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看了孩子的小聪明,看人说话、看菜吃饭并不只是大人的本事,小孩子也会呢——
“歪歪帮值日生修插销呢。”放学的时候,歪歪爸左右等不到歪歪,正着急,精豆从学校跑出来,告诉他说。歪歪爸好生诧异:“前天是浇花,昨天是帮外班的同学倒垃圾,今天又在修插销?他何时变得这么喜欢干活儿了?”更让歪歪爸吃惊的,是精豆接下来的话,“他上个星期还被评为班里的‘能干小明星’呢。”歪歪在家是 “四体不勤”的小懒虫,怎么到了学校却成了劳动标兵?当然,歪歪爸更希望歪歪在家也这么优秀起来——
歪歪爸:歪歪在家连扫帚在哪儿放着都不知道,可在学校怎么表现这么好?
精豆妈:是啊,像个小两面派。精豆也一样,在家是闷嘴小葫芦,到了学校却像多嘴的八哥,说个没完。
乖乖妈:还有的孩子在家里是“山大王”,到了学校却成了胆小的“缩头乌龟”;还有的孩子在妈妈面前一个样,在爸爸面前又一个样……
歪歪爸:原来每个小孩都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
乖乖妈:其实,孩子成为两面派很正常。从心理学上讲,人都具有多面性,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有意或者无意地表现出个性的一个或者几个面。
精豆妈:就是说,在最好的朋友面前,再稳重的孩子也会变得调皮;在陌生的环境中,再开朗的孩子也会变得小心翼翼……所以,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不一样是很自然的事吗?
乖乖妈:没错!而且,孩子也会感知客观事物对他的容忍度在哪里,比如,在老师面前,再不认真的孩子,也会做出认真的样子。
歪歪爸:我知道了,在学校,孩子知道老师不能容忍哪些行为,他就会尽量不去做这些事,而多做老师喜欢的事,自然就成了“模范小孩”。但是,他在家为什么不感知一下父母?
乖乖妈:孩子当然知道父母能容忍他的哪些行为,之所以会变成两面派,常常是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公开分歧造成的。说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且谁也不让谁,孩子自然会用两种方法来应对啊。乖乖刚上学的时候就出现的这种状况,每天放学回来,我很严格地要求她,背单词,练画画,结果呢是费力不讨好,乖乖总对着我发脾气,还常常死犟。可跟她爸爸呢,我一开始以为就是玩,后来却发现她是在玩中学,她会在地上画花园,在商店、游乐场的地上画小人,反而对画画的兴趣更浓了。她每天缠着爸爸,有说有笑可高兴呢。
精豆妈:我想是家里和学校的环境不一样造成的。在学校,孩子发现如果他不认真学习,不勤劳,同学们就不和他玩,而且老师也会批评。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在家里他即使只知道霸着电视看,妈妈也常常是说几句了事;只要他当第一,爸爸什么事都会让着他。实际上,孩子在家里的所做所说,都是内心的自然流露。
乖乖妈:对于一个老师而言,一个人要管理几十个孩子,不能保证对每一个孩子全程跟踪,一般情况下只能实现“目标管理”,提出统一的要求,根据目标来量化奖惩,同时鼓励孩子自我管理。但是,“放手”让孩子自己管自己,对家长来说就太难了,自己倒水喝烫了怎么办?自己洗碗打碎切了手怎么办……
歪歪爸:是啊,孩子都很聪明的,他发现父母和老师不一样时,所有的自律意识就都隐藏起来了。所以,在学校可以很懂事,在家可以很无赖。
乖乖妈:集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在这种约束力的压迫下,孩子会收敛他的本性。回到家中,孩子松弛下来,享受一点“丢盔卸甲”的放松状态,也符合孩子的本性。这里父母不妨偷点懒,家长100分的付出,在孩子身上能收到100分的效果吗?这个问题需要考虑。
歪歪爸:应该可以吧,或者说100分的付出,会得到101分新纪录。
精豆妈:没有必要事事到位?
乖乖妈:对,只要做到“身懒心不懒”,为了让精豆懂得在家里也要付出,我和她约法三章,“周末妈妈会睡个小懒觉,如果你起得早就要自己准备早饭。”如果,周末我带她出去玩了,我会专门说“为了你,妈妈又少睡了一会儿。”其实,我没想到乖乖回报什么,但我想让她明白,父母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小孩,你也是家庭的成员,理应付出。
精豆妈:这不是更累吗?让孩子做许多事,常常会越做越忙的。
乖乖妈:所以,在实施计划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孩子要水漫金山,我就大禹治水。
歪歪爸:不一定你对孩子付出越多,孩子就回报越多,对!我也变成“两面派”去治歪歪的小毛病。
相关报道:统一教育避免孩子“两面派”
祖辈易带出“两面派”宝宝
宝宝变成了小小两面派
心理疲劳让孩子喊“累”
亏欠心理影响孩子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