作时间,绿线标注着生活时间,会发现绿的和红的在不同的时间段有密有疏,但始终会在它的位置上自己完成,我一点没觉得这里有任何冲突。

  主持人:今天的菲蓓尔在您的蓝图中是哪一步?您做了哪些目标?包括哪些努力?哪些创新?

  马骏:菲蓓尔应该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它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很多人非常关注我们,说“马老师,这么长时间都做什么?”我只能说它在不同的形式下有它不同的商业表达方式,我只能是说现在的菲蓓尔是在我们的新的大音乐商业版图中、商业计划中,它处于一个全新的状态。

  现在我们无外乎讲的是互联网时代,我一直定性为我们是教育文化+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整个传统的供应链条,我们必须要迅速地与我们所有的供应的客户、我们的环节、渠道发生这样的关系,因此我们只不过用了互联网作为它的传输通路,我们建立了三个模式:第一,我们做了以动画为主题,全IP的孩子的教育体系。另外,我们建立了一套能够让老师们在part time时间,能够充分利用part time时间加入到这个老师的运作体系里。我们同时还创造了菲蓓尔宝妈大音乐计划,让所有的妈妈,只要进到系统来,带着宝宝在这里学习,就可以拥有一个part time的工作,能够赚得自己的财富,获得自己社会的认证。

  主持人:我接下来想问,您眼中的儿童的音乐素质教育和外人眼中的音乐教育有什么区别?

  马骏:很多人认为,我学某一种专长,只要我掌握了某一种专长,就是素养,觉得一辈子会弹个琴就是素养,我认为不是,不是假借某一个乐器,是充斥着我们每一个角落,音乐是在哲学领域是时候审美的。它不管在工作中、表达中,我们在与社会的交集中,甚至包括一个策划、一个创意,所有东西都跟美有关系。所以,我一直认为音乐像人不可缺失的一份养分或者是一个几何的内核,这个东西只要植入到我们的心里,让它可以随意与各种环节搭建,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音乐带来的所谓素质教育。

  主持人:菲蓓尔提出了很多音乐理念,包括乐理是本故事书,还有孩子耳朵里要种一棵音乐树,还有帮孩子培养敏锐的聆听力、用音乐打造素质的能量包。这么多理念,您是怎么把这些理念具体应用到你的教育课堂上?

  马骏:这确实是事实,要不然也不会花十几年时间,在成千上万孩子身上做过实验,我女儿也是一个实验品。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特别是在他的感官上,他的接触能力是不一样,而音乐往往又是刺激感官带动内在内核发生变化。

  乐理是本故事书,学过乐理的人都知道,特别生涩、难懂,如果生教,对于低幼龄小朋友在关键期,必须要了解,必须要认知的孩子,他是接受不了的。我把它变成一个故事,把所有的音乐符号都变成了孩子能够寄情、共情的人物形象,让他们在一起发生很多孩子息息相关的故事,形成螺旋式成长,当陪伴他2—3年,自然乐理就深刻在他的脑子里。这就是我们第一步的应用。

  关于耳朵里种下一棵音乐树,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大量原创的儿歌体系,不管是我们的课件中,还是家庭作业中,还有我们的平台中,都放了大量原创的儿歌,这些儿歌都是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发育特征,以及包括发生在他身上的各种事情,比如掰个橘子、扫个地,全部都能变成儿歌。比如吃饭的时候就会唱一个“哈密瓜切切切”,过去哈密瓜没有那么多能“传诵”到,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到哈密瓜。现在小朋友一吃饭就会唱切切切,就会唱得非常好听。这样我们在孩子耳朵里种下一棵音乐树的方式,大量地用孩子能够产生画面感的,能够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儿歌和他们表演的剧目来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让它成为一个能量包呢?小朋友本来都是个能量包,都像劲霸电池一样,但是他的劲霸电池都是在瞎玩、瞎闹,我们希望他回家以后能够有一个伴,每个星期来能有一个场所,所以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学、玩、演、游、用”五位一体,深入到他的家庭环节中,有游玩、表演,有所有家庭的游戏卡,所有东西,是个立体的东西。

  主持人问我,我怎么应用的,讲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孩子是我们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孩子,围绕着他的适龄阶段,用不同的方式切入到孩子的身体内。

  主持人:就是说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有不同的方式。

  马骏:对。

  主持人:这些方式里面肯定有一个本质,您是怎么把握这些理念、内容的本质的?包括这些产品是怎么样体现您的音乐美学上的一个价值观的?

