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逝去的永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2日 18:35  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  

  殷健灵      

  詹同是唯一一位我没有见着的画家。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四年了。

  我只见着詹同的儿子詹咏,在他的讲述里一起追忆,略带伤感,但依然美好。人虽不在,幸好,还可以读詹同留下的画,读他的文字。那些画和文字让逝去的詹同成为永恒。

  詹咏说,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仍会梦见父亲作画的样子。他总是坐在那里,画啊画的,微屈着背,静静地,三两笔便跳脱出活灵活现的燕子、兔子、蚂蚁或是蝈蝈……这令他感到笔墨的神奇。而父亲用以作画的桌子,经历了年代的更迭,从搁在柜子上的木板,到老旧窄长的写字台,再到从旧家具店里淘来的老式大饭桌……住房紧张的时候,他还亲见过父亲趴在地板上作画。一直到去世,詹同都不曾拥有一张正儿八经的画桌。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幸运地分享了诞生于简陋和朴素之上的神妙。

  ·童年的书·

  很多人知道,詹同是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孙子。出生于工程技术世家,却和画画结下不解之缘。但又或许,他的艺术天分来源于骨血里的真传。“我稍大一点后,曾有机会见过爷爷的部分藏书。”詹同在《我爷爷二三事》里写道,“里面除了工程技术一类书籍外,也有马克·吐温全集、莎士比亚剧本、格林童话集、世界大战画史等……我也见过爷爷收藏的装帧考究的铜版画画册和彩色插图的歌剧曲谱……”

  詹同年幼时,住在北平盔甲厂一带。正对家门口有座土山,山旁有条小河,每到夏天,河里涨满了水,会游泳的小孩便下河游水,不会游泳的上山捉蚂蚱。人多了,卖吃食的也来了,推车子卖粑糕凉粉的、挎小篮子卖冰核儿的、打冰碗卖果子干的……这充满生趣的场面成了詹同童年的生活底色。许是受了周围环境的感染,他爱上了画河里的鱼、树上的鸟。

  爱画画,自然也爱看图画书。那个年代,儿童画册奇缺,詹同能看到的主要是年画。而真正令他对画画用起功来,正经八百地画出了“作品”的,则要归功于半本无意中得到的图画书。

  他早已记不清书里的故事,却清晰记得书里对乌鸦形象的描画,老乌鸦穿长袄,小乌鸦穿短褂,都住在树杈上以枯枝编制的窝里。在他小的时候,还从未见过这样有趣的画法,觉得十分稀罕,欢喜之情难以言表。他本就爱画鸟,自此,他临摹书中的每一幅图画,从穿衣服的乌鸦开始,又试着画各式穿衣服的鸟和兽。从照着书本画,到自己想出样子画。耳边听到的赞扬越来越多,对画画的瘾头也越来越大起来。

  ·蜗牛轶闻·

  詹同主要画漫画,与儿童画结缘多半与他的工作有关。1956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他参与创作的《孔雀公主》《人参果》《奇怪的球赛》《真假李逵》《假如我是武松》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儿童美术片作品。而图画书《猪八戒吃西瓜》《龟兔赛跑》《老虎外婆》《小熊拔牙》等,则在几代人的童年记忆里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影像。一代又一代的人长大,那些调皮灵动的形象依然驻扎在我们心里。我们回忆这些形象,如同回忆自己的童年。

  但读者往往不会想到,这些童真可爱的形象的诞生不仅仅和艺术有关,与之相关的故事,在今天看来确乎匪夷所思,但又真实存在过。说一则和《龟兔赛跑》有关的轶闻。 

  “文革”后期,忽然有一位已经在出版界恢复工作的老朋友来找詹同,力邀他为前不久尚属被抄缴焚毁的外国动物寓言配画。詹同举棋不定,心里明白,这是件弄不好又要挨批的事,何况当时他头上还戴着“为封资修卖力,炮制毒草毒害少年儿童”的帽子。但是好意难却,詹同还是硬着头皮接下。待文稿拿到手,心下一动,竟是他熟悉至极的《龟兔赛跑》。

  画《龟兔赛跑》,“马大哈”詹同却是十分小心。越是熟悉的,越怕出纰漏,还邀了老友周松生一块儿执笔。两人流水作业,周用水墨山水画形式画景,詹同用拟人漫画形式画动物。画到乌龟跑步的情节时,詹同灵感突现,想起蜗牛。他以为,蜗牛和乌龟从外观到行动特点均有相似之处,两相对比定能产生谐趣效果。何况读者对象又是小孩子,趣味是最要紧的。于是,在蓝色乌龟的身后,詹同妙笔生花,添上了两只土红色的小蜗牛。

