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通过对非法诊所进行专项整治等措施后取得初步成效——
本报讯 记者文聪报道: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在通过对非法诊所进行专项整治和实施“降消”等项目后,东莞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去年,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43.72/10万,四年来首次接近及格线。今年将严格医疗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资格,对孕产妇死亡有直接责任的医疗机构将被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接生资格。
改革孕产妇死亡评审制
从大幅度超标,到接近及格线,东莞市的卫生部门用了四年时间。
据统计,2004年、2005年,东莞市的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94.51/10万和97.06/10万。2006年,全市活产数92401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51.41/10万,但仍然高于“每10万人死亡率40人”的国家规定。去年东莞市对非法诊所进行专项整治,加强了孕产妇死亡上报管理,开展了“速报卡”上报机制,并将孕产妇死亡上报资料纳入妇幼信息网,改革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使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43.72/10万。
生产费用高是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东莞的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对此问题,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主要是产前检查、住院分娩费用较高,加上流动人口医学意识不强,医疗药品市场混乱,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窄等原因。例如,随着近年来医疗费用的普遍上涨,与之相关的生育费用也在不断上涨。目前在医院的顺产费用大多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剖腹产在5000元至6000元之间。这就让相当一部分没有生育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产妇,无法入住正规医院而选择在家分娩,给非法游医和“接生婆”提供了市场。
据介绍,大部分游医接生都使用“催生针”。而催产素的使用,必须要有严格的医学指引,滥用往往会导致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和继发性的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大出血,甚至造成孕产妇死亡。
特困救助细则还没出台
市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正规医疗机构的分娩死亡率是很低的,目前全市共有46个医疗机构取得了妇幼保健和分娩手术的资质,基本上能满足全市孕产妇的需求。而东莞也已出台了《东莞市贫困孕产妇管理及救助办法》,规定无法交纳住院费用并且符合住院分娩和严重产科并发症条件的特困孕产妇可获得救助。但究竟如何认定孕产妇是“特困”,相关细则还没有出台。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东莞今年将进一步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严格医疗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资格,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资格培训。加大对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的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意识。
此外,市卫生部门还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要转诊及时,不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截留。如果发现医疗机构对孕产妇死亡有直接责任的,市卫生部门将对其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接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