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孩子读到小学高年级后,家长绝对不会盘旋在孩子头顶,虽然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他们更多是在暗中守卫孩子,但不会越过自己的职能范围。在以色列学校里,专门设有家长项目主管,他的职责是定期召集一定区域的父母和教师见面。我儿子所在学校的家长项目主管给出的建议是:参观(但不要太频繁)、交流(也不要太频繁)、别(过于)担心、期待变化、相信他们。即从孩子身边向后退一步,做孩子的军师,负责参谋、观察、提醒,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包办他们。
犹太的富裕阶层更高瞻远瞩地点明了这一点: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的一切竞争都是全球性的。要想保证下一代犹太孩子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优势地位,只从事高度技术性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CEO管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人文价值等综合性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孩子尽早树立价值观、判断力、人生坐标、独立思想,家长根本不可能为孩子做出所有的选择。尽管家长们富有宝贵的人生经验,但是,后工业社会的价值变动光怪陆离,聪明的家长不是越俎代庖用他们的价值观为孩子做决定,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原动力,启发孩子去思考:孩子,想想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天分在哪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否准备好了终生学习的态度?
在我订阅的以色列教育刊物上,我拜读过以色列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团队发展国际公司顾问苏俊维的一篇文章,他说,“只有让孩子学会‘我要学习’,‘我有这个兴趣’、孩子才有能力去学习、去思考!”
我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有一位做医院院长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和他聊起了孩子职业选择的话题,他对我说:“我不会跟孩子说,医生收入高,所以你报医学院吧。因为,他如果只是为收入而做医生,迟早会后悔的。医生行业极其辛苦,没有治病救人的理想,只是受金钱力量的驱使,他将来也不会成为一位好医生。所以,我想让他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后再作出选择。”
这种后退一步让孩子挺身而出做选择的爸爸在以色列很普遍。犹太父母正是因为爱孩子,为孩子人生大计着想才选择退居二线,以此锻炼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让他们建立坐标能力、寻找自己的价值能力。他们说,如果孩子没有自主性,就算家长这边吹响了冲锋号,孩子们那边却可能是鸣金收兵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分析孩子们的特质,做他们的参谋和军师,帮他们尽快找到兴趣和愿景。然后,自己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代替自己焦灼的身影,引导孩子走向更广阔、更富有理想的世界。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