  未曾想,画稿如期交稿后,竟如泥牛入海,消息全无。詹同虽焦虑疑惑交集,但“文革”留下的心理阴影还在,无可奈何,唯翘首企盼。但始终渺茫,日子一长,甚至连想的劲头也没了。

  直至1977年,那位邀稿的老友再访,说了一段经历,令詹同如噩梦初醒,手心里不禁渗出冷汗。

  原来,书印成装订后,有好事者见到画稿上的蜗牛,竟向上头告了密。彼时,恰逢江青为整周总理,借美国一家公司以玻璃蜗牛为礼物,赠送中国出访人员之所谓“蜗牛事件”,闹得风风雨雨的当口。詹同画上的两只蜗牛,不巧成了与“美帝国主义侮辱中国爬行”呼应之讽喻。于是,数万册已经印好的《龟兔赛跑》统统送进造纸厂化为纸浆。

  幸好当时原稿并未毁掉,待云开雾敛之时,出版社决定再次印刷出版,如此既减少了经济损失,也了却了一桩荒唐公案。

  历史往往嘲弄人,这一来,詹同意想不到地和蜗牛结下缘份。《龟兔赛跑》这本图画书于1977年6月印了第一版,1979年再印。1985年又由原来的四十开小本改为二十四开大本,第二版开印,印数达120000册,深受欢迎。说来耐人寻味,那两只当年几成罪犯的蜗牛,相隔数年又大出风头,岂非十分发噱的事?

  ·童心妙笔·

  上中央美院那会儿,詹同学的是素描、水彩和油画一类学院派艺术,硬将他打小养成的胡涂乱抹的野性磨得精光。而干上美术电影这一行,又从事儿童美术创作,还得成天价琢磨幽默诙谐,“想入非非”地画漫画,将原先辛苦学来的“正经本事”丢置脑后。

  话虽这么说,读詹同的儿童画,仍然可见他扎实的水墨功夫。据詹咏说,父亲画画“出手很快”,他不仅画儿童画、水墨漫画,还一直坚持油画创作,五十多岁起,“每日四时晨起,用左手练书法”。幼时,詹咏姐弟从给父亲磨墨、抻纸等琐碎小事中,依稀触摸到“什么是画画”。如今,年近不惑的詹咏时常在梦里再现父亲挥毫的情景—墨笔点下,轻描淡写,只三两笔,生白的宣纸上便浮现出生动的人物、美丽的景致来……

  詹同晚年开始用油画手法创作漫画,要求同样从事漫画创作的儿子:作品“可以挂在墙上,经得起看”;他为儿童文学作品配画,还讲究“孩子气”。他所说的孩子气,是孩子固有的童趣与天真,不是成人强加的,更不是生造的“儿童趣味”。

  儿童的心灵本和成人处于两个世界,他们离自然近,也离纯粹更近。因此詹同说,“他们能理解《王小打老虎》中王小被老虎从肚子里吐出后,照样能活着。《小红帽》中猎人抓住了狼,被狼吃到肚子里的小鸭,依然嘎嘎地叫。因为这是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向往甚至是梦境。”

  詹同是个能读懂孩子梦境的人。因此他的画里有孩子气。 他画的是儿童画,爱他的画的人又岂止儿童。

  ·永不谢幕·

  詹咏三岁时,詹同让儿子骑在脖子上去外滩看大轮船。詹咏手舞足蹈,顺手把父亲的眼镜打落到黄浦江中。回到家里,儿子吵嚷着要画大轮船,父亲马上拿出了毛笔和宣纸。看着儿子尽情地在纸上涂鸦,父亲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就这样,儿子也被自然而然地引入绘画之门。后来,父亲特意把儿子的第一幅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

  詹咏二十岁时,在大学主修油画。为了让儿子不沉溺于形式上的哗众取宠,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儿子每周回家时,詹同都要亲自画一幅水彩或者油画给儿子做示范,并拿出当年求学时的素描、速写、听课笔记,耐心地给儿子讲解透视学、艺用解剖学、美术史……但同时他也尊重儿子的意愿,并不强求儿子全盘接受,只希望儿子在理解后慢慢消化。

  詹咏二十四岁时,常年体弱的詹同终于病倒。一九九五年十月的某天,儿子陪着父亲步行去医院,走到家门口的一棵高大的松树旁,詹同让儿子陪他在路边坐会儿。他凝望着树良久,喃喃道:或许这一去就不会回来了……

  詹同这一去,果真就没有再回家。

  但在儿子心里,父亲一直在那里。每当走过父亲当年流连的那棵树,儿子都会想,树上有父亲的影子。

  在一代又一代长大着的读者心里, 詹同也一直在那里。

  他已经站成了一棵树。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