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顶上的小树(图)(2)

  延伸阅读

  住在阳光里的浪漫诗人(节选)

  钱淑英

  梅子涵喜欢有阳光的日子,即使是在阴雨天,他也会为自己在心里升起太阳,打开屋里的灯,用欢悦的曲子填满整个房间。于是,他带给你的故事和记忆,似乎全都被阳光照耀了。

  小时候,他喜欢奔跑在夏日正午的马路上,头顶的太阳从来不会让他觉得热辣。那种透亮以及光线穿过梧桐叶子的斑驳,构成了梅子涵童年的空气和风景,明媚却不单调。每每说起童年往事,那种自心底泉涌而出的欢乐,在梅子涵的话语和神态里是永远无法阻挡的,可以使他从沉默中突然荡漾出天真动人的孩子气。这个时候,你甚至可以看到,就连他那个缺了牙的小黑洞,也在跟着一起欢笑。汪小中们的警察游戏,戴小桥们的吵吵闹闹打来打去,不就是梅子涵阳光童年里生长出来的快乐故事吗?

  由此,你便看见了梅子涵的阳光个性,透明澄澈,自自然然,毫不做作。在他的文字里,你读得出诗意,但你看不到无病呻吟的伤感。童年时磕破了半颗牙,青春十年在农场艰苦度过,中年时陪伴女儿成长的痛心,在充满趣味的幽默语调中,统统化作一道明丽的光,带给人快乐和希望。“阴天阳光”是梅子涵自造的一个词,它表达了一种多么好的生活态度,乐观、自信。置身梅子涵的课堂,你总能闻到阳光的味道,尤其是在冬日里,那些喝着下午茶时的讲述和倾听,更是在温暖中洋溢着闲适和惬意。而他不时闪烁的灵感,则跟着阳光一起跳跃,让你兴奋不已。于是,正在冬眠的思想开始有了温度,慢慢地苏醒过来。

  我们的麦子

  徐 鲁

  正月里,大雪纷飞。整个田野白茫茫一片。我们的麦子,在厚厚的雪绒花的被子下安睡。我们的大地深处是温暖的,虽然它的表面常是冰冷的。我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已给麦子压过壤土。这是我们的麦子所需要的,正如我们的生活需要抚慰一样。麦子在大雪之下和大地一起做着那冬至的梦。

  二月里刮春风。小河解冻了,大雪开始融化。冻土地松动了,树条儿变软了。麦子在二月摆柳风的梳理下,脱掉厚重的外壳——如同我们脱下多余的衣服,而悄然返青。

  三月里麦子在拔节。高高的蓝天上有布谷鸟的呼叫和百灵鸟的歌唱。孩子们的风筝挂在高高的柳树梢上。麦子在黑油油的洼地和层层梯田里日见其长。只有最健康的少年能够和它们相比。我们若是在夜间来到麦地静坐,便会听见它们令人心动的拔节声,仿佛爆笋一样。

  四月是麦子抽穗的时节。仿佛一夜之间,小麦地就没膝深了,厚厚实实的,绿油油的,一望无际。我站在故乡的麦地里望着它们,宛如一个年轻的农人在憧憬着丰收。我们的欢乐也在拔节,像爆笋一样。麦地上空那四月的月亮,是照耀着我们的巨灯。我们从田野沿着野樱林立的小路悄悄返回村庄,一步步不忍踩着那明亮而又安静的积水。

  五月里,麦子开始灌浆了。殷勤的雨水仿佛体会了农人们的心,它们把麦子胀得摇摇晃晃。轻轻抚摸着青嫩的麦颖,软软的,痒痒的,如同抚摸着婴孩的毛发。麦子的青穗,给了我们清芬而微甜的记忆。在那些穷苦而饥饿的年月里,我们常常忍不住要偷吃那正在灌浆的公社的麦子。柔嫩的小手搓着柔嫩的麦穗,又是紧张又是快乐。那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珍惜。麦子也同情我们这些瘦小的孩子。它用那未熟的子房和乳浆养育过我们这缺少营养的一代乡村的孩子,所以我们永远感恩小麦。

