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虽小,但他终究是一个人,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从他第一次睁开眼睛打量这个世界时就注定是其一生的命题。同时,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不要把高深枯燥的理论塞给他,换一种角度,让自己重回自己的孩提年代,透过孩子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也许,父母会发现想要告诉孩子的原来是那么简单。
现在的父母一般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对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番期望,有的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画家,有的希望孩子将来做一名科学家,如此等等。但那只是美好的愿望,比起这个问题,更切合实际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
不要觉得孩子太小,教他怎么做人太早。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此期间形成的一些对事物的认识很难有所改变。所以,在对孩子进行的所有早教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如何做人。
在75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记者采访一位老学者:“请您谈谈,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的?”老学者略想了下说:“我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动;东西要叠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错了事要勇于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也是我一生受用的、最重要的东西。”与会的科学家都表示赞同。
这位老科学家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早教的重要性,也说明对3岁前的儿童进行品性教育的重要性。就像在庄稼的幼苗时期,如果没有很好地施肥浇水,那么这片庄稼就长不好一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如果从小就没有对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那么孩子长大后很难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张先生的女儿在深圳某中学读高一,开学的第三天,女儿突发阑尾炎,腹痛难忍,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于是,她向同桌女同学借手机,想让家长来接她去医院。然而,那位同学明确表示不借:“我手机的话费不多了,不能借你用。”她又先后向4位有手机的同学求助,对方都表示不借。万般痛苦中,她悄悄伏在桌上流泪。直到中午快放学时,班主任老师发现她情况不对,才打电话通知家长。
“救命电话都没人肯借,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谁还敢指望他们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什么?”生命是宝贵的,是什么促使这些孩子面对生命这样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呢?像助人为乐这样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原本是小孩子都应该懂得的道理,为什么这些孩子都不懂得呢?我们不禁要问,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究竟有没有对孩子提过基本的做人道理呢?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基础性的,要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同时,这也是一种“技术”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千万不要打孩子。小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研究表明,孩子在两岁左右就会说谎,若是打他,只会使他产生更大的压力,继而继续说谎,完全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告诉他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责备他,甚至打他。
2. 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将心比心,谁会愿意自己的生活被别人左右呢?在面临选择时,不要擅自帮孩子作决定,要让他自己选择。只要是在安全、健康、卫生的前提下,就大胆地鼓励和认同孩子的决定。
教3岁前的孩子做人并不早,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功在现在,利在未来。总之,利用故事、歌曲、游戏等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孩子灌输做人的道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就能初步学会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了。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