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绘画:你希望孩子画得像?

http://www.sina.com.cn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绘画也会长蛀牙?

  孩子刚刚开始画点什么的时候,大人就画一些人的脸呀、汽车的形象呀什么的教孩子画,或者孩子一要求,就画出一些物体的形象来给孩子看……这样的经历,大概每个妈妈都曾经

  有过吧。孩子一央求“画一个吧”,就画给他看,孩子就笑容满面,非常高兴。如果是个擅长绘画的妈妈,通常还会教孩子:瞧,郁金香是这样画的,小人啦、车子啦是这样的。孩子

  如果模仿着来画,对妈妈来说也是件很高兴的事。这些都是因为妈妈觉得孩子很可爱,而做出的无意识行为。

  但是,如果只是为孩子高兴,就无限制地给孩子糖果吃,结果会怎么样呢?不知不觉中长出了蛀牙,到时候疼得哭起来的也一定还是那个可爱的孩子吧!这种情况,当妈妈的一定会提醒孩子:“糖果吃多了不行,会长蛀牙的!”希望妈妈们在对待绘画的问题上表现出同样严格的爱心来!孩子一央求,就画些物体的形象给他们,就如同给孩子吃糖果让他们长蛀牙一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欣喜地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孩子过了九岁,系统性地教授绘画技巧才开始变得有意义。在这之前教孩子画画,是拔苗助长,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天资。 

  那么,为什么要在绘画方面迁就孩子,早早地就非要教孩子形象呢?

  原因之一,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孩子的画和成人的画完全是两回事,而成人并没有以此为前提去理解孩子的绘画。

  还有一个原因,是妈妈一直认为画画这点事儿自己还是能教的。文字如果不教的话孩子是记不住的。妈妈教画时怀着教孩子认字时与别人孩子攀比的心理,希望自己孩子尽早多认多写一些字。但是,绘画并不是像文字那样是只要教就能会的东西!比如说要记住“目”这个汉字,就首先要记住这个规定:无论是妈妈或朋友,还是狗呀猴子,甚至是蜻蜓或金鱼,只要是具体到眼睛这个东西,都要写成汉字“目”。但是,绘画不是要记住形象,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用来表现想法的形象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一岁的时候获得一岁的能力,两岁的时候获得两岁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具备与年龄相应的能力时,绘画能力也会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时候最具代表性的拔苗助长行为有: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涂满颜色等等。( 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请参考第三章。)

  我倒是觉得,成人从孩子的画中获得的启发更多。孩子在绘画时一心一意,旁若无物,下笔果断。而成人绘画时,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颜色都会犹豫、踌躇,好像是在做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就连毕加索都曾经深入研究孩子的绘画。但孩子天真无邪的作品,即使是毕加索这样的画家都无法模仿。在这样的孩子面前,成人竟然摆出老师的面孔去教他们画画,我觉得是不可取的,成人也应该为此感到惭愧。

为什么非要教孩子画形象为什么非要教孩子画形象

  教了画形象会有什么后果?

  绘画需要以下五种基本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通过绘画, 这五种能力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地发展。但是,教孩子画形象,会逐渐阻碍这些能力的发展。

  首先,谈谈动手能力。绘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运用手的活动。这样培养的是一双“劳动”的手、“工作”的手。但是,如果教孩子画形象,孩子就无法通过手的自由运动感受自己给外面的世界带来变化。举例来说,孩子无法发现通过什么样的手的运动,画出什么样的线条,同时也就失去了这种发现的乐趣。没有了乐趣,孩子也就失去了动手的愿望。

  其次,成人教孩子画形象,是把别人的而且是成人的感觉原封不动地强加给孩子,孩子无法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愿来发挥,其结果是孩子对绘画的感觉无法得到发展。

  最严重的,是语言能力的发展遭到沉重的打击。语言被称作第二信号系统。像杯子、碗这样的具体事物,即使现在不在眼前,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言想象它们的样子。因此,当听到“妈妈在做饭”这句话时,我们就会在大脑中想象这一情景,并把它画出来。语言的作用就是让脑海中能够浮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因此,一旦教了形象,孩子就不再依赖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而是按照成人教授的形象来画画。这样一来,孩子的绘画方式就被改变成否定语言作用,即否定想象能力的绘画方式了。这种通过语言想象,在脑海中重现影像的重要能力不通过训练是无法养成的。反过来讲,绘画也是在训练和提高语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和小伙伴在一起,就能画起来

  社会能力的提高,同样和绘画是有关系的。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是无法独自生存的。任何人都有希望被团体认可的社会性需求。因此,孩子也同样希望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获得周围人们的理解。希望和好朋友一起玩,希望友好相处,希望得到朋友的认可……这种心情从人开始学走路就萌发了。虽然在此之前,只要有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满足了,但在此之后却不能满足于此了。

  事实上,到政府主办的绘画教室来参观的妈妈们,看到自己两三岁的孩子那样热衷于画画都会很吃惊。曾经有位妈妈不解地告诉我:“这孩子在家既不想画画,也从来没有像这样专心致志地画过。”

  教孩子画形象,就像是过早地给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镜。孩子因此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能把自己的感动、自己发现的真实世界活灵活现地画出来,这才是掌握了人类真实的生活与发展的本能。如果画不出这样的画,也可以说自己内心没有在真实地活着,那将是一生中十分遗憾的事情!即使能够把热门的漫画或卡通模仿得完全一模一样,也不过是技术熟练而已。那里并不存在孩子生命本体的真实感受。

  一幅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而绘画者本人从内心深处希望表达的愿望也得到了满足。夸张点说,这是体验艺术活动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是一种人生的乐趣!表达的乐趣,就是这么深刻。难道你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体验、感受这种快乐吗?

