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剖宫产不能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2015年10月16日08:35  三湘都市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在粤启动,专家指乙肝病毒阳性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广州日报讯 (记者任珊珊)今年起,国家卫计委在全国全面开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近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承办的“小贝壳-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广东启动会举行。记者获悉,剖宫产过去被认为“有助于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然而近期研究显示,这一观点并不成立。妇产科专家不建议产妇为了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而刻意选择剖宫产。

  乙肝病毒阳性

  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我国1~59岁人群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而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高达30%~40%。”据南方医院妇产科钟梅主任医师介绍,乙肝病毒感染时,患儿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越高。

  过去,医学界认为,自然分娩时因子宫收缩“挤压”胎盘,促使母体内的病毒进入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因此将剖宫产作为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手段。然而,钟梅介绍,近期的研究证明,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采取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之间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剖宫产并不能降低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阳性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但是,由于恐惧母婴传播,有些乙肝病毒阳性的产妇选择进行剖宫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妇产科张华主任医师指出,剖宫产手术中,新生儿与母亲血源暴露的机会要大于阴道分娩。不过,采用阴道分娩的产妇,如果产程过长、胎盘损伤等异常因素,也可能导致母亲血液经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也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这两种分娩方式各有利弊,医生要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孕产妇和新生儿

  需接受全程管理

  乙肝母婴传染的主要途径有三个,即宫内感染-垂直传播,大约占传染总数的10%;分娩时母亲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病毒,约占传染总数的80%;产后母婴密切接触、母乳喂养导致病毒传播,约占5%~8%。

  传统的母婴阻断方法是给孕妇和婴儿肌肉注射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据张华介绍,新生儿联合免疫能够阻断90%的产时及产后感染,但仍有10%~25%的婴儿因宫内感染而导致阻断失败,且这类孩子目前没有补救措施,将会变成慢性感染者。

  与会专家强调,要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必须做好孕产妇的全程管理,新生儿也要接受定期随访。“小贝壳-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委、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牵头,旨在利用手机应用软件APP建立乙肝孕妇与感染科医生、产科医生实时沟通的桥梁,记录乙肝孕妇妊娠期间抗病毒治疗情况及相关检验结果,以全新的方式对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全程管理。侯金林表示,该项目于今年实施,第一期已有9家医院加入,第二期计划在全国范围筛选100家医院加入。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剖腹产 乙肝传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