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的缺点家长要及时纠正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之“欣赏不良”

  林先生的女儿三岁时,有一次家里电话铃一响她就抢着去接,原来是爷爷打来的电话。爷爷说:“叫你爸爸接电话。”她就朝着林先生喊:“爸爸电话。”林先生问女儿:“是谁呀?”她扮着鬼脸说:“是你的老头子。”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林先生的母亲还说孙女很聪明,能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没多久,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接电话,女儿总是直呼其名。这下林先生觉得不对头了,孩子这么小就没有规矩,长大后怎么得了,不能再任其自然了。于是林先生及时跟女儿讲道理,教育她从小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当然,比她小的孩子也要叫她姐姐,这样,她心里高兴了,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这位林先生做得很对,他合理利用了心理学中的强化原理,注意发现孩子身上刚出现的“疵点”,并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儿童而言,可塑性很强,能学好,也能学坏。儿童自身的判断力不强,很多行为都是看周围人的反应而加强或消退的。如果周围人很赞同,那么下次他们更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若周围人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指责或表示不高兴,那么下次他们就不大可能出现同样的行为,因为他们惧怕别人会指责自己。

  事实上,很多孩子身上的缺点都是由于周围人(包括父母、亲友、保姆等)对孩子平时行为的不当反应造成的。所以,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必须及时肯定,对不良行为也要予以坚决地否定才行。

  那么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第一种:告知与防范。

  将你认为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对于年幼的孩子,你怕他烫伤、触电或者吃下不该吃的东西,最好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不可能接触到,比如:放在高处、全面包装、锁入柜子等。

  第二种:询问与原谅。

  你不可能预想到孩子可能做的所有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什么都让孩子明白,即使某个道理孩子知道,也会因为缺乏直接体验照样去做。这个时候,你首先要学会“询问”原因,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例如: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千万不要用“定罪”的方式去问孩子,例如:“你知道错了吗?”“定罪式”问话,只会让孩子害怕、拒绝、逆反,因为分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孩子身上,而且不容解释。而“询问”的真实目的是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解孩子的思维轨迹与内心需要,不是要再次证明“孩子,你错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询问都能得到答案的,因为年幼的孩子根本还不会解释。所以,即使孩子不能给出合理的理由,你也必须学会“谅解”。

  多给孩子一点儿时间,等待他告诉你“为什么”。

  第三种:弥补与共同改变。

  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知道错误,更能有机会改正错误。


相关报道:宝宝反应强度过低的缺点   
          巧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多谈育儿经验少比宝宝缺点   
          不要随便暴露孩子的缺点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培养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