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4岁多,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吃完晚饭就到花园去找小朋友。在游戏时小朋友之间会有一些碰撞、拉扯,也会跌倒摔跤,儿子的膝盖和手肘伤痕累累,但他毫不在乎,我要看他的伤口也不让我看,还说“会好的”,爬起来继续嬉戏打闹。但当他把别的孩子撞到或打倒时,其他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比他年龄大的女孩也会这样)就会大哭,然后家长就会跑过来理论是非,当然觉得哭的一方是弱者,语气严厉地指责儿子:“每次都是你!你不要和她玩了!”还教训自己的孩子:“哭有什么用?他打你你就打他!”其实儿子并不是打人,也从没想过要打人,大家只是在玩耍。所以这时他会非常伤心,觉得受了委屈,自己走开,我叫他他也不理我。我就只有跟着他走,坐在花园的凳子上把他抱住安慰他。不过他一会儿就没事了,不再伤心。
我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感情表达方面差别很大,男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肢体动作要多些,而且有时候出手也会比较重,这就会引起有些家长的误会,总以为儿子在欺负小朋友,要打人,实际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我知道他并没有做错,在玩耍的时候也难免会有纠纷,我想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但别的家长总是要出面,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受了欺负。
孩子不可能不出去玩,我很担心儿子以后在玩闹时又把那个爱哭的女孩弄哭了怎么办?儿子最喜欢那个爱哭的女孩,一看见她出来就马上过去找她,而那个女孩的妈妈又特别紧张自己的孩子,听不得孩子的哭声,所以也不喜欢我儿子和她女儿玩。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样处理呀?
你对儿子行为的理解非常到位,的确他属于那种身强力壮、活泼好动却又一不留神就引起别人误会的儿童。我自己也因为有一个跟你儿子相似的儿子,经历过目前你正在经历的一切烦恼。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我的书《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里边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为了这里的读者方便起见,我摘抄一部分相关论述如下: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攻击性行为在社交游玩当中浮现,越是能打架的孩子,越具备社交能力,也越精明强干。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
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是roughandtumble play,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玩当中,孩子们体验自己的力量,发现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自信心,并且发展友谊,排出并调整“啄序”。
一个人,身体感觉越猛烈,情感的反应越强烈,情绪的发展也越健康。人类大脑的发育,首先发育的是感官,是各种生理感觉,尤其是触觉的发展。身体接触帮助儿童接触自己的情绪,体验、感受自己的情感。
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不仅需要经常拥抱孩子,也应该多跟孩子进行扭打游戏,有助于孩子发现自己、找到疆界、建立自信。孩子们也喜欢互相拥抱,并且热衷于身体冲撞。
扭打碰撞对于男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男性大脑的发育、荷尔蒙的分泌,需要身体方面的冲撞接触。可以这样说,离开了扭打,男孩子的大脑就不会正常发育。另外,男性对感情的表达和抒发,与女性大相径庭,他们互相之间根本不会通过温柔的抚摸和甜蜜的话语来表示友好,一个美国妈妈这样说:“男孩子是用扭打、推搡、碰撞来表达温情的。”
Roughandtumble play具有普遍性,从幼年期到青春期,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印度、墨西哥、冲绳岛、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还是菲律宾、英国、美国——的孩子们身上都会体现。
我想,对于儿童行为的理解,你是没有问题的。你目前的烦恼在于如何应对其他家长的误会、指责和“算账”。你想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这么开明;况且,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强势儿童来说比较容易,对于那些弱势——不一定是天生的弱势,很多时候是家长保护过度而人为制造出来的弱势——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来说,就不那么容易接受这种态度了。当你面对一个不允许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态度比较强硬的家长时,最好别再坚持“自己解决”这个原则,找一些迂回的办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我建议你做这样几件事:
细心找几个不怕“打”的孩子及其家长,让你的儿子多跟他们交往,周末组织一些外出活动,大家多在一起玩儿。让你的儿子多跟强势儿童在一起互动,增进他们的友谊,从而淡化他跟其他弱势儿童的情感纠结。在缺少批评的环境中,让他接纳自己的天性,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
当弱势儿童的强势家长气势汹汹找来时,保护好你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大声呵斥,你对他们道声歉,并且解释一下:“我儿子不是故意的,他还小,不知道轻重,很抱歉……”然后带孩子离开。你安慰孩子的举动很正点,孩子受了委屈,的确需要妈妈的同情和安抚。同时,妈妈坚信自己的孩子没有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心理财富。
你说儿子很喜欢那个爱哭的女孩,如果的确无法暗暗地将他们分离,那么你这个妈妈就要委屈一下,跟对方妈妈搞好关系。你不妨带着儿子去给那个小姑娘买点儿小礼物,送给对方,搞一些“笑脸外交”,并且在他们碰撞的时候,提醒儿子“轻轻的,别使那么大劲儿,她不喜欢你这么用力”。并且对小姑娘解释:“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太喜欢你了。”借此帮助他人理解你的儿子。小姑娘哭的时候,你也抱抱她,安慰一下,多赔些礼,礼多人不怪嘛!记住,你道歉并不等于在批评孩子,你可以只道歉,不批评;对方虽然此时占据了道德高地,但是长远来看,这样教育孩子的后果是弊大于利的。
我再次强调一下:在这种环境中,保护好你自己的孩子是第一重要的。你的确会承受很多压力和委屈,但是你的内心力量终究比孩子的大,你的肩膀比孩子的强壮,你需要为他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正常的儿童。用不了多久,你现在的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你会为这个世界抚育出一个开朗活泼独立自信具备强大人格魅力的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