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担心的程度为什么比我们父母当年担心的程度严重得多?为什么我们今天花在监护孩子上的时间,比我们的父母在1975年前后监护我们的时间要多出3倍?究竟是谁导致了这一切?我会给你一点提示。
其中一个人满头银发,一天到晚都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新闻频道上露面,一双犀利的蓝眼睛充满了真诚,让你情不自禁地对他心生爱慕,不管你自己和他的性取向究竟是什么样的。
当然,问题绝不仅仅出在安德森·库珀一个人身上。让我们对犯罪现象满怀恐惧的还包括有线新闻、本地新闻、像拉里·金(“让我们再回顾一次小女孩凯利·安东尼惨遭谋杀的那桩案子吧”)和南希·格雷斯这样的新闻主播,还有各大新闻频道的法制类专题节目。按照电视历史学者罗伯特·汤普森的说法就是:“法制类节目里充斥着各类变态案件,犯案对象通常是儿童和缺乏自卫能力的成年人,这样的节目倒是正合某些人的口味。”
那么,这些节目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节目把各种罕见的恐怖案件内容集中起来展示在我们面前,结果扭曲了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扭曲的程度究竟有多严重?不妨看看现在的电视节目单是什么样的。
这个星期的《超感警探》(The Mentalist)节目内容是一桩双重谋杀案,听起来似乎不错。接下来是《识骨寻踪》(Bones),内容是有人发现了一具“被肢解的无头尸体”。或许节目制作组进行过市场调查,意识到仅仅是一具被肢解的尸体还不足以勾起某些观众的兴趣。(“算了吧!要是尸体的头还连在身上的话,那我就不打算看这期节目了。”)再接下来是《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篇》(CSI: NY),第一季的内容包括一个人误吞了一把钥匙,结果被开膛破肚,此外还有一具从沼泽里捞上来的尸体。接下来的报道中,女主角差一点被一个疯子淹死在浴缸里,她好不容易逃脱了,结果又不小心被绊倒了,乳房被浴室的毛巾挂钩刺穿了。(我真的很讨厌这样的情节。)在之后的本地新闻里,一名男子自焚,一名男子裸体跳楼自杀。然后是法制专题节目,主题是还原一名14岁少女被一名塞尔维亚战犯强奸的过程。当然,节目中不会出现真正的违禁镜头,但我们会看见少女透过封住嘴巴的胶带发出含混不清的“嗯嗯”声,而罪犯则带着邪恶的眼神伸手去摸她的大腿。(在节目中,她是被电话线绑起来的—好像在今天还有人会用有线电话一样,她的眼睛也被蒙上了。)
我会把“严肃”的新闻节目留到下文讨论,我们都知道这些节目有多么容易让人万念俱灰,多么容易让人彻底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但是上述那些“娱乐类节目”(强奸、绑架、被毛巾挂钩刺穿乳房就是所谓的“娱乐”)同样能大大影响我们对社会的看法,而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目前还不够。
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这些恐怖的影像时,就算大脑那理性的一半会告诉我们:“天哪,化妆师的功夫真是出神入化,把刺穿的伤口做得跟真的一样。向编剧的精彩创意致敬(假设我们真的会在大脑某个角落感谢编剧的话)!”大脑那感性的一半仍然会把这些场景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增强潜意识中“这真是个恶心的世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的结论。
丹尼尔·加德纳在著作《恐惧的科学原理》(The Science of Fear)中曾解释过,一旦某种印象进入了大脑“本能性”的那一部分,我们就无法再撼动它,也无法把它跟储存在同一位置的其他印象和情感区分开来。毕竟,电影和电视的发明距今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大脑还来不及适应这些“仿真”影像与真实景象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像杰瑞·布鲁克海默这样的导演拍摄的电影。
所以说,我们大脑中动物性、本能性的部分并不懂得电影《蝙蝠侠之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电视剧《嗜血判官》(Dexter)跟晚间新闻节目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当我们所面临的情况使我们产生危机感时,我们就会本能地调出所有这些节目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天哪!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赶快逃命吧!”
然而,我们父母的大脑结构跟我们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当年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年的电视节目内容跟今天的完全不同。那时候流行的是像《大淘金》(Bonanza)、《医学中心》(Medical Center)这样比较“正常”的电视剧,里面绝不会出现血淋淋的肢解镜头,不会出现从河底打捞上来的腐尸,也不会出现被毛巾挂钩穿透的伤口,以及任何类似的逼真画面。罗伯特·汤普森曾说:“我认为,如果回到1981年,今天的任何一期法制类节目的内容都不可能通过审查而与观众见面。”的确,在那个年代,所有像这样涉及暴力与色情的内容都是严禁播出的。
那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971年,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审查规则被重新修订了。按照汤普森的说法, 1929~1971年,美国的电视节目内容审查一直非常严格,不仅不允许出现暴力和色情内容,而且不能含有脏话,不能出现类似“怀孕”这样的字眼,甚至不能出现厕所马桶的画面。(所以那时的洁厕剂广告人物只能在浴缸里出现。)无论是“大萧条”、世界大战、原子弹,还是民权运动,都没有撼动如此严格的审查制度。但在1971年,《全家福》(All in the Family)系列电视剧开播,打破了这一局面。
这部影响力巨大的电视剧的开播可以说标志着美国媒体文化的一大转折。每个星期,《全家福》都会涉及一条原本是禁忌的话题。节目上出现了“性无能”、“骚扰”、“便秘”等字眼,甚至还有冲厕所的镜头!结果,这一节目的收视率扶摇直上,连续5年高居榜首,这一纪录至今仍未被超越(尽管后来的《考斯比一家》(Cosby Show)逼平了该纪录)。
各地的电视节目制片人本能的反应是:“连续5年保持收视率第一?让我们再拍5 000部这样的连续剧吧!”于是他们就开始模仿《全家福》的风格,在节目内容中加入越来越多的“敏感”内容。这一风潮很快蔓延到新闻节目的制作中。不要忘记,这一切发生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在经历重大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电视业。
1981年,随着有线电视的推出和普及,节目内容的开放性又出现了一次爆炸性突破。想看穿着紧身短皮衣的女人在屏幕上扭动身体?可以调到音乐电视频道,或者花花公子频道,或者家庭影院。想看身患绝症的人如何艰难生存的血泪报道?可以调到生活频道。想一天到晚看新闻?调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新闻频道就可以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