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母爱到底无私还是有私

  【事件回放】

  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由教育一线的教师组成的教育学术研究团队,自发成立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研究专题。他们的指出,教材中的母亲大多有着这样的共同点:“她们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更甚的是以爱的名义,行摧残之实。”

  现有研究发现,母亲花在照料孩子上的时间是父亲的3倍、与孩子交流上比父亲多1倍。焦虑的母亲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爱与责任的名义下,走入了误区。

  母爱无私,从生物最原始的本能来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天然的、本能的。但王裕如却指出,这种母亲对下一代的好里头包含了一种“有私”的心态,那就是“我老了以后要靠你赡养的。这透露出母亲对安全感的需要。”郭铁军则认为这种“有私”是和整个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有关的:“中国社会历来有望子成龙、衣锦还乡的观念,许多家长把一生最大的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所以母爱有时候会有些盲目。”

  A  代替成长可能导致不成熟人格

  “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到哪里总是抱着孩子走,但是,有没有哪个妈妈抱孩子一直抱到他18岁?”郭铁军曾经在上培训课时这样问台下的妈妈们,得到的当然是否定的回答。“可是,”郭铁军说,“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妈妈在替代孩子成长、替代孩子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在家里不要求孩子做家务,在外面孩子与同伴发生了矛盾,都是家长出面解决矛盾,家长们代替孩子去解决了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种种问题,在家长们如此呵护下成长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进行社交活动,也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郭铁军指出,如此的“代替成长”危害性很大,因为这些家长的行为也代替了孩子们心理上的人格成长,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存在不成熟人格、缺陷人格。“现在很多女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首先想的是找一个男人来照顾自己。这种托付心态,是把自己的人生完全托付给了另外一个人。须知,没有任何人可以承担这样的托付责任,别说是丈夫,即便是父母也不行。不成熟人格、缺陷人格会让年轻人在婚姻中遇到许多问题。”

  B  过高期望背后是家长自己的焦虑

  幼儿园要进最好的,小学要上排名靠前的,中学要读重点的,大学要考有名的,两位专家表示,家长们对孩子的高要求背后,是家长们自己的焦虑。“第一类家长是自己社会地位比较低,很不成功,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第二类家长是自己获得成功了,但是压力很大,他们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第三类家长是自己很成功,但是他们认为孩子不可以一事无成,于是想着砸钱培养孩子,比如送到国外去读书等等。”

  专家举出的三类家长几乎包括了绝大部分的爸爸妈妈,用郭铁军的话说,中国的妈妈们正陷入“群体性焦虑”中,她们极度焦虑并且无奈。“曾有位前来求助的妈妈,孩子吃饭吃得少她会担心,吃得多她也担心;读书不用功她焦虑孩子考不上好学校,太用功了她焦虑孩子累坏身体。总之就是孩子身上的任何风吹草动这个妈妈都要焦虑。而她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

  面对如此焦虑并且对自己有着高期望的妈妈,孩子又是怎样的呢?郭铁军说:“高期望碰上学习扎实、心理素质好的孩子当然一切都很好。但是,这种理想状态毕竟少。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达不到妈妈的要求,于是变得自卑、孤独、抑郁、抗挫折能力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大约3000万的青少年在等待心理援助。”

  C  过度保护让孩子无力面对挫折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长们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即便到了高年级,即便学校离家步行只要几分钟,家长们还是不放心,还是每天接送。更有甚者,上了初中的孩子,家长还不放心他自己一个人过马路。郭铁军说,这样过度保护,只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被家长们过度保护的孩子,一旦在外面遭遇到挫折,或者做事情的时候受到了某些阻力,马上就会自卑。因为他们的确什么都不会。”

  被家长们过度保护的孩子,不知道真正的风浪是什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当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包括课堂知识的学习和课外兴趣班等等的学习抓得很紧,表现得不那么慈爱的时候,在孩子眼中,妈妈就成了“大老虎”、“河东狮”。孩子将母亲形象“妖魔化”,竟是妈妈们一手制造的。

  D  当父母也需“岗前培训”

  郭铁军指出,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以往年轻人成熟和成长的规律已经被打破。现在的爸爸妈妈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的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了。在新环境下如何教育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门深刻的学问。王裕如提醒说:“妈妈们需要明白,光有出自本能的朴素的爱是不够的,对待孩子要讲权利、讲科学、讲健康,过分的逼迫孩子,只会造成负面效果,甚至让孩子产生自我伤害的极端行为。”

  你可以完全接纳自己的孩子吗?哪怕他不是那么聪明,成绩很差?你会要求孩子一直都做个听妈妈话的乖孩子吗?你是否知道孩子几岁开始会不听话,这时候又该如何应对?……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进行岗前培训,通过相关考试后才可以上岗,唯有父亲母亲这最最重要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专业培训。”郭铁军认为,为人父母也需要接受培训。在准备怀孕前一年,这样的学习就应该开始。之后,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爸爸妈妈也要持续地接受专业培训。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