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 >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 > 正文
鲁钝的我起码挣扎了十几年,才能慢慢体会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掌握、可以修复,纵然充满各种挑战与困难,生命本质还是非常美好的。
父亲为我取了单名一个“真”字,受到名字的影响,我向来也是以“真诚”自豪,觉得自己总能要求自己以本色示人,不需逢迎拍马,如果真话可能伤及他人的自尊或感情,我选择不说或委婉地说,也不愿说假话。其实,我发现很多人都觉得不论别人感觉如何,自己也应该把真实的感觉表达出来,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直肠子,或是“肚里藏不住话”的坦白人,甚至是“有什么,说什么”的痛快人,有别于其他小肚鸡肠、心中藏着诡计的有心眼儿的人,甚至“刀子口,豆腐心”在中国社会里都是值得称赞的一种现象。但是话说出去有没有达到你所期望的结果,那完全是另外一件事。
迪克·摩高(Dick Morgal)先生是我卡内基职业生涯中的一位职场导师,在开始从事卡内基工作的初期,我常常像许多人一样为此深感困扰。如果不能开心地做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么再多的方法与技巧又有什么意义呢?又能给人带来什么幸福?我以此问题,求教于从事卡内基工作20多年的他。他的回答是:“当然应该做自己!可是要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话在20年前,着实令我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啊!随意地做自己,率性地做自己,只要自己高兴就好,爱骂人就骂人,想打人就打人,做这样的“自己”好吗?自己就真的只是如此吗?自己会开心吗?
20世纪90年代,卡内基夫人多萝西·卡内基(Dorothy Carnegie)当时身体还很硬朗,出席过很多次卡内基世界年会,大家猜测她的年龄应该超过85了(当然这是个最大的秘密,没有人真正确知)。看她穿着高跟鞋,神采奕奕地上台讲话实在是一大激励。她说过:“如果人际关系只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喜厌好恶,那么我明天就可以结束卡内基的事业。”因为,人际关系应该能超越个人的偏见、成见、直觉、好恶,以追求互动的最佳结果—双赢。为了追求双赢的人际关系,一个人不可能只是单纯地、无意识地顺着自己的直觉与人互动,还认为只有这样才真实。事实上,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求的是,更有意识地做更好的自己。这在亲子关系上尤为正确。
人人都难忘恋爱的感觉,尤其是初恋。因为,在初恋中,我们多么在意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印象啊!为了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表现更好的自己,我们无不从内至外打点一新,在一起时更是全心全意地关注着对方,不漏掉对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小动作。也就是在恋爱中,我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对方身上,有趣的是,当我们真正关注对方时,就是在做较好的自己,我们好到连自己都陶醉甚至感动了,因此,谁不喜欢谈恋爱或回味恋爱的感觉呢?
我们往往把自己一天最为精华的时段以及身心状况,都奉献给了工作。因为,我们深知顾客、同事、下属与老板的重要性。由于工作本身的结果导向,我甚至常常会在重要的谈话前,预先设想自己希望此次谈话能够达到什么预期结果,要达到所需的结果必须如何起承转合,甚至沙盘演练对方的反应,再设想如何处理其各种反应,以期引导谈话方向,并能得到预期结果。这些用心设计的沟通,常常带来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即使不能尽如人意,也因为有意识地作过准备,事后可以进行检讨改进,推动后续沟通或其他的互动方式。
多么可惜,回到家中,我们无不精疲力竭,并觉得既然都是自己人,何必那么费事费心特意与孩子沟通?甚至有人认为这样会不会太虚假了?就还是随意做自己好了!别闹了!谁回家还有力气做最好的自己?
这种在工作场合中,有意识地表现出自己较好的一面,一回到家中,则停止一切努力,听任自己回复原状,就像恋爱中的男女一旦结了婚,就各自回复原形,完全是同一回事。
为了什么,我们把比较好的一面给了外人?难道不是自己的爱人及孩子,才更值得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吗?再说,又为了什么,我们不能常常保持自己更好的一面,把它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呢?我们根本不需要碰到顾客才认真聆听,与老板开会才仔细揣摩上意,我们完全可 以同样用心地聆听我们的爱人及孩子,揣摩或感受他们的想法及感觉,难道他们不值得吗?
在传统家教下成长的我,经常被批评、被责备、被抱怨,造成我个性非常内向拘谨。我在外地上大学,放假坐火车回家5小时的车程,我常常饿着肚子回家,旁人无不大快朵颐吃着各式食物,我越看越饿,就是不好意思拿出准备的干粮在陌生人面前果腹,更不敢大声吆喝小贩买个盒饭来痛痛快快地吃个饱。下车时,我再一次对自己感到失望,知道自己未能挣脱束缚,那种对自己不满的感觉实在令人挫折,我知道自己应该可以活得更自在,我相信自己有更好的一面未被发掘。
虽然身为批评抱怨的受害者,可是,我渐渐发现自己也不自觉地批评、抱怨着许多身边的人与事。就算由于内向,我无法像我妈对我那样,毫无顾忌地发泄情绪,但是,我心中却总是抱着负面的心态。最可怕的是不敢伤害他人,只有伤害自己,我常常会认为自己很倒霉,也常常收集(当然是无意识的)自己所遭遇的各种不顺利的事件,包括久等公交车不来这种小事,来证明自己是个衰运上身的人。我高中、大学都在外地求学,住在学生宿舍里,我老是发牢骚,常令室友听不下去。我的同寝室好友就常常企图说服我,对于人生的不幸,如果能采用接受的态度,而不是抱怨的态度,一切就会有所转机。但是,当时的我心思苦涩,确实无法参透,为什么同龄朋友中只有我父亲早逝,与多病的寡母相依为命?在20郎当岁的青春岁月中,谁不是海阔天空,正打算振翅高飞呢?鲁钝的我起码挣扎了十几年,到开始卡内基工作后,才能慢慢体会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掌握、可以修复,纵然充满各种挑战与困难,生命本质还是非常美好的。
其实,人生中谁没有磕磕碰碰的?只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提升的能力,不断要求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信念可以帮助父母整理自己的过去,在与孩子的互动上,能够有意识地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点,即使成长岁月中曾经受过伤害,也能发挥自我修复的力量,将过去痛苦的沙粒磨亮为温润的珍珠,成为亲子互动中宝贵的参考经验,而不要重复过去的模式,制造同样的痛苦。
父母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帮助孩子发展出他最好的自己。
卡内基亲子金科玉律第三条:引发他人心中的渴望
第十九条:诉诸崇高的动机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