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引导孩子喜欢看书,帮助孩子选好书,让他养成经常读书的好习惯,这也是做母亲的责任。
冬冬看书成癖,小时候就爱看,长大了更爱看,简直就是一个书痴。究其原因,可能还是我所坚持的读书要早的观点,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我认为,从小引导孩子喜欢看书,帮助孩子选好书,让他养成经常读书的好习惯,这也是做母亲的责任。
冬冬刚开始听懂话,还抱在怀里吃奶的时候,我就开始把他抱在膝盖上,拿着本书给他读书讲故事了。如此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直到他开始认字,从未间断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孩子通过看妈妈拿书讲故事,知道新奇的故事都在书里,慢慢就对书籍产生了兴趣。到后来他想让我讲故事时,就会自己找书往我的手里塞。
小小年纪他就渴望自己能看书,所以冬冬认字很快,在上学之前就已经能自己看课外书了。上学以后冬冬喜欢自己去买书,陆续买了几百册课外书。
那几年的节假日,我们一家三口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逢有书市必去,连逛带买。为此冬冬在小学时还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就叫“逛书市”。
看书成了冬冬从小到大最大的乐趣,他也因此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不过有些时候他看书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甚至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他这种不合时宜的嗜书如命,我也会很恼火。记得冬冬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全家去北戴河游玩,大家一起去洗海澡时,他却拒不下海,拿着一本书在沙滩上看。我和他爸爸只好把他连拉带拽弄下海去。
我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多看课外书,怕影响学习,我却认为孩子看课外书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和课内学习同等重要。在孩子遇到不会不懂的问题时,引导他去书中找答案,这样会省去父母很多时间和精力,等于给孩子找了个无声的老师,而且这位老师会陪伴孩子的一生。
当然,小学生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选择课外书籍。现在的图书太多了,浩如烟海,有时难免鱼目混珠。家长要根据孩子学习的需要,选那些最好的辅助性读物,选择适合他的、有利于他成长的精品图书。
冬冬看书有个特点,对他喜欢的书会看个三五遍甚至更多遍,还喜欢找到不同的版本互相比较着看,这样就能得出很多自己的见解和观点。8岁时他曾想重写《太平天国》,而且已经开始动笔写第一章《金田起义》,原因是看了好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书,自己觉得有些书观点不太一致,甚至有的书很不严谨,似乎在歪曲历史。9岁时又想重写《马陵之战》,原因是书中对马陵之战有不同的说法,他要澄清事实。
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读西游。”我没相信这一说法,《三国演义》《西游记》照买不误,看看又何妨。
看了几遍《三国演义》,并且读过关于三国时期的多部书籍之后,冬冬对书中的很多方面提出异议,如对五虎上将的排名、诸葛亮的评价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专门写了文章。
冬冬看书多,且范围广,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看书使他很早就知道了大千世界的精彩,学到了很多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由于知识面广,他从小就语言丰富,说话常常出口成章,参加作文大赛时总有精彩表现,出奇制胜。看书使他厚积薄发。随着年级越升越高,他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尽管小学三年级以前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却后劲十足。
如今,看书仍然是冬冬的最爱,只不过看书的类型有了一些改变。家里仍旧是开门见书,案头、桌面、茶几、床边,甚至每个卫生间里,书籍都是随处可见。看来他从小就养成的喜爱看书的习惯是不能改了。
附一:
逛书市
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却是一个如痴如狂的小书迷。听说在辽宁美术馆又开了沈阳书市,我乐得一蹦三尺高,让妈妈赶快带我去买书。“行,等开了工资,星期天带你去。”妈妈一口答应了我。
星期日总算盼到了,我早早就起来,吃过饭,又以最快速度写完了作业,和妈妈一起风驰电掣般地赶向美术馆。还离挺远就看到“沈阳书市”四个大字赫然高挂,十分醒目;临街停着一排排自行车,一眼望不见头。呵!人还不少呢!人们井然有序地鱼贯而入,队伍像一条蜿蜒的长龙。
熙熙攘攘的书市真是书的世界,人的海洋。一排排书,一堆堆书,一箱箱书,一柜柜书,真是铺天盖地。无处不见书,厚的、薄的、精装的、平装的,各种各样的书层层叠叠摆放着。有装饰精美的工具书、典雅古朴的经典名著、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五颜六色的童话故事……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一排排人,一群群人,一堆堆人,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花白胡子的老爷爷、满脸稚气的红领巾、戴着校徽的大学生、穿着工作服的工人蜂拥而至,真是书多书迷更多!
