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感觉训练: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http://www.sina.com.cn    《爱和自由》 

  有的孩子还不会走路,上楼的时候大人就开始数“1、2、3”了,不会走路的孩子能理解“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吗?但如果在他数学敏感期到来的时候,让他操作有关教具,经过多次重复,他会突然发现:这个教具是一个序列。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前面我们谈到蒙特梭利教育的智力问题,现在我们继续接着谈这个话题,因为很多家长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事实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比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更为关注,人们对智力有着如宗教一般的痴迷。蒙特梭利的智力到底讲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儿童的智力发展呢?

  提起“智力”这个词,很多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家长就想起“思维”,想起“知识”,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还有的家长想得更深,想到感觉知识、理性知识二者关系,怎样构造和建造知识,对二者其中的讹错与谬误的防范与修正,等等。

  我们曾说过,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他看上去不那么“机灵”,但他总在“启动他的思维机器”,儿童的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有时像是“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及其能力会自然地发展起来。

  思维的过程是对思维对象的组织过程。这个组织及其结果构成“知识”。那么这个思维对象从哪里来?从他的由现实引起的记忆中来。记忆中的对象从哪里来?对儿童来说,直接从感觉知识中来。

  我们很熟悉“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的命题。但把它应用于现实生活就是另一回事了。能做到使感觉经验“飞跃”到概念,成为理性的基础,就很难了。再能做到使感觉经验和理性各尽其职而不蒙骗我们,那就更难了。蒙特梭利和他人不同的地方,正在于她把这些思想融于宏大的现实生活,首先把它应用于教育工程,而不是只把它作为思想库中的一件瑰宝,或只把它作为思想家们的创造技巧。

  蒙特梭利说:“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的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她把这个过程称为智力教育。这个过程——感觉练习的过程,完全是一种自我教育。它必须在不停的、自发性的活动中进行。

  这就是蒙特梭利方法中的感官训练,有计划的感觉知识教学。我今天就讲儿童的感觉训练问题。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六岁以前的儿童主要进行感觉训练。感觉训练为什么占有那么大的比重呢?儿童虽然有潜在的精神发展的能力,有自发的生命发展的需求,但是他对世界依然是一无所知。这种巨大的心智潜能需要依靠外在的事物来发展。也就是需要在外界寻找一个配对的事物。人类开发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在儿童时期不断进行感觉训练,重复的次数达到某种量时,儿童就产生了概念。当儿童配对正确时,他就会自动进行重复练习。六岁以前,儿童通过这种重复建立了全部的生存概念。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儿童早期的感觉训练是儿童的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六岁前不能用口授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个感觉训练,最基本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蒙特梭利幼儿院备有大量的这方面的教具。

  什么叫从感觉训练发展到概念呢?我们知道有的儿童对色彩的识识是比较敏感的。色彩是视觉的一个方面,另外两个方面,一个是亮度,孩子几个月就开始认知;还有一个是立体感。蒙特梭利给孩子教色彩的时候使用一种叫色板的教具,色板的第一箱是三原色,每种色两块,共六块。第二箱是十一种间色,每种色两块,共二十二块。第三箱是头两箱的色差,从深到浅,每种色七块,共六十三块。通过对比,依次排列下去,让儿童自己认识。为什么蒙特梭利教育中对于颜色的认识是通过色板来进行的?这涉及到认识中的“指称和命名”问题。用色板来对比和解释的话,由于儿童知道“色板”,你再说红色或蓝色,儿童就会作“色的抽象”。那么儿童在生活中就会去认识跟红色有关的东西,这个过程就会快捷和准确,他会发现花是红色的,这个灯罩也是红色的,夕阳也是红色的,他就会顺着这个规律往前发展。他知道红色以后,就会认识其他的颜色,这个认识过程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半年。

  把一种感觉抽引出来并概念化,和把这种感觉表述出来是两件事。我们曾举过这个例子:有一天,一个小孩画画,他把树的叶子画成红色,树杆画成绿色,老师就想给他纠正,蒙特梭利制止了这位老师。这个时候儿童眼中的景象还是一个未被理性修整的对象,从成人的角度说,“他还没有成为环境的观察者”,他知道颜色,但他没有成为环境颜色的观察者,他的注意点不在颜色上。过一段时期后,老师就发现这个孩子开始变了,他把树杆画成棕色,把树叶画成绿色,把花画成红色,蒙物梭利说:“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变成了生活的观察者。”

  儿童本来是天然的艺术家,这是我们普通成人无法了解的。作为艺术家的心智不同于普通成人的心智,这表现在颜色表述上。凡·高用色彩表述心情,塞尚迷恋于用色彩表述对象结构……莫奈试图用奇异的颜色构图,他认为,只有儿童的单纯的眼睛是真实的和无偏见的。   关于立体感觉训练,蒙氏教具中有一个感官教具叫立体几何组。这个立体几何组几乎把现实世界中立体的形状都包括在内,对于圆锥体,我们让孩子触摸,然后告诉孩子这是圆锥体,这时,孩子可能会告诉我们这是蛋卷冰淇淋,因为蛋卷冰淇淋也是这种形状。发展到这个步骤的时候,蒙特梭利称之为智力的萌芽,对事物的认识好比吃饭,经过消化之后,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且能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被称为智力。

