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思考:童谣会不会消失(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08:17  广州日报大洋网  

  如今:粤语都不溜 更别说童谣

  原因1:家庭语言环境

  梁小姐夫妇都是地道的广州人,今年4岁的儿子东东去年到较场东路一家省一级幼儿园上学,结果东东全托一个多月后完全习惯了用普通话交流,回家里说粤语反而不流利了,这让梁小姐有些忧虑。

  广东著名老播音员缪燕飞也对年轻一代的粤语水平感到忧虑,“母语要从小就开始培养,普通话固然很重要,但以粤语为母语的孩子与长辈交流还是应该说粤语。”

  原因2:幼儿园学校普通话教学

  记者咨询了市内越秀区(原东山区)、海珠区、天河区五所省一级幼儿园和小区幼儿园的家长,上述幼儿园均实行普通话或中英双语教学,大部分小朋友都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

  原因3:有的童谣远离当代生活

  除了语言因素外,传统童谣的内容和词汇令现今小朋友不容易理解。以传唱最广的童谣《落雨大》、《月光光》为例,很多家长都教过孩子。5岁女孩菁菁的妈妈郑女士就表示,虽然菁菁会唱这两首童谣,但搞不明“珍珠蝴蝶两边排”是什么意思。而传统童谣里面有些内容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或者比较庸俗,很多家长往往不愿意让孩子学,而孩子也无法理解从前的时代背景,使本土的大部分童谣逐渐式微。

  重生:童谣推陈出新 孩子琅琅上口

  “广州童谣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曾应枫认为,与现在小朋友生活脱节的现象完全可以扭转。广州童谣的显著特点是源自民间,根据社会特点而创作,一首童谣可以改编出不同的歌词,随时代而发展,以《鸡公仔》为例就有二十多个版本。

  近年社会上对本土文化、“集体回忆”越来越关注,包括童谣在内的传统民俗也重新得到了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在荔湾区和越秀区等老城区的幼儿园,相对更重视向孩子熏陶本土文化。沙面幼儿园的冯主任告诉记者,专门请幼教老前辈李坤仪老师编写了一本《广东童谣》的教材,将十首传统童谣进行改编,赋上适合社会发展和小朋友容易理解的内容,像《月光光照珠江》《摇啊摇,摇到海珠桥》《上下九步行街》等等。

  著名的“落雨大水浸街”改成“落雨大冇浸街,落雨出街着水鞋,宜家出街好方便,巴士、的士、地铁任你去安排”。由小朋友不明白的“珍珠蝴蝶两边排”变成人人都乘坐的交通工具,小朋友自然琅琅上口。冯主任表示,改编后的粤语童谣令外地小朋友都学得津津有味,家长的反映也非常好,要求幼儿园多教孩子说粤语。

  文/记者廖靖文

  图/记者梁嘉建

  一首《鸡公仔》 三版词不同

  1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抱(媳妇)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晚),眼泪唔干入下间。

  这是76岁的吴婆婆记得的版本,说的是旧社会妇女生活和心情的幽怨,一般年轻人都不能体会那个意境,小朋友更无法明白。

  2

  鸡公仔,尾婆娑,三岁孩儿学唱歌,毛主席教导我,坐汽车要让座,做得多好事情,学习雷锋好榜样!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郑女士记得的这个版本带有浓烈时代特征,倡导道德新风尚,当今仍然适用。

  3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点可以怕艰难,清早起床返学去,执齐啲书本上学堂,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现在市面上发行的粤语童谣唱片中,《鸡公仔》的歌词变成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符合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容易接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