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Baby新闻 > 失去亲人,我们还有真情 > 正文
刘德全夫妇阅读本报征集好心人陪灾区儿童过节的报道 记者 龙在全 摄
陪灾区儿童过节
活动·参与
六旬翁“六一”过生
报名陪儿童过节
再过10天,从灾区来渝的孩子将迎来震后首个儿童节。对于江北的刘德全来说,再过10天,则是他61岁生日。昨天,刘德全含泪报名:生日那天,他要陪灾区来渝的儿童过节。
昨天上午10∶10,本报热线966965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个老人的声音:“我姓刘,6月1日这天,我想陪从灾区来的儿童过节。”电话中,老人声音低沉,带着悲伤。老人说,他家住江北观音桥洋河新村,昨天早上,他看到本报和市妇联“陪灾区儿童过个节”的倡议,决定在这天陪灾区儿童过儿童节,而这天是他61岁生日。
昨天下午,记者在观音桥洋河新村找到老人的住所。老人名叫刘德全,曾在重庆织布厂上班。他说,几天来,他天天阅读本报的消息,特别关注受灾孩子的报道。
老人说,他父亲死得早,母亲带着他,改了两次嫁。“我是吃千家饭、穿万家衣长大的,能理解孩子们的痛苦。”他将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从灾区来的孩子,鼓励孩子们重塑生活的信心,快乐地过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记者 聂超
与灾区儿童1+1
市妇联 重庆商报
上千市民愿与灾区儿童“1+1”六旬老太拨打本报热线想认“孙女”
本报讯(记者 张樟)本报与市妇联联合启动的与灾区儿童“1+1”结亲活动,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市民们纷纷打进热线,愿意对灾区儿童进行“1+1”的扶助。截止到昨日下午,登记“1+1”结亲的市民已有上千人。本报和市妇联将尽快为爱心家庭找到帮助的对象。
倡议“1+1”帮助灾区儿童
据市妇联领养、援助地震孤儿工作组人员介绍,虽然现在登记认养地震孤儿的市民很多,但有关部门对认养地震孤儿事宜正在研究中,估计将在半年后才能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认养孤儿还要经过四川省民政厅和认养人所在的当地民政部门的层层审核,最终能成功认养的市民只是少数。该工作人员还说,“1+1”的结亲中爱心家庭和受灾儿童可由重庆市妇联和四川省妇联确认身份后搭桥,直接促成点对点的扶助形式。因此,市妇联建议市民如想帮助灾区儿童,不应局限于认养孤儿,可采取“1+1”形式对灾区儿童进行帮助。
老太拨电话一天打通热线
昨日下午,记者在市妇联值班室看到,热线铃声一直不断。下午5点过,来自巴南区的张顺华打通热线后兴奋不已,据她介绍,自己已经61岁,有一个孙子,她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老两口商量后愿意以“1+1”的形式资助一位女孩,让自己多一个“孙女”。她说,自己从早上9点过开始就在拨热线,但一直都是忙音,直到现在才终于打通了电话,张老太表示,如果能成功结亲,她将对“孙女”的未成年前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进行资助,她还希望在学校放假期间能把“孙女”接到家中,让“孙女”享受爱心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