做妈妈的抱着怀里的孩子,做爸爸的把宝贝儿子高高举起。每一个人的眼睛都盯着书,每个人的手里都翻着书,都是那样的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使我感受到人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求知的欲望不正是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希望所在吗?
一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喊起来:“爷爷,快给我买孙悟空的画册!”“等爷爷的书买完了就给你买!”“爷爷您这么大年纪了,眼神又不好,就别看书了!”“活到老,学到老,爷爷怎么就不能看书了?”话音刚落,引来一阵笑声。
“妈妈,给我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吧!”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对妈妈央求说。“25块钱呢,多贵呀!”那位妈妈面有难色。“我不要零花钱了,还不行吗?您就给我买一套吧!”望着孩子那渴求的目光,妈妈咬着牙从兜里掏出三张“大团结”买了这套书。
这里少年儿童的书真多呀,有幽默的笑话,引人入胜的童话,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还有打开知识宝库的科普读物……我的目光在书堆上飞快地移动着,刚拿起《西游记》爱不释手,又看见那边有《皮皮鲁全传》,就跑过去拿到手上全神贯注地看起来。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都买下,搬回家去细细品读。
妈妈也好像来到了四十大盗的宝库,贪婪地一本本看着选着,一会就选了一大抱。
不知不觉就中午12点了,我和妈妈恋恋不舍地走出了书市。出来的人也都和我们一样,满面春风地拎着大包小包的书。
大门外一群群人又涌进来,络绎不绝……
注:此文是作者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
附二:
戏说“五虎将”
提起“五虎上将”,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武艺超群,战功卓著,为刘备成就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每每谈起这些,人们对以上的顺序总是“约定俗成”,极少更改,似乎已是“天经地义”。可本人经过反复研读《三国演义》,却不禁要问:这个排序合理吗?
小说《三国演义》之所以如此排列“五虎上将”,其原因可以用“五虎之首”关羽的一席话来概括:“翼德,吾弟也;子龙跟随吾兄多年,亦吾弟也;马孟起名门望族,此三人与吾并列,可也,黄忠何人?大丈夫终不能与一老卒为伍!”
由此可见,此“榜”与亲疏关系、出身地位关系极大,而并非单以能力、武功、战绩为评定标准。那么,抛开亲疏出身,平心而论,“榜位”又该如何呢?
“五虎将”中当以关羽威名最盛。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之“勇”堪与吕布相提并论,几乎已达三国时期武将之巅峰。他不但有大勇,更有大智,水淹七军便是其得意之作。同时,关羽还是“大义”的化身,“约法三章”的“降汉不降曹”,寻兄千里护双嫂,华容道义释曹孟德……关羽大仁大义,大智大勇,无愧于天地,受颂于众民,几乎是完美的“大丈夫”化身,文臣武将的“楷模”。
因此,历代百姓对关云长视若神明,“关老爷”更是练武之人必尊的“武神”。看来,关羽得到“五虎上将之首”的美名是“当之无愧”了!
不过且慢,“关老爷”是人不是神。“大意失荆州”,致使西蜀霸业中衰者是谁?历史上索取降将之妻者又是谁?“关老爷”毕竟也有失手之时,失算之处,而其最后所犯错误后果之严重更为“五虎上将”其余诸人所“望尘莫及”。请问:致使蜀汉大业中衰的“罪魁祸首”当得起“五虎上将之首”这一至高无上的殊荣吗?
张飞与其义兄关羽相比似乎略逊一筹,但差距主要是在性格上,在勇力、谋略方面并不逊色,甚至可能更强一些。张飞之“勇”自不必说,他在徐州城下与吕布大战九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在褒州城下将“虎痴”许褚一枪刺落马下,更足以见其“实力”。即使与关羽相比,十回合之内挑纪灵的战绩也足以使三十回合战其不下的“关老爷”相形见绌。
由此可见,关羽称赞三弟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并非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实则是发自内心,心悦诚服。
在人们的印象中,张飞似乎勇而无谋。可试问:拒长坂一声喝退百万兵不是既有大勇又有大智吗?义释严颜是莽夫之举吗?狭道破张郃,智取瓦口隘,三番两次使号称智勇双全的河北名将“金枪张郃”大失面子,难道这还称不上“大智”吗?