  六月,麦子在太阳的曝晒下渐渐成熟。田野变成了金黄色。就像梵高的画布上的色彩,是一片明亮的柠檬黄。随便捧起哪一支麦穗,都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国徽上的那支麦穗。麦子在我们的心中沉甸甸的。可别小看这个六月啊!这可是我们经受了艰辛和曝晒而终于等到的季节。麦子只在此时才允许我们向它开镰。于是,加足了油的脱粒机,换上了新的轮胎的运输大车,套上了新鞍子的毛驴⋯⋯都一齐涌向田野。我们的谷场也要拓得更宽一些、更结实一些、更亮堂一些才是。我们收获麦子,麦子也乐意被我们收获。明晃晃的麦穗在我们的手中和怀里上下舞动。麦芒刺进我们的衣服,这才是真正的劳动的享受呢!我们有时也痴心地想:假如一年四季都有麦芒刺向我们,那样的日子岂不是更丰盈、更充实吗?

  七月,新麦进入了大瓮和粮仓。没有错,年成是太好了,粒粒饱满实在。麦子不会欺骗我们这些质朴而忠厚的人。何况有我们的劳作呢!它用沉甸甸的子粒来报答我们的一片痴情。

  那么,家家都蒸上大锅大锅的新麦馍馍吧,让香喷喷的新麦的气息充溢着我们整个村子吧。我们对天作揖感恩;我们向大地致敬致谢。让孩子们也吃得饱饱的,然后穿上新浆洗好的、每走一步都轻轻作响的衣裳,提着香喷喷的新麦馍到走不动的外婆的家去吧。新麦下来,老人们尤其要尝一尝的。

  只可惜,那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只能在城市里吃着面包,却很少能真正尝到我们刚刚打下的麦子的味道,他们也永远弄不明白我们的麦子从返青、拔节、抽穗、灌浆,直至成熟的日日夜夜是怎么过来的。

  但我们是麦子的亲人和朋友。我们最懂得麦子的艰辛和品格。麦子年年生长,我们岁岁劳作。麦子和我们一样生生不息。

  阅读驿站

  “我们的麦子”是一个温暖的词,它用一个表示从属关系“的”字,把一种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作物归属到了人类生命感觉的内部,这种作物的名字因此含有了一份颇为深厚的情感内容。从大雪纷飞的正月到谷粱满仓的七月,“我们的麦子”从沉睡到苏醒、从返青到拔苗、从抽穗到灌浆、从成熟到进仓的过程被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多次以人的行为来比拟麦子的成长:它在一月里恬然“安睡”,在二月里“脱下多余的衣服”,在三月长得如同“最健康的少年”,在五月用它的“未熟的子房和乳浆”悄悄养育着饥饿的孩子,到了六月则十分“乐意”地“被我们收获”……与麦子相亲近的感觉,也是与天空、大地相亲近的感觉,与自己的生命相贴近的感觉。

  阅读徐鲁

  贴近大地的呼吸(节选)

  方卫平

  徐鲁关注大地上一切与生命有关的意象,尤其是自然界的意象。他为孩子们写了一些具有自然科普性质的小散文,在这些文章里,他笔下的麻雀、松鼠、杜鹃等不是一些被解说的静止的形象,而是充盈着自然生命的活力。你看,那些成天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也懂得用它们的眼睛观察人类;而在高高的树杈上搭筑巢穴的松鼠,多么像一个能干的一家之主!

  ……

  徐鲁也关注源出自然的生命在现代文明环境里所不得不面对的小小困境。……在《我们的麦子》中,沉默的小麦在作家的笔下有了真切的生命呼吸,它在二月的春风里“脱掉厚重的外壳”,在三月里像“最健康的少年”那样拔节,在四、五月里抽穗、灌浆,用“未熟的子房和乳浆”养育乡村的孩子,在六、七月里奉献出沉甸甸的子粒,来报答质朴、勤劳的农人。而这样一种与田野、麦子一起生长、成熟的感觉,今天正在日渐从许多孩子的生活中褪去,尤其是从城市的童年里褪去,变成一个久远的记忆。在麦子所唤起的那份简朴而丰盈、静默而蓬勃的生命感觉里,我们品到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延伸阅读

  少年徐鲁(节选)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