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上好识字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16:34  《识字儿歌三百首》 

  2.数数歌。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如下册的《袜》、《个》等。

  3.问答歌。这类儿歌通过自问自答,引发儿童的兴趣与思考,告诉了儿童事物的特征。如中册的《叶》、《会》、《不》等。

  4.连锁调。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所谓顶真,就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如中册的《学》、下册的《蛙》等。

  5.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其特点是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使之读起来十分绕口,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好帮手。如四川儿歌《布补鼓》:“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买块布来补;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中册的《楼》、《瓜》、《梨》、下册的《狮》等。

  6.游戏歌,即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如《找朋友》,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做这种“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做游戏,一边唱着这首儿歌。这类儿歌还包括颠倒歌,如下册的《哥》、《拍》等。

  7.叙事歌。以歌谣形式叙述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这类儿歌很多,如上册的《今》、中册的《兵》、下册的《国》、《抬》等等。

  不同类型的儿歌有不同的朗读方式和教学方法,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乐趣。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将会讲到。

  再次,我们来看看“请你认”。

  这是针对每首儿歌出现的生字和词提出的建议性的教学重点,供老师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及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二》,“请你认:二、两、对、双、只”,除了提出的这几个跟二相关的量词,还可以教孩子们掌握“鞋子、老虎、脚、羊”,以及一些由“二和一”组成的成语,如:一清二白;一干二净;一不做,二不休;独一无二;数一数二;一清二楚……

  再如《见》,除了认识“贝、见、观、现、视、觉”以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能力情况延伸出与“贝”(金钱)相关的一些汉字如:财、贪、败、赚……

  最后,我们来看看儿歌的插图。

  儿歌的插图具有四种功能:

  1.解释儿歌;

  2.看图组词;

  3.看图说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体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小班的孩子,目标是要求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相关的事物或者局部说出图画描述的事物;中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描述图画的内容;大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完整的描述图画的内容,并能发现图画间所隐藏的逻辑关系。

  4.涂色。教材使用黑白插图,决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减轻教材使用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涂色的素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蜡笔或着彩铅,给自己喜欢的图画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