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妍:谈建国60年幼儿文学如何成为经典(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20:06  新浪育儿  
徐妍:谈建国60年幼儿文学如何成为经典(图)
图为:徐妍

 

  徐妍:各位前辈,老师,朋友,下午好。我这个题目看着比较大,但是有点讨巧,我这两天,尤其今天站在这儿,真是感觉有些惴惴不安,但是又格外幸福。可以说我没有多少阅读,但是借这个机会能够使自己的童年记忆得以复活,所以我的感受是发自内心,感觉到幼儿文学事业,包括它的研究和创作,真是功德无量。因此我这里面谈得很不深入,其实做一个尝试,留待以后再努力。我这题目是比较大,建国60年幼儿文学如何成为经典,但是我做了一个限定,就是以60年幼儿文学经典精华版为例,也是个补课和学习的过程。

  第一点,经典,60年幼儿文学的最高尺度,既是我的一个文学观,也是我对幼儿文学,包括60年幼儿文学的一个期待,我想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衡量建国60年幼儿文学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以为经典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尺度。什么是经典?按照(卡尔唯诺)的定义就是,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这里面区别非常大。这样的话,即使我们长大了,那个童年记忆是可以复活的,所以经典的生命是无限的。而2009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60年幼儿文学经典,可以说就是一套经过时间淘洗的作品,60年对当代文学来说是一个可以能够估量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我们可以思考。这套书可能很多老师已经看过了,30册,而且又浓缩为精华版,体裁就是幼儿文学的体裁几乎都包括进来了,有通话,通话诗,诗歌,儿歌,散文,戏剧。通话读者比较多,那个是主打,其次是儿童诗也比较多。但是不管哪种体裁,阅读这些作品,幼儿为主体的读者都会在感受文学本身的迷人魅力时,进入到一个非常美妙无比的世界,是一个幻想的天空,就像我来这里之后,刚刚这么短短的时间,我似乎已经把外部的世界遗忘了,只沉浸到剩下一个内心的世界。我中午在休息的时候,脑子里都不断是儿童文学的一些关键影像,这个也非常非常神奇,这个不是思想的那种冲击力能影响的,但是是儿童文学的审美感受力带给我的。而在这套精华版之中,我以为在那里面作品不管什么体裁,其中童趣、幻想、感动、意境、思想、情感等等,它们作为一个关键的核心词,构成了这套书被反复阅读的要素,也可以说由于有了这些要素,这套书在未来的时间之中,有可能是接近或者说已经成为了经典,因为我们刚刚60年,未来会怎么样看这套书,还有一个时间的检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谈一下60年幼儿文学经典化的品质。建国60年幼儿文学如果说在未来的时间段中依然绽放出它经典的光辉,我想除了时间这个因素之外,我们更重要的还是要考察它的文学内在构成,这个也就是我认为它的文学性和儿童性的一个完美结合。所以这里面我把它总结为这样几点,第一点就是亲近童心的大爱之心,也就是我所思考的60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作家如何经典化。建国60年幼儿文学经典对作家的精神品德,精神质地的要求非比寻常,经典意义上的幼儿文学作家,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故事的能手,甚至也不是我们说在今天这个现代背景上对人性负面的深度的灵魂的拷问,这些都不是。比如像我们非常喜欢的鲁迅的野草,我认为不管用什么样的版本,图画把它重新设计,它是不适合幼儿的。但是,我们说在精神质地上,当然伟大的作家不管是什么形态都一样的,幼儿作家在这点上呈现出或者渗透出爱心、道义、良知、人格力量、审美趣味等等,只有这样的才能堪称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家的精神品德。其中作家是否具有亲近童心的大爱之心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想谈一下小猫钓鱼,我非常同意樊发稼老师的说法,在今天来看可能有它的空间不够的地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因为我能感受到金晶在写这个童话的时候背后所隐含的对儿童的那种大爱之心在里面,他的那种包容力和理解力,绝对不是说对儿童的批评,所以说那个小猫有它的缺点,但是这里面我的感觉爱心更多。像其他的也是,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寻找母爱就是感动的,而且最大的爱我认为是母爱。因此我们说这种爱面前,有很多儿童文学写这样的,写母爱的,写童真的。还有许多具有经典品质的幼儿作家都是以大爱之心接近童心,在这里有重叠性。前提是要想成为这样的作家,应该永远保守一颗童心,永不失落。

