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言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家庭保健报 

  我关注教育,源于长久的心结。

  首先,是源于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我少年时最好的朋友之一,变成了几进宫的人。虽然在他自己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进去几年跟上大学一样,都是锻炼,都在成长,出来照样威风八面。但在我看来,在他父母看来,或者在读者朋友看来,这绝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正因为我们是至好,彼此了解成长处境,我认为他的问题归根结蒂是家庭教育这一块出了问题。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断发生在我身边:一个与我以礼相待的少年突然变成杀人犯,只源于一次争强好胜的冲动(他的家族之风特别彪悍,不能受别人半点不是);一个沉默不语的少年,有一天才知道他的职业是小偷……这些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可能源于家长不经意的某种引导。

  我年少时有许多偶像。有一个杂技玩得特别好,他拿着一只碗去买豆腐,经过我面前时用碗耍各种杂技,让我眼花缭乱;有一个对乐器无师自通,不论是二胡还是笛子,稍微一摆弄就能玩得如痴如醉,实在无聊就用树叶吹出各种花样;还有一个对画画特别在行,给人家厅堂的白壁上画佛像、观音、孙悟空等,但最大的用处皆仅此而已。这些人在乡村都以不务正业、不勤劳而著称,以反面形象生活在最底层,长大后就见不到他们的神技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这些都是极好的艺术苗子,但环境遗弃了他们的才华。如果父母有心,这些小艺术家如今就不会如病树枯萎了。

  以上所举,大多发生在乡间,是以前的事。那么如今的家长就一定懂得如何教育儿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家庭教育依然是大多数父母的盲点。年轻的父母们懂得教育是大事,但依旧是盲人摸象。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三岁的孩子特别好动,这个动一下,那个动一下,母亲就在一边不断地斥责、阻止,似乎他安静下来才是正常状态;母亲带着孩子,见人就夸耀自己孩子聪明、成绩好,孩子的内心也相当骄矜,人未长成,骄气已养;还有的妈妈忧心忡忡地问我,女儿很爱漂亮的衣服,非常臭美,是不是毛病?特别怕生,是不是毛病?儿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该报个什么兴趣班呢?总之没有哪件事不焦心的。更多的是孩子上网、看电视、逃课、出走、成绩不好……家长不知所措。

  诸如此类的所见与心结,让我一直关注教育,并且想写一本务实的家教书。因为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如今教育著作很多,但家长们未必看得懂,看得懂未必实用。我强调的务实,是根据中国现实家庭状况,从实例去分析,推导出一些普遍规则,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让即便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也能看进去。特别是让家长带着问题去看,明白症结所在,明白每个教育措施的原理。让家长懂得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对教育尺度能够自由把握,从而自主地去引导孩子。

  但是,光掌握教育的原理和实用的方法,我认为这样的教育还不够有层次,为什么呢?

  这正是我关注教育的第二个原因。我是一个对社会特别敏感的人,社会事件时时刻刻在刺激我。比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博士生,忍受不了就业压力,突然跳楼自杀。这说明什么?一个专业上优异的学生,在意志上却有缺陷。一个技术能力很强的医生,因为病人不给红包,就拖延病人的手术日期,甚至在动手术时动些手脚,何其残忍?副局长为了争取局长的职位,买凶杀人除掉竞争对手,权位何其高,素质何其低!诸如此类,刚开始认为是特殊事件,后来见多了,发现是社会现象。在我心痛的同时,推而断之,这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教育亟待提高——只有在一个人的成长期奠定人文教育的基础,整个社会素质才有可能提升。

  任何手段对社会丑恶只能治标,而心灵的教育才能治本。

  在本书中,我把人文的心灵教育与务实教育相结合,这种教育法则可以简称为“人文务实教育法”。“人文”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并非指读点所谓国学,背点古诗,而是渗透在一事一理中,渗透在每个具体的细节中,成为个人的准则和气质。无论一个专业素养多么高的天才,如果没有人文素质的匹配,人生的殿堂都有可能倒塌。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首富能因业绩和慈善赢得世人尊重,而中国首富则有可能身陷牢笼的缘故。

  本书在天涯网站连载时,有极个别的读者提出悖论,大意是:你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好人,可社会上有很多坏蛋,这不是叫我们的孩子吃亏吗?此言论我明显不屑批驳,但需要强调:世界是人的一面镜子,心灵广阔的人,世界亦是广阔的;心灵阴暗者,面对的世界亦是逼仄的。此书要培养的是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面对阴暗的环境,健全人格者以健康的理念为应对之策,而不是看见别人作奸犯科,你也跟着扎进去分一杯羹,最终一块儿打包进号子。

  有熟识我写作脉络的人,又道:“从前你总是批判社会,何以如今是言必教化,造福社会,莫不是改邪归正,莫不是被招安了?”言者甚众,大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社会的关系,恰如一个男人与妻子的关系,吵架是常有的,但更多的是承担责任。一个对妻子百依百顺的男人,要么是妻子的附属,真的好脾气,要么是为了更好地伪装以创造条件干坏事。我是受过理想主义教育的一代人,教室墙上贴着的鲁迅、居里夫人等画像至今犹在我心。

  个人混得如何乃随缘分,但为社会分忧解难却是心底之夙愿。写这本书最大的动因是:在中国社会老龄化来临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继续强大与下一代人的素质息息相关。愿通过这本书与家长分享和交流,愿你们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同时你们也在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                                             

  李师江

  2010年7月30日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教育  动手机会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