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要爱,所以当你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请你肯定他可以有这样的物质需求!并称赞他有眼光以及他具备的想象和鉴赏的能力!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对物质有着深深的渴望——见啥要啥,拥有了一个再见到别的还要求买,想要拥有,似乎那个欲望是个无底洞。多数的家长对此都是烦心加上无奈——这怎么能行?要什么给什么,别说一般家庭,就是家里再富也满足不了他无止尽的需求啊,这不是培养败家子吗?更何况,买了那么多无用的东西(买来很快就不稀罕了,或者弄坏了),这不是太浪费了吗?一些专家支招说,不能让孩子想要啥就得到啥,至少让他要个几次再给他买——这叫延迟满足——这法管用不,重要的是这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这问题没少折磨我和孩子爸爸,孩子爸为此还打过多多,后来我跟他爸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我问他:如果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要,你担心不担心孩子有问题?他想拥有,首先,他对那些东西有很好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他能感觉到那些东西的好以及拥有它们所能带给他的快乐,这是对这个世界对生活有热情和信心的一个表现。后来在完形教育听亲子教练鹏宇老师的讲座,发现居然印证了我的这些想法。鹏宇老师认为:孩子要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的想拥有这些东西——他要飞机,可能是想体验登天的感觉,要星星要月亮,或者他想表达的只是对苍穹的幻想;他要老虎,或许他真正想要的只是一份力量和威严;他看见自己平时不喜欢的东西也要,或许他真正的目的只是试探或者确认一下爸爸(妈妈)是否真正爱他——家长不需要去给孩子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但切忌,不能因为你不想给他买,不想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就贬损他。用“你配得到吗”这样的语气更是恶劣至极!
你可以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请你满足孩子索要物质背后那个要“爱”的需求,要得到父母“多多的爱”的需求。孩子的潜台词很多时候是“爸爸妈妈你爱我吗,有多爱?”!在人生的初期,好奇而纯净的孩子,在这些与父母“要”和“给”的互动中启蒙着自己的人际关系,从父母对自己的需求的反应中了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满足,他就会认为父母是爱他的,他是重要的,他是可爱的;不被满足,甚至同时遭到贬损,他就会认为父母是不爱他的,他是不重要的,他是不值得被爱的。“不给”、“延迟给”就这样让孩子在拒绝和否定中逐渐不相信自己,而且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鹏宇老师还提到“给”的质量!高质量的“给”是无条件的。孩子真正的满足是父母肯无条件地“给”。但是很多父母的“给”却附加了太多的条件——妈妈给你买,你要听话;妈妈给你买,你要好好吃饭、你要好好学习、你能考进前几名……这些条件,无形中降低了本该有的满足感,甚至干脆抵消了满足感,孩子那颗稚嫩的需要爱的心灵依然饥渴和荒芜。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堆积得越多,就形成越来越大的坑洞,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起听讲座的一个妈妈满面愁容——因为他的孩子已经彻底对父母失望,离家出走了……孩子想要的屡屡不得,或者需要以牺牲自尊来达到索要的目的。他就慢慢失去了要的勇气和能力,他不要了……没有了要的能力,也就没有了拒绝的能力,当外面的一丝温情,一点赞美都能让他饥渴的心倍觉温暖。所谓的“哥们儿义气”正是在家没有得到应有的爱和满足,而只能到外面去寻求的一种安慰,拥有“义气”正是说明孩子的心灵是重感情的,那份因缺爱留下的坑洞是需要被情感填补的。
孩子天生是纯净的,想证明这点,只需去看一下那些清澈如水的眼睛。所以有人说孩子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治疗师,那份纯净和清澈能够稀释痛苦,疗愈伤痕。之所以成人后变得混浊,变得闪烁,是因为他要适应父母的态度,环境对他的要求——随着成长,他慢慢失去做自己的能力,因为他要做让父母,让别人喜欢的满意的他!这也是越来越多看起来很优秀的孩子频频出问题,并且不出则已,一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原因。因为孩子为了做听话的优秀的驯顺的孩子的代价是内伤累累,他不再敞开自己的需求,甚至放弃了做“自己”。
可是真正的“优秀”不是完美,而是不完美。真正优秀的孩子有好的一面也敢于袒露不好的一面。接纳自己就是爱自己,会爱自己的孩子才会具备爱别人的能力。真正得到爱的满足的孩子也不会欲壑难填,相反会满溢着平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