  实际上,在蒙氏教育中,教具操作只要求老师走第一步,剩下的步骤是让儿童自己去走。在这个逐渐的积累过程中,儿童每天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所以蒙氏教育的感觉训练特别重要。

  再比如说数字,有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在上楼梯的时候家长就开始数“1、2、3……”了,这不符合蒙氏方法。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四岁时大部分还没到数的敏感期,因为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仅指楼梯也不仅仅指火柴棍,它表现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比较普遍的概念。怎样让儿童认识到这一点呢?资料显示,在国际上通过蒙特梭利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数学是“绝对优秀”的。注意!它用了“绝对”这个词,非常自信。它认为数学训练的入门主要是通过感觉训练和感官材料来进行的,在蒙氏教育中有许多和数学有关的感官教具:圆柱体插座,粉红塔,棕色阶梯,它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的过程。比如每种教具都由十个“元素”组成,按大小依次排列下来,使儿童从“差别”中感知“同一”。儿童会重复操作这些教具。蒙特梭利说,反复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儿童只有通过反复,才能发现它内在的规律,这规律要儿童自己去发现而不是通过老师去教。通过反复排列,他终于知道:噢,这个教具是一个序列。序列不过是一个在同一中逐次差别的东西。发展到第二步,让儿童闭上眼睛,教师从序列中间拿掉一个,然后让儿童把拿出的那个再放回原处。这时儿童开始用准确的视觉判断:中间是否少了,这是训练精细的空间差别。这种训练可能要长达几个月或者几年,这样儿童再认识数的时候,他就明显地知道,数不仅可以用在生活中任何一个地方,数本身是一种直觉的存在。

  我们很多人给孩子教“1、2、3数台阶……”,“1”是个棒,“2”是个鸭子诸如此类,都会造成儿童大脑混乱。“2”作为阿拉伯数字与鸭子除形态上有些相似外,再没有任何联系,“1”不是棒,“2”也不是鸭子。讲数字时,蒙氏教育一开始就把数名、数字、数量三者结合起来,在儿童操作了感官教具之后,他的数学就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他对整个数的感觉是简单和自然的。有了这个感官训练的基础,儿童有朝一日对数学就会变成“一接触就发现”,非常快!

  我们仅拿数学做了个例子。除数学之外,我们知道,一位出色的大夫,一位好的厨师,一位音乐大师,或者各行各业中优秀的人,都知道感觉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如果他的听觉不好,我相信他不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在我们进行蒙氏教育培训时,有一节课是讲解听音筒,一次,在座的有三十多位老师,仅一个人听出来这个盒子比那个盒子只多加了一个钉子。培训的老师就问:“你是搞音乐的,是不是?”她说:“是的。”只有搞音乐的人,她才有如此敏锐的听觉。再比如我们听和声,这个合唱可能有四个声部,可是,我们一般的人仅仅能听到两个声部,另外两个声部根本就听不到,我们没法感知这种音乐的美。因为这种感觉训练只能在六岁以前,以后这个能力就会永远地丧失了(按照蒙特梭利的说法是这样的)。

  感觉是心智和理性的起源,但感觉又将是心智和理性的归宿,心智发展的目的正是使感觉更明晰更丰富。这个问题恐怕很少有人研究。我们都知道,在最重大的决策上,理性可能欺骗我们,而感觉可能更被信任。我认识一位大房地产公司总裁,他告诉我,凡成功的重大决策他都是凭感觉做出的。

  所以说六岁以前的感觉训练一定要到位,实际上我们再往前推就是四岁以前,因为四岁以后儿童的其他敏感期就要向着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时候再进行感觉训练,已经为时过晚了。四岁以前就要给儿童准备大量的材料。比如味觉筒、嗅觉筒是让儿童分辨各种不同的味道的,我们的孩子能做到一个个地品尝,把相同味道的放在一起。再比如说听觉筒,许多小孩子在听觉上比较敏锐。让他把脸背过去,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一个音节,他不用眼睛看,只用耳朵就能听出这到底是哪个音。新来的音乐老师很感慨,说:“啊,接受蒙氏教育的孩子的确厉害。五岁的孩子,不用视觉,不用触觉,而仅仅用听觉就能判断所有音节。”

  这只是教学中的一部分,在感觉训练中各种训练都是要到位的。比如触摸砂纸板,有各种粗细不同的砂纸板,儿童知道哪个是细腻的,哪个是光滑的,哪个是粗糙的。当他触摸完了之后,在生活中,他可能一个月都“不知道”,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在某个建筑上摸了一下说:“噢,这是粗糙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一个孩子坐在教室里触摸最细的砂纸板,老师问:“细腻吗?”他说:“不!”他把手放在自己的另一只手上,老师又问:“细腻吗?”他又说“不!”他开始寻找更细腻的。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两岁过一点、还穿着开裆裤的孩子的屁股上,他走过去,用他的小手非常小心地、认真地触摸了一下那个小屁股,然后坚定而满足地说:“这才是细腻的!”看,这个孩子已经把细腻的感觉概念化了。这个过程中,他的智力得到了发展。

