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要学会跟孩子做朋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08:22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Ⅱ》 

  父母与孩子之间,多因彼此不了解发生误会,多为沟通少产生矛盾,多是没有平等交流而伤了两代人的关系……如果父母学会了与孩子做朋友,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苏联教育家   伊安·凯洛夫

  【个案点击】

  史玉光是初二的学生,成绩一般,各方面也都表现平平,但史玉光的父母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因为他们没能了却上大学的愿望,所以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实现他们没有达到的梦想,为他们争光。因此,他们对史玉光的成绩很不满意,每次孩子拿回成绩单,他们都会大发一通脾气,责怪孩子没有能力,是个废物。

  史玉光很怕父母,对于父母的批评,不管是对是错,他都不敢辩解。他也想好好学习,也想拿回一个好成绩让父母高兴,但是因为他本身的基础比较差,又加上学习不得法,所以成绩一直徘徊不前。

  为了避免再挨父母的批评,史玉光学会了撒谎。平常的小测验,父母问时他就说老师没有考,对于期中与期末的两次大型考试,史玉光知道躲不过去,但也迟迟不告诉父母,这样就可晚几天遭受父母的责骂。史玉光的父母知道了孩子的行为后,就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顿。挨了打的史玉光对父母产生了怨恨,开始与父母顶嘴,并做出了很多对抗行为。

  【案例解析】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权威看得很重,让自己高高处在孩子之上。一心望子成龙,却不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忽略孩子本身的特点,一厢情愿地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从而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由此衍生出很多像个案中史玉光这样的孩子。

  而父母面对这样的结果,不是认识到自己教子方式的失误,而是对孩子施以更严重的惩罚,最终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僵,成绩越来越差,错误也越来越多。这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没有建立良好沟通导致的结果。

  父母教育孩子,要想不出现上例中那样的结果,就应该丢弃自己高高在上的心理,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避免给孩子提出超出承受能力的要求,否则会造成孩子如上例中史玉光那样因怕斥责而说谎,甚或更为恶劣的行为的产生。

  父母要学会跟孩子做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样的心情,对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以及对父母有何意见等都能与父母及时沟通,父母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孩子,更清楚地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教育孩子,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合适。对于孩子的迷惘与困惑,父母能够给予及时指引和疏导,让孩子少走弯路,避免或减少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父母与孩子做朋友,就能在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缺点,及时改变孩子错误的思想认识,有效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而孩子因为父母像朋友那样与自己交流,也会乐意接受父母的指导与教育。这样,父母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能像上例中史光玉的父母那样高高在上,那只会让孩子害怕,却不能带来好的结果。

  【建议父母的方法】

  学会与孩子做朋友,对许多父母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教育专家提示如下几点:

  方法一:放下高高在上的心理

  方法例示

  小珍是一个天生敏感胆小的孩子,做事情总是畏缩不前。老师上课时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小珍知道答案也不敢举手,老师叫到她发言时,她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不仅在课堂上如此,平常里说话,她也不敢大声,课余也不敢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小珍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小珍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孩子胆小而责怪她。他们放下父母高高在上的心态,经常与小珍一起玩耍、做游戏,鼓励小珍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用各种方式激发孩子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一段时间之后,小珍敢与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了,也能在上课时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操作提示

  为了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应该丢弃高高在上的心理,与孩子像朋友似的交流,而不是命令、指挥孩子。尤其是对于天性胆小的孩子,父母更须加倍呵护。但要把握分寸,不能对孩子过于放任,导致以后难以管教。

  方法二:引导孩子而不是强迫孩子

  方法例示

  强强是个倔强的孩子,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都会坚持到底。此外,强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犯了错误时,明知道是自己的错,但如果父母采用强硬的态度,强迫他如何去做,他绝不会听从。

  强强的父母对孩子不正确的言行举止,从不采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改正,也不采用强迫的方式,而是通过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使孩子自觉自主地改正缺点和错误。

  因此,虽然强强性格倔强,但由于父母有与孩子做朋友的心态,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是命令,强强也成了一个温顺听话的好孩子。

  操作提示

  孩子不管性格有多么倔强,身上有多少缺点,只要父母对孩子不采用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就可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如果父母用对待朋友一样的温和方式,对孩子循循善诱,一步步地进行引导,孩子也能体会明白父母的好意,乐于接受父母的教导,从而变得越来越优秀。

  方法三:融入孩子的活动中去

  方法例示

  冰冰的爸爸为了使孩子能够比别人超前一步,为以后接触高科技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冰冰三年级的时候,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电脑买回来后,冰冰只要有时间,就趴在电脑前摆弄。爸爸看孩子这么热衷于学习电脑,心里暗自高兴。有一天,冰冰的爸爸听同事说很多孩子玩电脑游戏上瘾,他意识到冰冰有可能也天天在玩游戏,就回家留心看个究竟。

  这天冰冰正在玩电脑时,爸爸走了过去。冰冰一见爸爸来了,就急着去关电脑,爸爸忙制止道:“冰冰,别关,爸爸也想学学呢。”冰冰停下手,有些诧异地问:“爸爸,你要学什么?”爸爸笑着说:“把你会的都教给我啊。”他看着屏幕上还没来得及关的游戏说:“就教我这个吧。”冰冰来劲了,开始教爸爸如何操作。

  爸爸很快学会了,同冰冰一起闯了两关后,他温和地对冰冰说:“孩子,我知道游戏很好玩,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周末有时间时,咱俩再一起玩游戏吧。”冰冰点点头,以后就很少占用学习的时间去玩电脑游戏了。

  操作提示

  父母要与孩子做朋友,就应该放下架子,参与到孩子的活动当中,这是创造与孩子交流机会的最好方式,也是让孩子接受自己教育的最好通道。因为父母融入到孩子的活动之中,孩子就会容易把父母看作自己的朋友,这样孩子与父母就会产生共鸣,父母的教育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