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沟通交流 > 父母心得 > 《中国家长教子书》

 一个高三教师的家教反思
 2005年12月29日 09:29 《中国家长教子书》

  陈曙霞

  陈曙霞 母亲,1955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文化大革命”中因家庭出身问题被剥夺上高中和考大学的权利,但通过刻苦自学,从只有初中文化的民办教师一步一步成为市级重点高中的把关教师。现在襄樊市一中任教,为襄樊市语文骨干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她从一个优秀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家
庭教育实践进行了反思,深刻独到,发人深省。

  何明生 父亲,1956年生,上海市人。司法干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初中毕业后下乡,同年被招到湖北省襄北农场(今襄北监狱)当工人。后通过招干考试成为司法干警,在襄北监狱工作至今。曾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监狱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

  何涵子 女儿,1983年生。2002年毕业于襄樊市五中。在襄樊市一中复读一年后,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三好学生。

  编者按:有一个现象一直让人感到很困惑,即很多孩子婴幼儿时期都是父母眼中聪明可爱的小宝贝,但一旦上学,问题似乎就会越来越多,孩子也就越来越难以令家长满意!陈曙霞老师的孩子就是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类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家长对社会淘汰机制不够了解所致。

  从男女交配开始,我们的孩子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庞大而又无孔不入的自然和社会淘汰机制,最先同卵子相遇的精子成为优胜者,能够经过十月怀胎不被流产的胎儿成为优胜者……这是自然的淘汰机制。

  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淘汰系统,不可能每个人都上名人辞典,不可能每个人都当公务员,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进重点大学……在就业人口远远大于就业岗位的当今中国,这种淘汰就显得更为残酷。

  因此,我们的家长应该明白:不是应试教育残酷,而是这种淘汰机制残酷,应试教育不过是实现这种淘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已。即使取消了我们指责的这种“应试教育”,还会有其他的同等方式出现。

  因此,孩子之所以一上学就开始越来越让家长不满意,是因为孩子越来越接近被淘汰,以至于当今几乎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让他们的家长处于惶恐之中。

  一般来说,从一个家长眼中的小宝贝到见到就烦甚至橫眉冷对的“问题孩子”,大致会经过以下这样四级递进。

  第一级是“适应”问题。

  由于每个孩子一开始都在家中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就是那些重视早期教育的家长,一般也是采取游戏式、生活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因此一进入学校这一社会淘汰系统就存在一个“适应”问题。然而,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没能有意识地去适应这套社会淘汰系统的规则,结果一旦开始“家校接轨”(甚至“家园接轨”),孩子的问题就出来了,就开始表现出不适应了。这一点在那些早期教育做得好的孩子身上甚至可能表现得更为显著。

  第二级是“冲突”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适应”问题,问题就会越拖越大,家长和孩子之间开始产生冲突。

  不过,由于在小学阶段,特别在小学前期,孩子还没有面临择校、升学的压力,所以社会淘汰机制的苛刻和残酷还没有充分显现,孩子的不适应自然也就不太明显,暴露的问题也不是很多。因此,这时候家长还看不清问题的本质,不知道是“适应”出了问题,还是孩子的自身出了问题,以为通过批评这些问题就可以像孩子小时候做错事一样得到改正。训斥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就是这一时期家长的典型表现。

  一般来说,此时家长还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还没有亲自帮助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打算,还寄希望于孩子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消化矛盾、解决问题。

  第三级是“冲突升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择校、升学压力一个接一个到来,这种社会淘汰机制的残酷也就越来越显著,孩子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得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时候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也走向升级。面对孩子日益暴露的问题和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单纯依靠孩子自身的力量显然已经不可能解决问题了,于是很多家长像陈曙霞老师一样,开始全面介入。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介入的家长,一般已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对孩子的问题已不能追根溯源、对症下药,而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功近利,企图一揽子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结果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最终导致冲突进一步激化。

  第四级是“激化”问题

  当问题进一步暴露、冲突日益升级之后,由于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留给家长和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眼看着孩子就要被淘汰掉了,很多家长不是给孩子减压,而是更加失去理性,甚至对孩子采取一些情绪化的极端手段,企图挽回孩子被淘汰的命运。这些无理性的措施不仅常常于事无补,相反还会更加摧残孩子的身心,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孩子不堪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身心折磨,就会做出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这样的悲剧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然而确实又在不断上演着……

  一个“问题孩子”大致就是通过这四级递进、恶性循环的方式产生出来了。

  每一级问题的出现,既是坏事也是机遇,它提醒我们解决孩子问题的迫切性。

  对于陈曙霞老师来说,她在问题达到第三级时,通过痛苦而深刻的反思,及时冷静了下来,抛弃了急功近利、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幻想,追根溯源,以从根本上一个一个解决问题。虽然由于时间仓促,有些问题不能短期解决,以致孩子在中考、高考中受挫,但她和孩子都没有灰心,而是继续扎扎实实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走自己的路,才最终迎来了“柳暗花明”。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从中学到这种自我教育的精髓,只有我们家长的自我教育,才有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关键字:家庭教育  问题孩子  早期教育  心理健康  自信心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06,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