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强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诸葛亮是用一种苛求、指责、极端的方式选人。诸葛亮曾经爱上一个人才:姜维。但即使姜维,诸葛亮也没有委以上将,“姜维是叛徒,他现在对我很忠心,很有本事,悟性很高,文武双全,但他是从魏军叛变过来的,不能重用。”没有一个人能被他收入眼中。诸葛亮忘了做事的目的是什么,纯粹是在显示他的要求和标准。

  三国最后得了天下的是司马懿,他的目标很明确,知道诸葛亮聪明、诡计多端,“我不和你拼诡计、玩智谋,也不跟你打,我让你所有的诡计和智谋都化为乌有,我的目的是采用一切办法战胜你。”当主将只注重目的的时候,过程就会变的有用、高效、简洁。

  诸葛亮有很多计谋:空城计、草船借箭……家喻户晓,他玩儿得技术精湛,技巧很多,搞得很复杂。正是因为他过于复杂,目的性不强,所以,精力分散比较严重。一国的元帅、总参谋长,你怎么能开着草船去借箭?他还亲手做“孔明灯”,假如现在某单位的照明设施不好,应该谁来管?电工师傅。假如经理过来,“我来设计!”每次都亲自“操刀”,就是多管闲事了。如果什么都必须领导亲自实践,事情就麻烦了。假如后勤设计了一组灯光照明,诸葛亮也亲自设计了一组,你说用谁的?可诸葛亮就是这样:灯不满意,他亲自来设计,对远程武器不满意,亲自设计“连弓弩”,运输赶不上,又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凡事亲历亲为,劳心费神,即使这一次弄好,下一次谁还敢来弄?“上一次是丞相处理的,这一次我敢做吗?”

  后勤保障的粮食运不上来,他说:“怎么搞得这么慢,我来亲自设计。”他把工程人员的设计图放在一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设计“木牛流马”。一个三军元帅闭门设计运输工具,他这三个月就忘了指挥全军、忘了整体操作,暂且不说设计出来的比别人强不强,不管强不强,工程部的人员敢不用吗?你是一国丞相,我有多大的胆子敢以小犯上?诸葛亮就是什么事情都亲自插手,什么事情都表现他的智慧。台湾管理大师余世维说过:“一个人要看大节,从大的格局上入手。”我们个人也好、事业也好、前途也好,我们的子女、先生、太太,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从大的方面考虑。

  许多人喜欢诸葛亮,认为他是一个发明家,还会玩空城计,会弹琴,可是,忽略了结果——他最后完蛋了。只要是这样的人,就表明他的目的不明确。而司马懿不同,没有听说他有什么特长,但有一条,能打赢、最后获得胜利。这种人就是以成功作为衡量标准。

  诸葛亮很幼稚,属于涉世未深的类型。他手下有许多大将,比如赵云,是一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大将,已经没有人比他更完美了:忠心,武功又高,外形潇洒,风流倜傥。但即使是赵云出去,诸葛亮也会说:“给你三个锦囊,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逢山打开第一个锦囊,见水打开第二个锦囊,遇见敌人的部队打开第三个锦囊。”假如每个部队都要求士兵拿三个锦囊,这个部队能打赢仗吗?

  有一个故事:一群羊一直被一只头羊所领导,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两只羊离开羊群,事情就发生了改变。那只看似很强壮的羊依偎在身体弱小的羊身边,而那只原本身材矮小的羊却表现出领导才能,带领它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没有这样的转机,羊群始终要被头羊所领导。

  如果你永远不让领导者作为领导者出现,而让他作为被领导者出现,他的领导能力就会消失。诸葛亮手下没有头羊,只有他自己一人,其他全部是服从者,走到哪里必须听丞相的,听从他的命令打败仗也没事,不按照他的命令办事,打赢了、打输了都不行。

  大家想一想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国的空军要上天了,空军司令员给部下三个锦囊:爬到1000米的时候打开第一个,爬到5000米的时候再打开一个,遇到敌军的时候打开第三锦囊。这不是开玩笑吗?就是有些人想:我要是诸葛亮多好,可以预见到业务员碰上的情况,给他们发三个锦囊——痴心妄想。假如哪个元帅每次都给部下发锦囊,碰到敌人,不是开始布阵,不是占领制高点,不是进行攻击,首先是开锦囊,怎么可能不失败?

  另外一点,诸葛亮不注重事业,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比如,一个人出去工作,工作好坏无所谓,你得尊重我;今天去挣钱,钱挣到挣不到无所谓,我得有面子,这样的人就办不成事,最终和成功无缘。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他不看是非与否、成功与否,他要的是自我感觉好坏、对自己尊重与否、他的面子何在,要的是心理满足的过程。

  诸葛亮刚出道的时候,攻打长沙,算的是几天内打不下来,后来长沙的将军魏延造反,投降献城,全营都很高兴。孙子兵法讲:不战而胜为之上。唯独诸葛亮不高兴,要杀魏延,因为他没有算到。有人问他:“丞相,您不是说我们要攻进去吗?怎么人家自己投降呢?”诸葛亮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自己受到了侮辱,而这个意外的祸首就是魏延。

  诸葛亮要杀魏延,刘备却有王者风范,他说:“你为什么要杀魏延?”诸葛亮提出一个很荒谬的理论:“我通过观相,发现魏延的脑后有一块反骨。”大家可以摸摸,每个人脑后都有一块骨头是鼓出来的,他看着魏延的骨头比别人高,就说这是反骨。刘备不相信,说:“丞相,现在我们刚刚兴起大业,正是用人之际,应当重用魏延,杀了他岂不凉了众人的心?谁还来投靠我呢?”诸葛亮很生气,当着所有人的面,发了一句誓言:“魏延你听着,他日我必杀之。”后来魏延一直很忠心,一辈子没反,诸葛亮死的时候还对此事耿耿于怀。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诸葛亮临死之前却说:“当年我说魏延要反,先主在的时候没有反,我在的时候也没有反。我死之后,他一定会反。”他出了个计策:只要魏延对着全军说三声“谁敢杀我”,他就是要反。实际上,哪个英雄好汉不敢喊这三声,张飞不敢吗?关羽不敢吗?这怎么能证明会反叛呢?最后,魏延终于被斩首。诸葛亮临死的时候都没有宽容之心、不能正视现实,他是个十分极端、十分自我、十分狭隘的人。

  以上讲的几条是妨碍很多人发展,最终不能成功的原因。我们要从诸葛亮的案例中感受人格健全的重要性。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使其具备成功所需的要素。

  家长不要总是希望孩子聪明,希望孩子充满智慧,这是没有用的。许多时候,要想把事情办成,就应该像司马懿一样,能不办的事情就不办。余世维讲:“真正好的管理者,是可以把他所有能不办的事情都不办,他才可以拿出精力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心理学上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为无为而治。”

  凡是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凡是成功都是有理由的。即使你自己不能完全做到,也有确保让孩子远离失败者。因为成功来源于个性的健全,失败也主要由于良好个性的缺失。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