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为人父母,会怎样养自己的孩子呢?”
我要是这样问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觉得那是遥远的事情,想都想不到的,更难以回答,甚至觉得自己年纪尚小,问这样的问题着实可笑。
但是我对年轻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原因的,我是想让他们回想一下各自的人生。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你想成为怎样的父母?
恐怕你们的脑海中首先会浮现自己父母的形象,或者是孩提时代的种种经历,孤独和苦闷、开心与欢乐。
然后等情绪慢慢稳定后,就来想想自己想成为怎样的父母吧。恐怕大家不太会选择去做为了孩子牺牲一切、劳累一辈子的父母吧。很多人会选择做能够开拓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梦想的值得敬佩的父母,还想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做他们坚实的靠山,为他们提供帮助。
好,想到这里,请各位再转移一下目光,回忆回忆自己和父母的日常生活。或许有人从来就没有帮助过父母,甚至在埋怨父母;又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自私地只去关注自己。
然后,请各位对比一下,你们想要成为的父母形象,和你们现在所看到的父母形象是不是一致呢?一定有人会因为父母太干涉自己的生活而觉得苦恼,那么,不要只局限于你是不是喜欢父母这种行为,而要多去想想你们的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不是东方文化下父母特有的表现爱的方式吗?所以不要因为不喜欢就无条件反抗,而是要多理解父母的立场,并努力去理解自己的文化。
“我知道妈妈为什么那么做,但是我觉得,如果您这样做的话,会更好。”
类似这样的去和父母交流吧。这样,父母和孩子才能理解各自的想法,进而达成对方的希望,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跟父母交谈,谈谈自己希望他们做的,同时听听他们对自己的期望,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产生严重的矛盾和隔阂,才能各自顺利成长。
相信你们也听过这样的话: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马拉松。”
回想起来,以前的事情就像过眼云烟,但有时候整理这些记忆,也会觉得人生真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当时的许多回忆、经历还有那时候的感受,繁复而清晰,一点一滴历历在目……让人思绪联翩。这么漫长的马拉松,如果一个人跑下来,肯定会觉得孤单,并容易疲倦。即使每个人的路只能自己去走完,但我们仍然需要有人在身旁,跟我们一起跑。而其中最有耐心、最爱你、最愿意去理解和包容你的,就是你的家人。
要珍惜自己的家人。珍惜家人,关心家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关心其他人。在同家人沟通、交流的同时,跟别人沟通的能力也会增强,而这些都是成为优秀人物的基本素养。
这个世界不是说只要学习好就万事OK了。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有梦想的孩子,首先自己要有梦想。可能的话,就以世界为梦想的舞台,去展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吧!
要超过别的孩子、跟邻居做比较,或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在竞争中获胜,这些都不应该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要从大的方面去想,考虑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这样说有点抽象,但这都是我的经验之谈。有个说法叫做“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或许能概括我的意思。我认为,在定出自己人生的大框架后,比如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实现怎么样的人生等等,孩子会自然地得出学习和职业选择的方法,也会获得充足的动力和充沛的信心。
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选择去上哪个大学、做什么样的工作,最终要选择的是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现怎样的人生价值。我在前面谈过我六个孩子的故事,或许可以发挥一点榜样作用。规划好人生蓝图,这样才能树立有别于一般人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热情,不管别人怎样,不管世界发生什么,坚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未来。
一定要规划好人生蓝图。现代的人才,要以世界为舞台思考,要有国际化的眼光。社会在急速变化,现在认为重要的领域,也许某一天会变成无用之物。所以不能因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就对周围的变化漠不关心。只关注于某一时期的流行事物,可能很快能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但如果想成为领导者,就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关注。
我曾经看过采访世界500强企业总裁的报道,那些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不只看应聘者的专业,还要看他们对音乐和美术等方面有无兴趣和经验。这让我们明白,一个公司的中层,不仅要是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还应广泛地涉猎人文社会等领域。
这是什么意思?其意是,社会真正所需要的是具备领导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现在表现出色,还要在快速变化的未来世界里大展宏图。只精通一个领域的人,只要出现拥有比他更多知识和技术的人,就很容易被替换掉。只有那些不仅仅对一个领域精通,而且对更多领域都有所了解,懂得审时度势作出判断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佩和赞赏。 当然,所有的想法都不要走极端。不是有“过犹不及”这句话吗?这是我们传统的中庸之道,有专长的话就去培养,这是明智的。但不要因为“世界”、“国际”这样的字眼,就变得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做好当前的每件事,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否则,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