和小伙伴在一起,就能画起来和小伙伴在一起,就能画起来

  

和同伴在一起和同伴在一起

    和同伴在一起,就会引起孩子对绘画的热情,同时满足了孩子和同伴一起游戏的社会性需求。在家里,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尽管妈妈希望孩子画,对孩子说:“画画吧!”可是孩子根本不想去画。然而,如果是两三个小伙伴在一起时有人提议:“画画吧!”孩子们就会响应:“画吧!画吧!”并充满热情地画了起来。

  玩伴或朋友的存在,对孩子来说,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绘画方面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听到有妈妈叹着气说附近没有小朋友。孩子的数量变少,孤立地生活在公寓这样的封闭空间里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妈妈们为了孩子,要想着去多交一些朋友。

  在儿童画廊这一项目中,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幼儿园里受大家欢迎的小朋友画的作品。画这些画的孩子,其实既不是特别擅长画画,也不是画得很好。仅仅是因为在幼儿园和小伙伴在一起,才画出了这样好的作品。和小伙伴在一起画画时,激发了这些孩子的表现欲,由此诞生了那样的作品。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能出这样的作品也是因为幼儿园的老师采用了适当的方式方法。

  在家里的妈妈们,其实也可以商量好,给孩子创造出一个画画的场所。当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妈妈们在容易照看的位置放上桌子或大的纸箱,让孩子们坐下来。把平日里积攒下来的挂历纸或草稿纸拿给孩子们,再凑齐绘画用具,让孩子们自己去画,并告诉孩子们:“你们在这里愿意怎么画就怎么画吧!”这时候,妈妈们只需要在旁边享受一下喝喝茶、聊聊天的乐趣。这种愉快的气氛,越发能让孩子们的心情安定下来,激发他们对绘画的热情。如果能这样做,也就不会再有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母亲担心孩子在家里不愿意画画的情况了。我觉得,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一定会愿意去画画。

四岁四个月 小爱 变成公主的我和太阳 不自然的画四岁四个月 小爱 变成公主的我和太阳 不自然的画

  画画是件高兴的事,是一种乐趣。孩子不会讨厌有乐趣的事的。他们一定是兴高采烈地去画画。尽管如此,为什么会有两三岁的孩子讨厌画画呢?答案很简单,是因为画画这件事变得没有了乐趣。

  无视孩子的发展规律,教孩子画形象,指导孩子用色,对于孩子纯朴天真的表达方式不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许。也许,还会像是督促孩子学习那样在孩子不想画画的时候催促孩子:“来吧,画画的时间到了。”妈妈们在不知不觉中,也许就做了这些事情。她们一定是希望孩子能画得更好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但是,这样做实际上起到了反作用,扭曲了孩子正常发展的趋势,使孩子开始讨厌画画,最终只能是适得其反,一无所获。

发生变化的小爱的画 汽车和街道发生变化的小爱的画 汽车和街道

  “不就是孩子画画儿那点儿事嘛!”千万不要这样说。妈妈们应该察觉到自己的失误,如果能尽早留心采用适合孩子年龄的方法,孩子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孩子的画也会渐渐地发生变化。年龄越小的孩子,纠正得越快。在这里,我将介绍两个孩子作为例子。可以看到这两个孩子的画在妈妈和保育员的努力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岁 贵良 把画画变成写字的画 不自然的画四岁 贵良 把画画变成写字的画 不自然的画

  第18 页上小爱的画, 乍一看, 画得很好。实际上, 无论是人物还是太阳都是用成人教出来的方式画的, 非常程式化。但是, 自从她的妈妈得知“ 孩子的画不是教出来的, 是通过听培养出来的” 后, 就改变了对待小爱的态度—— 小爱画的画就变成了第20页上的那种画。初次见到这张画,一定很难理解它好在哪里,但这是一张符合小爱年龄的,天真纯朴的、用线条表达自己真实体验的画。还有一个例子是已经上幼儿园的四岁的贵良的画(20页)。贵良在家里学过写字和画画,所以画出来的画就像你看到的这样。三个月以后,经过保育员的努力,他就变得能够画出22页那样的充满感觉和亲身体验的画了。

在幼儿园发生变化的贵良的画 坐车顺便去中村在幼儿园发生变化的贵良的画 坐车顺便去中村

  由于大人们对待孩子画画方式的改变, 孩子的画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另外, 我希望妈妈们也能像小爱和贵良的妈妈那样,把孩子给画赋予的意义记录下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教育  绘画  形象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