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教育无关和关心相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 06:41  红网-三湘都市报 

  她是著名画家,精于画儿童形象

  她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

  她的作品被收录在日本儿童教材中

  她既是位和蔼可亲的奶奶,又是个保持有童心的大孩子

  她是蔡皋,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不提“教育”这两个字,只以自己的体验和心得,来谈怎么关心孩子的心灵健康。

  关心,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是光满足物质需求,给孩子买东西

  我觉得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特别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他们关心小孩的心灵的成长。关心,是关乎心灵的事情。健康的心灵包括心智的健全,能力是一个方面。很多爸爸妈妈尤其是爷爷奶奶一辈,欠缺文化的,很容易功利,对孩子的爱就体现在于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给他们买东西。宁愿花很多的钱带他们吃麦当劳,掏一两百块钱没问题,但投资心灵方面,具体的说阅读,就会觉得二十块钱一本书贵了,不会认真选择什么样的书是好的,有价值的。现在大都市很多爸妈都将课外阅读、快乐阅读、亲子阅读摆到很重要的层面,妥善安排自己时间,花很多时间和孩子共享。我觉得他们上了一个台阶了。我就希望长沙的、看到《新壹周》的爸爸妈妈们也能关心小孩子心灵的健康。

  只有你心灵跟小孩有感应时,小孩才能感觉你是爱他的

  给你一件东西,你自己玩,小孩子感受不到大人是爱他的。只有你心灵跟他有感应时,才能感觉你是爱他的。爱是在真诚的基础上交流,理解他、很懂他,激发他的幸福感、想象力、智慧,心智就打开了。他跟你一起活动,就分不清,是他影响你,还是你影响他。

  跟我儿子、女儿、孙子在一起,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体验。体会到他的心灵的时候,他跟你很近。像我的孙子,就要把嘴巴嘟起来,在我脸上像盖印章一样盖,那个使劲儿的力气,让我感觉他有多爱我。“奶奶,这是我要给你的一个纪念”,当他张开双臂跑过来,你能感觉到他爱你、需要你。有个年轻的爸爸跟我说过,有次他回到家,两岁多的儿子在看电视,第一句话喊“爸爸”,第二句话是“站开”,爸爸挡住他看动画了。他喊你的时候不是需要你,这种情况就比较悲哀。

  大人要蹲下来跟小孩说话,做他最可信的朋友

  所以说,大人要放下身段,你要蹲下来跟他说话,眼睛看着他的眼睛。跟他玩的时候,你的心态一定要放低。换位思考,换成你是他的伙伴,最可信的朋友,这样交流才可以开始,否则那个门仍然不会为你打开的。要懂得倾听,像倾听大自然天籁之音一样倾听孩子。

  我就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们,少打些麻将,少搞些社交。每天十分钟陪孩子亲切看一本书的时间都没有吗?这种时刻,不仅只是快乐,还能让你收获没有过的感受。我觉得我的小孙子是我的老师,很多我没有过的感受他给我了,我的眼光获得了他的能量。他跟你看事物很不一样,他很直观,很有意思。

  就希望孩子是快乐的人好不好?别那么功利的要他赚很多钱

  小孩子的幸福感,影响到他将来的一辈子。现在的爸爸妈妈多希望孩子将来有好职务、好工作、稳稳当当,但是进一步你要想这些东西是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但是贫穷里就没有快乐吗?不是的!有个山野的老头活了一百多岁,有人问他讨教,他说我没有文化,这么多年,我就是只知道欢喜!我不知道什么叫烦恼。这样的话讲出来多智慧。幸福跟物质有必然联系,但不是等同的关系。从根本上做起,培养孩子看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让他以后容易获得幸福感。对孩子,买一百块钱鞋子给他,不如种一个幸福种、快乐种。我提议父母们,你们就希望孩子是快乐的人好不好?别那么功利的要他赚很多钱。

  每个小孩都带了家庭的印记,你要给小孩好的印记

  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个小孩,是个台湾小学生,她对我说,“我将来要嫁一个很有钱的先生”。她的爸妈老是忙于工作,很有钱。所以我很理解她,因为她爸爸妈妈给她的就是这样的印记。另外一个小孩用餐时,我给他买了套餐,他就问我,“你结过账没有?”他爸妈是很节俭的,所以他会天真的认为我不给他结账怎么办。每个小孩都带了家庭的印记,所以你要给小孩好的印记。古代人相信前生后世,一个作家回答的很精彩,一个人的前生你不知道,你看你父母就知道了,一个人的后世你不知道,你看你的儿子、孙子就知道了。我还写了一段话:“对于‘过去’,我们通常有一种依稀如梦的感觉,过去从眼前走过,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亲切的背影,我们的祖辈、父辈都是这种背影,亲切中不免有五分悲凉和五分惊喜。看未来又不一样,未来像孩子,正蹒跚向我们走来,带着我们现在的印记,我们看到盈盈的笑意,看到一派天真,我们看到孩子的脸色是未来的脸色。”        口述/蔡皋 采访整理/肖智慧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