  马骏:音乐是这样,音乐本身是哲学领域的概念,是个美学的内容,特别难以去捕捉到它。应该这么讲,孩子的音乐能力,很多人都问我,马老师,你要不要用一个测评工具测评一下孩子的音乐能力,孩子的音乐能力就像阿尔法脑波一样,是瞬间的,瞬间次数更多就更好,音乐会促成他所谓的创造力。但是音乐里面最核心的一点,除了听,听是直接的介入,最重要的是画面感,画面感才能够带来共情。比如你说话,我都不懂,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这里面所有的一系列的方法,其实都是在于音乐和画面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的核心关键点。小朋友最容易接受的也是画面的东西。我们常常说我们自己独创了一套音画教学法,用探索的方式、体验的方式、扮演的方式去表达他们自己。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目前这个市场上这么多儿童美学素质教育产品,有哪些让您觉得特别惊喜或者是比较认可的一些产品?为什么呢?

  马骏:我发现过一个产品,或者叫一个品牌,我估计你们也知道,像彩翼,是做美术的。它的整个教育理念跟我们是有点相像的,它是教美术,我们是教音乐,艺术都是无形,你无法去用尺子去丈量它获得到哪里,但是它带来的是什么呢?它很小就带入到你的创作,带入到家庭,带入到课堂,带入到你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发现艺术的美,这跟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是从听出发,他是从视觉出发。两个关键的能力,一个是听的能力,一个是看的能力,很重要。彩翼我觉得不错,非常好。

  主持人:以前在媒体上包括在网络上没有看到您太多的曝光,这是跟您的低调性格有关?还是出于自己传播的考虑?

  马骏:两方面都有。我是一个没有太多时间的人,我每天大概要读两个小时的书,大量在学习,我本人也是一个产品的架构师。所以每天我都在大量学习、看各种各样的资料。这跟我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我感觉时间不够用。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一直觉得,如果站出来要说点什么,一定是你的所有的产品理念相吻合,而且你能看到十步、百步甚至千步的自己,这时才能起到引领作用。

  现在能够出来见到大家,一个,我也得锻炼一下自己,挤出一点时间跟公众、跟大家一起去分享,分享我们的所得。现在时间也比较够了,因为菲蓓尔目前在全国也有了很多的城市,很多的会员中心,很多的宝宝,我觉得作为一个妈妈的典范,作为一个教师的典范,作为一个领头人,我也应该出来给大家做一些贡献,而不是自己总是躲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特别自得其乐地去研究自己各种各样的产品。

  主持人: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现在是互联网大潮下,您是怎么样跨界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互联网相结合?然后更好地进行教学?您觉得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

  马骏:其实我们小朋友学习,我们首先要讲到他的学习能力从哪里产生。学习能力有听力、视觉力、感知能力,有很多东西不一样。我觉得互联网没那么可怕,你不可以去拒绝,新时代产生之下,所有的孩子可能瞬间会玩很多机器。我们只是适度地把这些机器,把这些科技的东西,要用在合适的地方。举例说,有些艺术就离不开老师和孩子的交流,所以课件仍然要做到人对人能够传播。但是假借互联网工具,这个工具是为了更好地把内容、素材传播到施教者的手里。对于孩子,他因为平时要巩固、要认知、要练习,那么多孩子,怎么传达给他们?就要利用科技的手段,通过一些科技的载体,把这些东西传达到孩子手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去练习、复习,包括去检验自己。在我们的管理上,对于很多的家长的管理上、疏导上,我们又巧用互联网的传播路径,建立家长的学校,建立我们互动的文化,建立我们这种分享获益的方式,把家长都聚拢到一起。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科技以及包括智能,一定记住,不要改变你最初的初心。我们是做什么?我们是做音乐教育的,是做音乐教育文化产业的,我们最终是要用我们提出的我最初的初心去改变未来二十年以后的小孩。至于技术,它只是载体,只是我们要分时间、分阶段和分人、分使用方法作为工具而已。

  主持人:很感谢马老师,谢谢您。

  相关专题:

  新浪2017早幼教高峰论坛

  新浪2017育儿盛典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