张翼德智勇足备,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大将。然而,他的声誉却不及义兄关羽,原因何在?既不是“勇”不足,也不是“谋”不够,而是在于鞭笞士卒、嗜酒好杀的“劣习”,以及令人不敢恭维的仪表。
关羽品行端正,仪表堂堂,体恤士卒,爱护百姓;而张飞却粗暴急躁,对士卒百姓性急好杀,经常有不光彩的举止。那么,张飞屈居关羽之下看来也不足为怪了。
赵云虽非刘备结义兄弟,但他与刘、关、张的关系却实在非同一般。刘备与赵云初次相见便惺惺相惜,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没准儿“桃园三结义”就会变成“桃园四结义”呢!除关、张外,赵云与刘备的关系,以及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几乎只有诸葛亮才能与其相提并论。而赵云对刘备及其嗣君的忠诚也着实不逊于“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
赵云不但忠心耿耿,而且武艺超群。长坂坡一场混战,赵子龙单人独骑横闯于百万军中,砍旗夺槊,力取青■,前后枪挑剑斩曹营名将五十余位,杀得曹兵个个丧胆,人人惊魂,从此“常山赵子龙”名扬天下,可谓一鸣惊人。张飞曾与张郃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而赵云却在二十招内击败张郃,在汉中之战中甚至杀得张郃、徐晃两员猛将胆战心惊,不敢与敌。赵云的高超武艺由此可见一斑。
赵云体力过人,寿数与黄忠相当,在三国武将中是数一数二的“高寿”。他七十余岁仍能连斩韩家五虎,更给其光彩照人的形象添上了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笔。可以说赵云的武功在三国诸将中除吕奉先之外无人可与之匹敌,在“兵器谱”中排名亚军应属当之无愧。
与“五虎上将”其他诸人相比,赵云的智谋也出类拔萃。汉水之役的“偃旗息鼓”,上演了一出小型但更有效的“空城计”;街亭之战,蜀军各部尽皆落败受损,赵云设计枪挑魏军先锋大将,不但全军而退,而且保存了所有军资,令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也惊叹不已。
赵云在识人方面也独具慧眼,而且他深明大义,处处以大局为重,对三国的整个战略形势更有独到见解。赵云曾拒娶降将赵范美貌无双的寡嫂,对赵范的心存不轨一眼洞穿;刘备攻得益州要大举封赏土地时,独有赵云又指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深为众人赞佩;刘备要出兵攻打东吴时,又是赵云以战略形势加以规劝;刘备兵败猇亭,还是赵云舍身相救……
赵云在人际关系上也极为成功,对上谦恭有礼,对下温和体恤,对于同事更是平顺礼让,从不计较功名富贵,在蜀汉政权中人缘极好,对维护本阵营的团结功不可没。死后被追谥为“顺平侯”,可算是对他一生谦和品性的褒奖。
刘备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而赵云在勇猛的同时,更有谨慎认真的一面。因此,刘备东吴娶亲时亲随护卫是他;孔明过江吊丧时仗剑护卫的是他;刘备内卫亲兵的主将还是他。刘备、孔明对他如此信任,恰恰是对赵云才能、品行的无声赞美!比起关羽、张飞,赵云勇有余,谋不缺,品行更加完美,人缘更为出色,两次勇救后主刘禅,多次匹马救出先主刘备,名声赫赫而不骄傲,战功超卓而不贪功名,算得上是十全十美的“大丈夫”,堪称是千年难遇的“良将”“天才”!抛开其他原因,仅就本身来说,赵云才是当之无愧的“五虎上将之首”“三国武将之首”!
与此三人相比,马超和黄忠便不免逊色三分。马孟起虽然仪表超群,风流倜傥,且勇冠三军,武艺仅次于吕布、赵云,但智谋却平平,少有惊人之举,不能独当一面。黄忠虽然老迈,却勇不可当,而且勇而有谋,谋而必断,败张郃,斩夏侯,汉水冲阵,西山劫粮,战功大在马超之上。况其性情随和,从不倚老卖老,平心而论,排名当在马超之上。
由此,“五虎上将”正确排名当为: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这样才算合情合理!
