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有的孩子好静,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爱学,有的孩子贪玩;有的孩子内敛,有的孩子活泼……,这些都是孩子各自的特点。
可是,我们往往会给那些好动、贪玩的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差异性,差异性使整个世界文明得以发展,重视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并加以引导,使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
家长张港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的经验:
张港的孩子非常厌学,老师、家长、班干部三结合,采用种种手段全部无效。某天,张港惊讶地发现孩子居然在看书,还看了两个多小时。于是,他偷看了一下,发现孩子在看他的一本关于古钱币的小读本。他灵机一动,决定从此处下手,马上就给孩子讲了几个关于古钱的趣事,发现孩子对古钱非常感兴趣。孩子过生日,张港特意送给他几枚古币,以后又有意识地给他一些零花钱,孩子都攒着买铜钱和书了。渐渐地孩子看一些课内书了,成绩也在上升,还立志要考大学学古钱。孩子一点一点地进步,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的历史系。
从一个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到名牌大学的学生,是父亲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的结果。假如这位父亲不是引导孩子,而是严厉地责骂、无情地否定,这个孩子还可能成功吗?有些父母在发现孩子的特点后,就加以严厉地管教。这样,孩子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越是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他们偏不做。所以,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才有可能找着他们正确的成长道路。
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特点,才能正确地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了,有的孩子居然敢公然对抗父母。感叹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反思自我:我了解孩子吗?我尊重孩子了吗?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不尊重孩子,就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特点,教育就可能出现问题。孙云晓教授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中提到的一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有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憨厚淘气,非常可爱。可他却是一个在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因为好动,每天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常常撞倒好孩子,老师经常批评他,并且还叫其他的小朋友离他远点。有一天,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还说他是寄生虫。直到小学,他还是别人眼里的坏小孩。他曾经在一篇日记里写道:“坏孩子怎么努力也变不成好孩子,这种感觉真让我觉得像冻冰棍似的那么冷。我真是坏孩子吗?可我实在不想当坏孩子!”
这篇日记道出了一个孩子真实的心声。老师没能理解孩子,没有尊重孩子的特点,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
有些父母也这样,一旦孩子不符合好学生的标准时,就认为一定是孩子做错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责骂、批评孩子。他们根本没有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情况,只是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孩子的行为。
其实,如果没有了解作为基础,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产生一道阻隔双方交流的无形的墙,融洽的亲子关系就只能是奢望。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尊重孩子的特点。
北京市第三幼儿园张菁老师班上有一位名叫赵姗的小朋友,她特别不爱说话,非常内向,做事情时动作也极其缓慢。有一次,张老师请她把《萤火虫找朋友》的故事复述给伙伴们听,她明显地表现出胆怯。张老师问她故事听明白了吗?她摇摇头,其实这个故事大家已经听了许多遍。张老师知道这是姗姗羞于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原因,于是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你不愿讲没关系,晚上你把故事磁带拿回家,再仔细听听……”第二天,姗姗的父亲拿来磁带,说姗姗愿意将自己讲的故事放给大家听。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张老师鼓励姗姗复述故事,孩子可能会更加害怕,由于说不好故事,又会越发自卑。而张老师采取了巧妙的教育方法,尊重了孩子的特点。如果我们父母能从正确的教育观出发,尊重孩子的特点,就会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加有效、更加艺术。
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特点,父母要接受孩子的独特之处,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用心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特点。
如何才能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特点、尊重孩子的特点呢?我的建议是:
用心去发现孩子的特点。有些父母认为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会有出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的孩子并不喜欢读书,如果一味强求,也很难有大的改观。因此,在平时,父母应该多多观察孩子,看看他对什么最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天赋,及时地发现孩子的特点。
承认差别的存在。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总拿自家孩子的短处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把孩子的特点变成特长。父母发现孩子的特点后,不要打击和压制它们,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引导孩子不断地发挥与运用,鼓励孩子将自身的特点变成特长。
与孩子多交流。父母应利用各种机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因而常常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喜好,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才能尊重孩子。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