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姚红:关于创作者的儿童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 11:45  新浪育儿  

  姚红老师:我的工作基本上是从操作层面来讲的,我从阅读到创作到编辑到教学这样一个过程过来,有两个体会想跟大家探讨。一个是关于创作者的儿童心。曾经有一位德国儿童图画书画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你儿子的名字,而且模样也很像,是不是儿子的出生给你带来了灵感?这位画家回答:其实当我听到儿子第一声啼哭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我的童年结束了。他说,我要做父亲了,我不能为所欲为了。我想他的话过于悲观了,事实上他的童心不会泯灭的。但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他是一位葆有童心的成年人,在创作中他即使表现的是儿童生活的形态,但这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观察的结果。与其说是观察,倒不如说是自身童心的一种折射。今天上午,李瑾伦女士回溯了《子儿吐吐》的创作历程,是她儿时的记忆的回射,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我觉得像这样的创作过程,其实是可以带来作品的个性化和非常充沛的有童心的差异化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阅读。我过去做过编辑,现在也会跟从事儿童图书编辑的朋友合作。一部儿童图画书作品中,虽然不是绝对,但是可能会存在显现的和隐秘的两个成分。显现的部分是儿童亲近的、好奇的,是以他们的心智发展而言容易点燃兴趣的情节和内容,这一部分是儿童可以读出来的。隐秘的那个部分,是故事背后的某种意味深远的道理,这个部分可以说是等来的,我们的导读帮不上忙,就算是家长和老师把它咬碎了说给孩子听,孩子可能都不会理解。我的体会是,如果仅仅有第二点,那不是儿童读物,它必须有第一成分作为前提。我们都知道,儿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书是反复看的,这样留下的印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得更多。反之,对于内容引不起兴趣的图书,再大的意义归结为零。举一个例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背后的意义有很多,每个成人都能读出不同的意味来。但是,如果没有前面吸引孩子的种种情节的设定,孩子是不会爱看的,那就没有了读懂潜藏意义的前提和机会。我也遇到过关于安徒生童话的讨论,安徒生童话中的忧伤、哲理,都是为成人而写的。但是故事的某一部分孩子会非常感兴趣,这非常重要。比如说《皇帝的新衣》,那里面裸体游行孩子非常喜欢,其中隐藏的意义不必急于一时让孩子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际遇的不同,他会读出来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