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文文是幼儿园里出名的捣蛋大王,他经常二话不说地去把小朋友的玩具扔掉,或者无缘无故打别人一下,惹得小朋友不是哭鼻子,就是满屋子追着他跑。这是怎么回事呢?文文爸爸的一句话:“也许是我们的错”,似乎解开了大家的困惑。原来,爸爸妈妈一直很宠爱文文,凡是他提出要求就去尽量满足。爸爸妈妈还有一个习惯:同文文说话时,他们都会蹲下身子,面对面仔细地听,认认真真地做出回答。久而久之,文文认为任何人都应该这样注意他说的话,并马上做出反应。由此看来,过分地尊重孩子也可能是一种过错,妨碍了他和同伴的关系发展。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普遍化,孩子成为了需要倍加珍惜的“唯一”。父母多了“当心”、“精心”、“爱心”,却忘了育儿也需要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要求,鼓励他们的自我表达和积极行动,并且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时,平常心的父母时刻提醒孩子考虑他人的想法,认识现实的限制,帮助他们充分体验真实的生活。
平常心造就的孩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快乐:情绪愉悦,爱笑;即使摔倒了,疼了,也很少哭;不高兴的事情忘记得很快。
*主动:善于表达意愿,勇于亲自尝试,经常独立思考问题。
*有节制:很少耍赖和胡闹,知道大人生气马上就不闹了,具备等待和忍耐的性格特征。
*受欢迎:喜欢与人打招呼,爱帮忙,体贴懂事,会安慰人;为人大方,与人分享玩具或食物等。
平常心的父母当然有自己的教育法宝,这里介绍几种主要技巧。
*认同。宝宝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学习的阶段。他们会犯错误、会惹麻烦、会自不量力,也会弄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创举”。比如他会把新买的玩具汽车拆坏了,可能这是好奇心作祟,他想弄明白为什么汽车会动、会发光。父母一定要记得对他动手探究的举动和善于思考的精神表示认同,然后再慢慢告诉他破坏玩具本身是不好的行为。
*延迟满足。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整体上看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即时性满足,想吃就吃,想要就要,容不得半点拖延。为了提高孩子对现实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父母可以适时适度的延迟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孩子坚持做到了,父母必须对他在忍耐和等待中付出的努力进行认可,说一句“宝宝真棒!”或者给予物质奖励,从而强化他们的自控行为。
*冷处理。当宝宝遇到新的任务和挑战时,他们需要从父母的眼神、表情或行动中获得信心和力量。这时候父母应该给予他特别的关注。但在平时如果您的孩子试图得到过多的帮助或注意时,可能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父母不妨装作没听到或没看见,或者简单的回答:“乖孩子,我相信你能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短暂的失落之后,孩子就能慢慢地学会独立,树立起自信和勇气。
相关报道: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最重要
了解宝宝的语言发展特征
亲子语言交流的正确方式
幼儿语言发育模式和差异
3岁前不宜学习多种语言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