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上了一天班,累得腰酸背痛回到家的爸爸,对正在玩耍的儿子说:“来,帮爸爸把包拿到房间去好不好?爸爸好累。”儿子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行动。爸爸又叫了声:“帮爸爸一下好不好?”谁知儿子说:“你又没给我好吃的,给了才帮你拿。”原来平时爸爸让儿子做什么,都会说:“爸爸会奖赏你的哦!”
和移情发展负相关的因素 |
|
试图用威胁或者物理惩罚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只能是适得其反的。 |
|
不经常关心孩子、对孩子的情绪需要出现矛盾的反应,排斥或者忽视孩子的需求,都会降低孩子的移情能力。 |
|
那些在父亲经常辱骂、虐待母亲的家庭里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较低水平等级的同情心。他们尤其不能够感知其他人的情绪状况,并且做出合适的反应。 |
|
用金钱或是物质诱惑孩子,通过这种外在的酬劳刺激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这会让孩子更加关心的是酬劳,同时并不了解亲社会的原因。一旦酬劳减少,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热情就会减低或是消失。 |
|
强化移情能力的特定因素
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移情训练来增强孩子移情作用的感觉、理解力和亲社会行为,这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和成人,长期和短期的移情训练都有效果。与增强移情能力相关的特定的元素包括:
人际感知、回应方面的训练:孩子通过认知方法学会什么是移情,它如何发展变化,如何认知自己和他人的各种不同情感状态,以及如何得体地回应他人,从而加强自身的移情感知和技巧。
关注自身的感受训练:当我们发掘孩子了解别人情感的能力时,最有益的就是他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感觉,明白什么情境与什么情感相关联。
关注自己和别人相似点训练:孩子关注自己和别人的相似点可以影响他们的移情能力和认知。事实上所有关于移情过程的研究都表明,对于他人同情的反应,和感受到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点是密切相关的。
发展移情能力,从爱心引导开始
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孩子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察言观色”,让孩子知道高兴、生气、害怕、讨厌、好奇等多种情绪,正确感受他人的内心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对他人的情绪一目了然呢?
给孩子丰富的表情:面对孩子的时候,可以做出各种表情,如开心、生气、兴奋等,动作不妨夸张一点,边做边给宝宝当讲解员:“看妈妈的表情,妈妈在笑,因为和你待在一起妈妈很开心。”你丰富的表情能丰富宝宝的情绪发展,也能看懂别人的表情,才能走出理解他人的第一步。
让宝宝看自己的表情:带宝宝到穿衣镜前,让孩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孩子会对镜子中的人非常好奇,并试图做出各种情绪,然后好奇地看镜子里的人有什么反映,好奇心有助于孩子用更大的积极性去探索表情的奥秘。
看图识表情:看孩子绘本的时候,可以指着书中的人物对宝宝说:“这个小朋友在外面玩耍,你看他笑得多开心。”“这个宝宝有点不高兴,小嘴都撅着的。是不是饿了?宝宝你饿了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表情哦!”试着让宝宝了解自身和他人在某种情景下的感受,以及不同的表情透露出的内心感受。
表情表演:孩子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也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和宝宝一起表演:“丑小鸭落在湖面上,看见自己的倒影居然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它好开心。宝宝,你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然后给宝宝一个开心的表情,让他也一起做。
表情模仿:孩子的很多行为从模仿大人开始,他们对此也总乐此不彼,家长可以和宝宝面对面,或者在你们面前放一面镜子,然后做出各种表情,并引导宝宝和你一起做,一边做一边和宝宝说话,让游戏充满乐趣。
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孩子能说出词组后,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如:“宝宝今天看起来很开心,跟妈妈说:开心。”
了解孩子,助孩子提升移情能力
孩子具备情感识别能力后,并不代表他的移情能力也发展得很好了。如何让孩子和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是培养孩子移情能力的重要环节。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表达能促进移情能力的发展。孩子其实也有很多心理活动,并不是让他吃饱穿暖就万事足矣,还要听听孩子的心理话。常问问孩子:“你今天开心吗?”“妈妈刚才忙着做事没空陪你,你生气了吗?”“你看起来不太高兴,发生什么事了,告诉妈妈好吗?”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当孩子用不完整、不清晰的词句表达他的感受时,不要打断他,认真聆听。
换位思考及联想:让孩子扮演“他人”,转换到他人的位置,体验他人在不同情景下的心理活动,促使孩子以某种角色进入情感共鸣状态。如孩子跌倒了,扶起他后除了安慰他,你还可以说:“你看上次小琳跌倒了,你都没有扶她起来,她一定很痛很伤心。妈妈要是不拉你你也会伤心的对不对?下次看见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你要帮忙好不好?”情感换位能
让孩子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移到相应的情景中,并置身其中,因此更容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当时的情绪反应,从而产生共鸣。当然,家长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解他的感受,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引导。
不忽视和孩子的沟通:家长觉得孩子还是小,什么都不懂,所以跟他说自己的想法他也不会理解,因此缺乏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其实家长自己有什么情绪时,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让孩子有了解你的感受的机会,这样他们在面对其他人的各种情绪时,才能有更多直观的认识,能处理的更好,也能更深切地了解和认同他人的感受。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他人感受:冉冉和萧萧在一起玩的时候,冉冉抢走了萧萧手中的玩具水枪,妈妈看见了,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说:“来,我们来玩个抢玩具的游戏。”不同的是,妈妈让冉冉和萧萧互换了角色,变成萧萧抢冉冉的玩具。表演玩后,妈妈夸奖说:“你们表演的真好。”然后对冉冉说:“你被抢走玩具的时候又生气又伤心是不是?你抢别人的玩具别人也会伤心的。”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孩子接受他人观点,逐渐学会替他人着想。
榜样的力量: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伤心难过时家长有没有去安慰他,看见有需要帮助的人时你有没有及时伸出援手等,都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编后语:
孩子任性不体会父母的辛苦,孩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孩子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当家长在埋怨孩子这些“不体贴”的行为时,可能忽略了孩子根本还不知道什么叫替他人着想,什么是感同身受。不要再埋怨孩子的不懂事,及时行动帮孩子发展移情能力,很快就能发现,你的宝贝,还是那么讨人喜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