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间压力和孩子的同情心

http://www.sina.com.cn    《下一代的竞争力》 

  时间压力和同情心 

  《圣经》里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有人问耶稣“好邻居”的定义是什么,耶稣就用一个祭司的故事作答。祭司从一个受伤的人身边走过,但没有帮助他,而一个出身低微、遭人蔑视的撒玛利亚人(被认为是“低级种族”)却停下来,给那人包扎伤口,带他到旅店,并付钱请人继续照料他。谁真的爱他的邻居?答案显而易见,是撒玛利亚人。

  美国一所大学决定给这个故事做一个有趣的变形处理,以测试他们的理论假设:时间压力确实会对人的施予同情的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他们请三个相似的人就“同情”这个论题准备一次面向100名大学生的演讲。这三个人都是颇受尊敬的老师,被他们的同事推举为“好人”和“有同情心的人”。这三个人都被要求在某个时间到达演讲中心。设计这场实验的人把一个演员安排在通往演讲中心的路上,这个演员扮演一个遭到抢劫,身负重伤需要行人帮助前往医院救治的角色。第一位老师在眼看就要迟到了的时候遇见这个人;第二位老师在他只剩十分钟就要演讲时遇到那个人;而第三位老师在离他准点演讲还有整整一个小时的情况下遇到那个人。一台隐蔽起来的摄像机拍下了这三位老师的反应。

  记录下来的反应表明:人越忙碌,他所回应的同情就越少。正如预计的一样,第一个人跑着都已经迟到了,他甚至都没有停下来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就急匆匆跑开了,而最后那人由于时间宽裕,就能够帮助受伤者赶往医院。

  我们患了忙碌病

  我发现,日子过得越忙碌,我越容易生气,越不耐烦,就越不愿意停下来听孩子说话。忙碌的状态破坏了我的判断力,使我一门心思只顾忙自己的事,从而伤害到别人,这样经常使我在事情过后,用额外的时间来修复被损坏的关系。近来科技的进步,只是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忙碌,而不是减慢生活的步伐。我们整个世界患上了忙碌病。更为悲惨的是,我们正在把这种致命的病症传给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过度安排,几乎没有余暇思考、游戏或是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话,更别提培养同情心了。

  我发现,我们搬到北京后,儿子几乎不可能和那些本土中文学校的朋友游戏,因为这些孩子的周末都塞得满满的,包括钢琴课、英语辅导、绘画学习、芭蕾课程、奥数辅导等。只有两三岁大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学习音乐课程或英语练习了。

  邻居有个男孩,和我的孩子关系很好。一个周六的早晨,我走出家门时,遇到邻居带着儿子出来。我邀请这个孩子过来和我孩子一起玩。那位父亲摇摇头,说小孩有课。我问孩子在学什么,他回答说,早上有三小时的英语课。我笑了,告诉他,如果他的儿子过来和我家的孩子玩(他们玩的时候,彼此说的都是准确无误的标准发音的英语),与坐在付出高额学费的辅导课前排,反复练习那些很可能满是中国口音的英语相比,他的孩子可以更快乐地学到更好的英语。

  过度安排时间和 “优秀学生”

  这种过度安排时间进度的结果,就是我们最终培养出了一代考试机器,他们知道全部的正确答案,但依然很迷惘。当我面试一个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前来申请就读麻省理工学院时,这种情况得到了充分地说明。

  他来时,带着近乎完美的SAT分数和极其出色的成绩。他的成绩足够保送上清华大学。在我花了一点时间让这位相当紧张的学生轻松下来之后,我问他学习之余最喜欢做什么。他“咯咯”直笑。然后告诉我,他没有任何时间做其他任何事,但他很喜欢吃,因为学校的自助餐厅提供的食品很可口。由于这个问题没有引出另一个话题供我们讨论,我就问他计划如何过春节,试图找到另一个交流话题器。他告诉我,他的学校不允许他回家过春节,因为他需要准备高考。这个问题又进了死胡同,没法继续。

  那么,他在读书之外还有兴趣爱好吗?我从他的申请材料中看到他几年前拉过小提琴。他告诉我,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他母亲就不让他继续学习小提琴的课程了,其实他很喜欢拉小提琴。所以,他的小提琴没有好到值得继续培养下去或了解他喜欢弹奏的那些作曲家。我展开交流的最后一次努力就以最后一个问题结束了——展望未来,希望在学校学习到什么?他一脸茫然,神情紧张,最后他告诉我,他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不过,在家和学校之外,他唯一有时间看到的世界,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从汽车里看到的,他想他可能愿意学习怎么建造那些漂亮的建筑物。

  至此,我对这位年轻的男士毫无羡慕之心,只剩下同情惋惜。拥有如此优秀的学习潜能,却不知道引导这种潜能去往何处,这实在太可惜了。拥有如此之多的知识,却几乎毫无自知,这实在太遗憾了。拥有如此高的成绩,却完全不懂得其他东西,这实在太不幸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培养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