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李方
“2010年多元智能国际研讨会”将于近期在北京举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届时也将来华演讲并参与讨论。这对于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和运用,无疑是件很好的事情。
心理智能不仅是IQ智商
传统的心理智能观认为,智能是单一的、可测量的个体概念,即IQ智商。上世纪80年代,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个体拥有一组相对自主的认知能力,即多元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所以不能根据其智商简单判断“他/她聪明吗?”而是要多元判断“他/她在哪些方面聪明?”
学生不是纯粹受教育“白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可以看出,此次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核心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十分契合,说明这样的理论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实际上,我们过去的教育更多的是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更多地把学生看作纯粹受教育的“白板”、对象。而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智能首先是人的属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多元智能理论从哲学的高度,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认识到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别。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被传统评价排斥在“好学生”行列之外的学生及其潜质进入到老师的视野中,并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因学校、老师认识的变化获得了多渠道多样式地发挥优势智能的机会,增强了自身发展的内动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殊途同归”
多元智能理论打开了学习方式多样性、教学方式多样性、训练方式多样性、发展方式多样性以及评价方式多样性的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国成语叫“殊途同归”,西方谚语称“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已经为中外研究者的实践所印证。
北京实验二小的张维老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视觉空间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艾毅幼儿园利用孩子们普遍喜欢画画、对鲜艳色彩比较感兴趣的特点,使用画刷和颜料替代书写工具,在墙上书写,利用孩子们发展得较好的空间智能带动逻辑-数学智能的学习。这些都是利用多元智能进行教育实践的积极尝试。
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教育实践,在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研究,能够帮助完善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公平;能够帮助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开展职业规划和职业教育。
链接
2002年,北京教育学院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组织全国13个省市16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系统开展了该理论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实验,在课程设置、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