附三:
闲话诸葛亮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汝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从上面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出,正所谓“诸葛大名垂宇宙”,在中国历代名人中,诸葛亮的名气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中国的老百姓中可能有人不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知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但却几乎无人不知卧龙先生诸葛亮。
无论在民间传说、戏曲杂剧里,还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都以一个光彩夺目、完美无缺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
论才学,孔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通”;论治国,先生上可以与伊尹、周公媲美,下可以与萧何、曹参比肩;论文才舌辩,先生言动天地,文泣鬼魂,能凭一纸文书气死周瑜,随后又以一篇祭文“化干戈为玉帛”,舌战群儒,骂死王朗,智激孙权……真可谓“苏秦难匹,张仪莫敌”;论起军事谋略,孔明更有“神鬼莫测之机”“夺天地造化之能”,博望火攻、白河水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取汉中、评定南蛮、六出祁山……几乎如鲁迅所说“孔明之多智已近妖”,真正是空前绝后,独此一人。
不过,文学毕竟是一门艺术,免不了人为的加工、虚构。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否一如书中所写,完美得无可挑剔,以至“近妖”呢?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策士,但并非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事实上,火烧博望的是刘备;赤壁大战的主角是刘备、周瑜,诸葛亮只是个普通的说客;平四郡靠的是招降;攻汉中军师是法正,诸葛亮远在成都;六出祁山劳而无功,许多“胜绩”全是罗贯中“妙笔生花”;“草船借箭”是“孙冠孔戴”,“三气周瑜”“计斩魏延”“七擒七纵”等更是属于子虚乌有。至于马超、姜维,更是主动投奔“刘使君”而非孔明“智降”……
诚然,正如陈寿所赞,诸葛亮教纪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在他治理下的蜀国真正是使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因此,就政绩、才能来说,诸葛亮完全可与萧何比肩媲美;而诸葛亮的知人善任也颇不逊于“月下追韩信的”萧何。他一手提拔了杨洪、向宠、廖立、秦宓、姜维等大批贤士,并且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谓难能可贵。他“攻心为上,以夷制夷,夷汉相安,和平共处”的少数民族政策更使云南、贵州民心安定,秩序井然,与东吴的“山越之患”、北魏的“羌氐之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名政治家,诸葛亮的远见卓识、纵览全局在当时也称得上是凤毛麟角。著名的隆中对“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始终如一的蜀吴联盟更遏制了强魏的鲸吞蚕食。由此看来,作为政治家的孔明可以说得上超越群伦,甚至无人可比。
但是,孔明是人不是神,正如萧何、韩信各有所长、一文一武一样,卓越的政治家诸葛亮却并不是一个一流的军事家。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在刘备死后才亲自指挥、筹划战争的。实际上,“平定南中”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戎马经历的“处女作”。毫无疑问,这场双方实力悬殊的“内战”一开始就注定诸葛亮胜利,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用兵如神”,只不过是因为对手太弱而已。
随后,如果说“南中之战”仅算一场“小考”,“六出祁山”则称得上是意义重大的“升学考试”了。那么,孔明这位“政治系”的高材生,“军事科目”的成绩又如何呢?
