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孩子成人化

  这位叫菲菲的妈妈,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为人十分温婉,但是提到儿子的教育,便显得迷茫焦虑。她的儿子曾在北京一所大名鼎鼎的公立小学读了四年,但菲菲发现整个学校就是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家长们有权有势,学校非常看重家长的背景,孩子们的举止早早就被成人化。她认为学校应该是个让孩子保持童真的殿堂,但是现实离她的设想有点遥远……

  2008 年,我的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我们托人进了北京某某小学。进去之后才知道,这里很多学生的家庭非富即贵。在学校的宣传照里,那些站在前边的孩子肯定是家里有背景的,没背景的孩子永远在照片里做背景。我发现一年级刚刚入校的孩子们,脸庞都是很天真的,但是等到他们6 年学下来,天真就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我儿子的班上有45 个学生,这些学生的家长里有超级富豪、大官、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孩子刚刚进校,学校就要求家长填一份家庭情况调查表。这在中国的公立学校十分常见,我们上学的时候也是这样,这个惯例几十年不变。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很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本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之间能力差别不大,可是老师非要强调和制造这种差别。比如选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会在介绍每位同学之前评价几句,这几句评价对学生能否当选非常重要。孩子们早早就得学会“听话听音”,能分辨出老师这几句评价的言外之意。

  这所著名小学的学生们能参加特别多的高规格活动,比如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去机场给外国领导人献花等。这也是很多家长喜欢这个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孩子从小就有不一般的见识,结交到的也是不一般的同学关系。但是当家长们在乎这些所谓的荣誉时,就会变得非常累。今天的电视节目是哪几个小朋友参加了,明天的活动是谁去献花,下次表演谁是主持人……孩子们也生活在各种比较当中,负担着原本不应该有的压力。回想我自己小时候,同学间的家庭环境差别不大,学校和社会风气都不像今天这样功利。

  今天的小孩很早就知道家庭地位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显得很成人化,比如学校的节目表演,两个主持的孩子弄得像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一样,从表情、笑容、咬文嚼字都非常模仿成人,很不放松。这种竞争使得家长们忍不住去巴结老师,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有一次我儿子的班主任发了一个微博,问家长们谁愿意做家长代表?我看老师发了两天都没人理,觉得不太好,就回复了一条,问老师做家长代表都有哪些职责?五分钟之后班主任就给我打电话了,说:“你来做家长代表吧,很简单,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一个多月之后,学校组织家长代表见校长,让家长们给学校提提意见。我还挺激动的,在网上发帖子问家长们有什么需要我反映的。

  校长见面会上,很多家长代表都是在表扬学校,我发言时也向学校表达了谢意,然后把我收集到的家长们的意见提了出来。散会之后,我就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她的语气一听就很不高兴,说了几句让人很不舒服的话,言下之意是你不要乱说,不要给我添麻烦。

  我当时就像吃了一只死苍蝇一样难受。家长委员会不就是应该向学校表达家长们的真实想法吗?如果大家都只是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这样走形式还有什么意义?

  要说起来我也并不是对这所小学不满,而是对国内的这种教育体制不认同。孩子在种种压力之下,很难建立自信。孩子经常做卷子做到夜里十点多,不写完不敢睡觉。我儿子和他绝大部分同学都近视了,我儿子的近视每年增加一两百度。学校对考试分数极其看重,因为有不少孩子考试是98、99 分,所以当我儿子考了92 分时,给人的感觉是“怎么又考砸了”。这种感觉让我们家长和孩子总是感到沮丧。

    本文由北京加博智业文化授权摘自《别人的教育》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