  第二点,60年幼儿文学思维如何经典化?我想说的观点是单纯却无限。因为文学创作,包括幼儿文学创作,乃至60年幼儿文学经典它的成就或者说考验作家的,我认为不光是才情,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才情落实在他的想象力上。而幼儿文学如果成为经典的话主要在思维方式上要超出常人的思维,比如这几天我的思维中常常出现柠檬黄、芳草地这种思维,这是我平常不会有的。它们通常以单纯的方式抵达无限,在那个经典的卷首语上金波老师有一些话语,那里面有一些关键的意向,比如阳光、月亮、星星,这些意向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相处的事物,但是我们却很少有时间仰望这些意向。所以当我们遗忘这些意向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失去了那个单纯而抵达无限的思维。而在这套书之中,金波老师的童话两只棉手套,那里面给我的感受是,他的思维方式就经常是在一方面非常贴近童心,但是另一方面有成人对童心的体察和把握,所以既有儿童的思维,又有成人的无限性。进入作品的时候是成人叙述下来的,儿童文学作家发现的无限的儿童世界。还有周瑞的童话也是,最后可以写到他的爸爸为了吸烟,然后不断搬家,最后搬到宇宙上。我们会想那个宇宙有多美啊,但是这里面可以感受到他的孤独,孤单,是通过儿童来写的。

  第三点,60年幼儿文学形式如何经典化?我们幼儿文学的形式,由于题材使得很单一,但是新时期之后题材有了很大的多样化,这个我们都知道。不光是外部形式的多样化,像它的传播方式变化了,还有表达方式变化了,更重要的是形式的变化体现在它的内部,比如说表现在捕捉和蹊跷的上面,捕捉有一种诉苦,但是这里面的捕捉同时和蹊跷相伴。这里面,这套书中也值得我们有一个思考,或者说使我们今天幼儿文学有时会出现成人假声的叙述方式,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样式,就是说它会使我们思考我们儿童的梦境如何和成人的这种叙述世界结合起来。我们儿童文学作家如何还原童年的形象记忆,这个我想在这里面使得我们的这套书能够使形式走向内在世界。

  第四点想说一下幼儿文学语言如何经典化,就是视听觉的语言与美。这里面我想孩子的记忆更重要的不光是,绝不是听意义,主要在阅读过程之中有视觉,调动他的视觉,通过听觉调动视觉,这个在语言方面要求也是很高的,这个方式是非常多的,而这方面研究可能稍微薄弱一点,我们如何来考察幼儿文学经典化过程之中他的语言方面的表达方式。

  最后一点要谈的是60年幼儿文学经典的哲学本质,就是飘逝的永恒。随着成长期的告一段落,那个在低幼时期似乎渐渐远去,实际上是如影随形的第二次复活。真正的童年复活在告别童年之后的成人世界中。我想当我们再次追忆我们的童年的时候,那么那个真正的童年世界才得以实现,我们才真正拥有了我们的童年。否则在这个只是一次性的童年,像我们每一天过的日子,可能只有重新追忆的时候,那一天才会格外有意义。正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特别期待我们的幼儿文学它能够被不断重复,也就是说童年记忆不断被重温。

  谢谢大家!

  徐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文学批评和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代表作有:《曹文轩小说论》、《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等。《凄美的深潭——“低龄化写作”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获第六届优秀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奖。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幼儿文学  幼儿画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