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激发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B、激发学习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C、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行为习惯
D、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E、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我们来看看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识字教学中,“读”和“写”是两大重要的动作技能。以往,识字教学以“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作为识字的质量衡量标准。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简化为“认识”和“会写”,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这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读”的教学目标包括:
A、汉字的音与形没有联系,要逐个认读、记忆;
B、结合字义、字形认读同音字;
C、根据词义读准多音字;
D、在部分方言地区,通过训练,区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由于低龄儿童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不够完善,写起字来比较费尽。因此,识字的总目标是“识写分开,多人少写”。“写”的教学目标包括:
A、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笔顺;
B、会“对空写字”;
C、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笔画简单的汉字
D、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些汉字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掌握传递情感的动作,包括动词及表达情绪(如喜、怒、哀、乐、忧、愁、等)的形容词。
有了教学内容,有了教学目标,老师就可以充分的准备好教学材料,并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教案写的越详细越好。但是教案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提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变动,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下面是一个示范教案。
秋
禾叶黄,像着火,
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
装满一筐又一箩。
儿歌简析:儿歌描绘的是秋收的情形。稻子熟了,禾叶黄了,远远看去,就像是稻田里着了火。各种粮食、瓜果蔬菜也都大丰收了,把箩筐装得满满的。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