第一次攻击祁山,是诸葛亮最有希望获胜的一次。当时,固守多年的孔明趁魏军忙于对付东吴西部军力空虚之机,突然杀出汉中,在军事上一开始就形成了“攻其不备”的有力态势。随即,孔明顺利攻取南安,飞传檄文招降了西北三郡,又赶上孟达叛魏降蜀,一时看起来蜀军似乎就要大获成功。谁料先是孟达被杀,随即马谡在街亭被张郃击败,赵云、邓芝也兵败萁谷,孔明只好弃军资车辆,败回汉中。
第二次出祁山,很快就因缺粮而退,唯一的“胜绩”不过是击毙了王双而已。
三出祁山,孔明令陈武出其不意攻下了武都、阴平,算是整个“六出祁山”最大的收获。
四出祁山,双方未经一战,各自退回。此次司马懿方才露面,从此成为诸葛亮最强的对手。
五出祁山,孔明总算在上封击败了郭淮、费耀二将,但随即粮尽退兵,寸土未得。归途中射杀了魏将张郃,才算挽回了面子。
六出祁山,孔明未与司马懿大战便身死营中,终究劳而无功。
这就是历史上的“六出祁山”,正可谓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甚至连诸葛亮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战争搞得蜀汉民穷兵疲,国势更微。
众所周知,痛失荆州不仅使蜀汉国力锐减,损失了战略要地,而且使其失去50万精兵和一半人口。随后刘备兵败彝陵,又使蜀国一下子失去50万壮年男子。西蜀本来人口不多,经此一劫,不但多年积蓄的粮草、军械、帐幕、衣甲、兵器全部丢尽,而且人口锐减,男子几乎无存,正可谓是“危及存亡之秋”。
此时,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应该安心国政,提拔贤良,任人唯贤,并使其各有所司,充分下放权利,更要休养生息、生养男丁,并兴文讲武,培养后备人才。待20年以后,国力渐渐恢复,这才可以“待天下有变,举兵伐魏”。但诸葛亮却仅安政三年便穷兵黩武,不顾力量悬殊,大举伐魏,不但寸土未得,而且弄得国败民疲,形势更危。这实在是在拿蜀国的命运作赌注。
另外,孔明任马谡守街亭已经不对,而事后斩马谡更不对。马谡乃少有英才,精通谋略,是个优秀的“参谋”,不同于“师长”。孔明错就错在把一个谋士用作将军,初经战阵的马谡不败才怪!但事后,马谡已诚心悔过。作为一名年轻的谋士,马谡不缺谋略、智慧,差的只是经验、胆识和实战应用。倘若他能以此为戒,日后集思广益,周详审慎,誓雪前耻,谁说他不会成为蜀国的陆逊呢?
但诸葛亮却一意孤行,将他斩首,不给他感恩图报的机会,以致日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马谡若在,何至于此!
孔明的弱点还在于过分集权,“事必躬亲”,以至于心力交瘁,积劳成疾,而且还阻碍了下属的实践锻炼。他本人死后蜀国人才凋零,个个难挑重担。
那么,我如果是诸葛亮,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要开明政事,选择董允、郭攸之等人为幼君老师,传授明君之道。要在各地兴办学堂,并在军中广泛讲习兵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开动他们的脑筋,多在行伍中提拔人才,就如当年魏延从一个士卒成长为大将一样。在经济上,应该发动军队和农民开垦梓栋、南中、建宁等偏僻地区的荒地,屯田种桑,尽快发展农业生产;而且我还要利用云南的有利条件,与南亚诸国通商,向内地输入罕见的特产物品,以获得巨利,补充国库。
其次,休养生息十几年后,我要精心策划蜀吴联合行动。在路线上我不会采取孔明的“祁山路线”,因为蜀道艰险,运粮困难注定无法持久。我会自汉中沿汉水水陆并进,向东攻击魏国的上庸,同时命大将出祁山虚设旗号,迷惑敌军,并联合荆州的都督兵袭襄阳,牵制魏国援军。
攻下上庸后,我会命魏延乘势率精兵出汉中循秦岭向东,再沿子午谷向北,偷袭长安,作为奇兵;自己统率主力出上庸,沿大路攻击长安,为正兵;姜维、邓芝在祁山屯田养兵,伺机进取,牵制司马懿,为疑兵。三路出兵,更兼陆逊、孙权乘势攻击襄阳、合肥,使魏国顾此失彼,首尾难顾,西都长安便唾手可得。
一旦攻取长安,便切断了魏国陇上各郡与中原的联系,那么,凭蜀国强盛的军威,西凉各州及雍、郿等只要飞传檄文便可安定。这样,安抚关中各郡后,便与当年汉高祖起兵的形势完全一样了。此时,西都到手,刘禅可在长安重新登基,顺承汉室也名正言顺。再加上陇西人一向勇猛善战,多产勇卒、猛将,此时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蜀汉雄踞关陇、蜀中,占有西半个中国,兴复汉室便指日可待!恐怕《三国演义》也不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惨结局了!
注:附二、附三两篇是作者儿子写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当时的老师给出这样的评语:“写得何其好!品评精到,赏鉴以据,言而意到,议而言透;其文练、其言简自不必说了。”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