  再比如说味觉和嗅觉。学校的营养室关着门在炒菜,孩子的嗅觉特别灵敏,马上闻出来:“嗯,正在做土豆烧牛肉”。只要把牛奶热过了,孩子们就像小狗一样使劲地闻,说:“噢,牛奶糊了。”还有一次,一个菜稍微有点糊味,孩子们就不吃这个菜。我们中午是三菜一汤,孩子们就吃另外两个菜,我刚开始不知道,问:“为什么?”我让老师尝,老师没尝出来,孩子们说有糊味。我就发现,这个教育使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感觉非常敏锐、非常清楚,它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的孩子六岁以后,这个基础都已经打得非常好了。

  这些例子都只是比较简单粗糙的比方。儿童的更高感觉,例如对心理状态的感觉、对心灵的感觉、对精神的感觉、对艺术的感觉,都将在更高的感觉训练中得到发展。这是儿童教育的更高主题。

  在基本感觉训练方面,由于儿童处于“自由”状态,他学习东西的效果远远比被强制的那些儿童好得多。因为他是按敏感期学习的。普通教育常常把所谓知识,例如数学,放在儿童敏感期还没有到来时期讲,这样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我们幼儿院有一个二岁多的小孩,显然,他数学的敏感期还没有到来。有一天,一个老师来检查工作,看到这个孩子个头挺高,以为他年龄到了,就想给他指导纺锤棒箱,纺锤棒箱拿来后,这个老师说:“我和你一起工作好吗?”这个孩子说:“好的。”老师问:“这是几?”孩子说:“1。”老师一听:“噢,说对了。”老师又说:“请你把‘1’放入‘1’的纺锤棒箱里。”这个孩子拿对了。老师又拿个“2”说:“这是什么?”孩子说:“鸭子。”老师吓了一跳,马上放下这个教具说:“我们玩别的吧。”后来,她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孩子才二岁多,不到三岁。

  我知道有很多教孩子学拼音的挂图。挂图上那个“a”是一位大夫在检查一名儿童的口腔,“o”是一个公鸡在喔喔地叫。我们用孩子做实验发现,他说得更清楚的是上面的画。你问:“这是什么?”他说:“公鸡。”指“ang”时,配图是一幅解放军的图画,孩子说“解!”再想想就说“放”,最后孩子十分肯定地说“军!” 

  我们幼儿院把这些挂图上面的画全部都盖了起来,让孩子只认下边的拼音字母。蒙特梭利说过一句话,在孩子操作某种教具、或者进行某种感觉训练到概念的过程中,要把刺激物隔离开。

  所谓的隔离指的是什么呢?比如说当我们给孩子读“a”这个字母时,你最好在孩子的眼前就放一个“a”,不要放任何其他你认为和“a”相关的东西,这样,我们就把“a”隔离开了。这时,孩子眼前就只是一个“a”,当然你还要认“o”、“e”,儿童会辨别,他能知道“a”是那个文字而不是写“a”的纸片。但你如果把“o”与公鸡放在一起,儿童的大脑将混乱。

  感觉训练的另一个要点是,在教学时要把相对性的内容放在一起感知。比如红、蓝,长、短,大、小……因为物质世界就是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在对比中发展出的概念更为准确、清晰、全面。

  所谓的感觉训练引向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感觉训练是由自我完成的,由于感觉必须由自己体验、自己经历,最后会得出一个结果——概念,因此也被称为自我教育。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你给一个三岁的孩子讲什么是爱情,你给他讲得死去活来,惊天动地,他能不能懂得爱情?不懂。只有当他恋爱的时候,他才知道爱情是怎么回事。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把窗子推开,罗密欧说:“噢!那是什么?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我当时读到这儿,觉得怎么能这么赞美一个人呢?简直是胡乱赞美嘛!后来当我恋爱的时候,才发现那赞美简直是太好了!我感觉到了,才走向表达概念——这里是类比中的哲理诗。这个感觉是我自己的,别人能不能灌输给我,就像骑车、游泳一样?别人不能。

  感觉训练必然是一种自我教育。昨天晚上,我们幼儿园的单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两年的时间了,我终于相信儿童是自我教育的。”为什么要经过这么久的学习和工作才能承认儿童是自我教育的呢?因为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太顽固了,无论多么长久和顽固,而它们是错的。儿童的生命绝对不简单,生命内在的运作是及其的智慧和奥秘,没有人能教得了儿童。当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时间去深入研究儿童,在最重要的人的问题上,我们是心高手低,在行动上特别马虎。

  这和我们“喜欢当上帝”也有关系。我们成人最喜欢说,“你有今天,你能上大学都是你妈的功劳,你爸妈积的德!”成人不会认为这是孩子自身的素质。成人真的有时候是原始思维。我们很多成人实际上都有这种心态。又比如这孩子出色了,家长就说:“老师,多谢你的工作,让我们孩子这么出色。”我们心里听了以后会甜滋滋的:你看这孩子这么出色是我努力来的。实际不是。你是帮助了他,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帮助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智力  培养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