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
——作者手记
在闸北八中,人们时常争论起关于聪明和愚笨的问题。对于“差生”太多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有不可改变的客观原因。
楼老师半信半疑。
刘京海常与她聊天,反复讲他的“猴子论”,即弱智的孩子也比猴子聪明,要相信孩子的潜能,同时要找出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唤醒他们心中的自信与自尊,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让刘京海开心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某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用猕猴的实验支持了他的观点。第一天,他教五只猴子学习第一个动作,其中三只猴子一教就会,另外两只猴子怎么都学不会,时间到了,只能放它们回去休息;第二天,他把那两只没学会动作的猴子找来补课,用新的方法教,结果都学会了;第三天,他教第二个动作,一教就会的三只猴子,怎么也学不会,相反,经补课才学会第一个动作的两只猴子,一教就会;第四天,他只能把第二个动作没学会的三只猴子找来补课,改变教法,它们也学会了。研究的结果表明:一是猴子的聪明程度差不多;二是要教会每一只猴子,关键要找到适合不同猴子的方法。
刘京海说:
“我们不一定会马上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学会时,不应怀疑孩子是学不会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和恒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当的方法,而寻找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如果说刘京海是个理论家,那么,老师们就是实践家,而楼老师总是冲在实践的最前线。
张爱华的出现,曾经让楼老师差点儿绝望,因为她的物理测验仅得7分!
物理老师说:
“有这样一个学生,实验班毕业考试时,物理要百分之百地合格是不可能的了!”
这句话刺得楼老师心痛。让“差生”成堆的实验班完全合格,这是成功教育实验的核心目标,难道以往的努力都要因为张爱华而告吹吗?
张爱华生活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在小学阶段,她已经留过三次级,加上年龄偏大、人偏胖,被同学们起了个绰号,叫“傻大姐”。
放学后,楼老师留下了张爱华,批评她回家不好好复习功课。
“我哪有时间?我要做好多家务活。”
张爱华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嘴巴却咕哝着不太服气。
“你是独生子女吗?”
“是。”
“独生子女每天还有很多家务?”
见张爱华还是点头,楼老师吃了一惊,因为她任教多年,这样的事极少碰到。
家访的时候,有些文化的父亲说出了一番辛酸的话:
“不怕老师笑话,我们的女儿智商很低,不是读书的料。她将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没有其他本事,只好干活,以后也好告诉人家,她家里的活样样会干。所以,为了她的将来,
我们在家里培养她多做家务。”
楼老师听了,心中一阵痛楚,说:
“如果她没有什么文化,只会做家务,那她将来嫁了人,会幸福吗?”
“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何尝不想让女儿读书呀!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不管用啊!”
张爱华的妈妈眼泪汪汪地说:
“在小学丢尽了人!老师骂一年,留一级,再骂一年,再留一级。五六年级的数学,几乎没有一次及格。所以,我们只好出此下策,一年四季的家务活都逼她做,争取将来当个贤妻良母吧。”
楼老师摇摇头,说:
“哪个孩子不是人呀?咱们还是要为她一辈子的幸福着想啊!我们共同努力吧,总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楼老师请物理老师来辅导张爱华,她自己坐在一边观察。
物理老师讲了一些题,问:
“懂了吗?”
“懂了。”
张爱华礼貌地点了点头。但是,楼老师从她茫然的面部表情可以断定,她肯定没真正弄懂,只是不敢承认。
楼老师想,也许请同学来帮助她更好,有时同学会比老师讲得更通俗易懂。征求意见后,她把张爱华带到了本班学习委员的家里进行辅导。只要看到张爱华有疑惑的神情,楼老师就请学习委员停下来,再讲一遍,直到她真正听懂为止。
回家的路上,楼老师笑眯眯地说:
“小张呀,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可是全班都不知道的秘密呀!”
“什么?”
张爱华的心跳加快了,她全神贯注地望着老师。只听楼老师低声说:
“我上初中的时候,物理成绩也很糟糕,还为此哭过鼻子哩。”
“真的?”
张爱华瞪大了眼睛,问:
“那您怎么办?”
“我骂了自己一通: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头拱地,也要把物理攻下来。”
“后来呢?”
“过关了呀!”
“我不行!”
“谁说的?记住,相信自己才会成功!”
“我试试吧。”
第二次物理测验就要开始了。楼老师找张爱华谈话,发现她非常紧张,身子不由自主地抖动。
楼老师笑着说:
“我相信你会有进步的!”
“不,我肯定考不好,我……”
张爱华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但是,楼老师还是一副轻松的样子,问:
“你能考8分吗?”
“8分?”
“对呀,8分!”
见楼老师语气肯定,张爱华羞愧地说:
“8分考得到,可还是不及格呀,太对不起老师和帮我的同学了。”
楼老师目光炯炯地望着她,说:
“放开胆子考吧,只要比上一次多考1分,就是进步!就是成功!”
物理考试成绩出来了,张爱华考了37分!
物理课代表是张爱华的小学同学,一瞧她的成绩,撇起了嘴巴,说:
“才37分!又不及格!你总给实验班扯后腿,丢人!”
说罢,把她的卷子丢在地上。
张爱华涨红了脸,低头弯腰捡起自己的卷子,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楼老师得悉后,赶到了实验班,说:
“物理老师表扬咱班了,说咱班在全年级进步最大。我想知道,谁在咱班里进步最大呢?”不少同学举起了手,嚷着:
“我91分,进步了12分!”
“我87分,进步了11分!”
张爱华没有举手,依旧低着头。
楼老师问物理课代表:
“你说,谁的进步幅度最大?”
物理课代表回答:
“论进步幅度,张爱华最大,她从7分到37分,进步了30分。不过,她还是不及格。”
“张爱华进步了30分!”楼老师几乎惊叫起来。
她兴奋地说: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啊!同学们,你们有哪一位的进步幅度有她那么大?第一,她在失败的时候没有气馁,而是在不屈地奋斗;第二,她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找到了成功之路。就凭这两点,我相信她还会继续进步的!”
全班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是啊,他们谁没有过失败的经历呢?
楼老师走到张爱华身边,深情地拥抱了这个屡遭挫折的姑娘。这一举动更感染了同学们,他们用“噢——噢——”的欢呼声,表达他们激动的心情。
37分的奇迹改变了张爱华的命运。
从此,父母承担了较多的家务,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父母发现女儿并不傻,因为她把家庭生活的账目料理得清清楚楚。第二学期,闸北区的物理统考刚好抽中了实验班。结果,张爱华考出了74分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她恢复了自信与自尊,她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