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消费者报、中消协专家3·15做客新浪聊婴幼儿消费(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5日 17:10  新浪育儿  

    张建:我想补充一个数字来印证刚才任主任和你的观点。我们这次调查,很多消费者对市场的看法评价是,难分优劣、无从选择,这个困惑很大。说明我们的指导包括一些专业机构的指导是混乱的。

    在选择信息来源,比方说你育儿的经验,对奶粉的认识,特别是6个月以下儿童是不是需要奶粉,甚至需要什么样的奶粉等等这方面知识的时候,他把互联网作为首选。其次是什么呢?是亲朋好友之间的口碑,占了五成。最不受待见的就是专家。

    主持人:专家不受待见。

    张建:接下去就是所谓的讲座,两成到三成。就是这么一个数字。证明大家对这些专家忽悠消费者已经没有办法相信了。有些专家可能他在某些方面,比方说食品方面他是专家,甚至是在乳品方面他是专家,但是在广告宣传方面他可能做了一些违规的事情。我们有一些规定,6个月以下婴幼儿使用的奶粉是不允许做广告的,也不允许进入到医院特别是妇幼医院进行促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志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国际上的规定,也是中国政府的承诺,也是我们国家的法律。但是,经常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广告。

    主持人:所以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

    张建:而且现在商业机构的力量已经无孔不入,我们一些准妈妈们经常被一些无端的骚扰,一些短信,大家都是司空见惯的。

    主持人:有很多孕妇在医院里面生完孩子回到家里,可能刚回到家,奶粉推销员的电话就过来了,而且不只一家,可能一天会接到很多个,全都是婴儿用品、婴儿奶粉、婴儿产品。这个可能也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一个表现。

    刚才张总编辑跟我们说了一个信息,现在很多婴儿的家长了解产品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络,而不听专家的忽悠了。所以,网络的可信度有多高也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我不知道吕主任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建议,要是家里有婴儿,给婴儿选择产品,什么渠道更可信?哪些渠道不可信,或者有没有什么能够给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某些商家是怎么忽悠消费者的?

    吕勇:这个问题我真是不好回答,我为什么不好回答呢?因为这也是近两三年一直在困扰着我的问题。

    主持人:您也是作为消费者?

    吕勇:我的孩子今年不到两岁。刚才谈的问题,尤其是谈到婴儿奶粉的促销问题,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产品让孩子放心,是每位家长都绞尽脑汁的。什么方法比较好,我们可以说上网查材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另外一个就是亲戚朋友的介绍和推荐,他的育儿经验,他使用过哪些产品非常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另外,我们对医院的推荐也是一种比较放心的渠道。等一会儿我再说一下医院的问题。以为毕竟很多尤其是准妈妈或者是孩子还比较小,准备当母亲,这时比较崇拜专业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婴儿教育机构,他们的推荐认为是非常科学的。

    主持人:其实不见得。

    吕勇:因为种种做法让我们怀疑他里边有利益成分,不一定他推荐的东西不是好东西,但是是不是公正,我们要打一个问号,导致了我们怀疑这个产品是不是可信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的孩子还没出生之前,经常到医院去检查,出生之后到一些医疗机构进行小孩的体检。刚才张总包括任主任提到的问题都是大量存在,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医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如果说白了,就是为一些生产奶粉的企业做推销,不管是在医院的走廊上,还是在医院专门的讲课上,专门有一些产品的标志,婴儿奶粉品牌的标志,或者是在讲课中有医院组织讲座,厂家的代表直接参与,推销代表直接向你推销产品,进行免费使用或者给予相应的优惠,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对医疗机构寄予很大厚望,因为他们对婴儿知识比较权威,理应得到家长的尊重,但是他的这种行为本身,让我们感到一些担忧。因为由于有利益存在,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推荐。这是困扰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任静:刚才主持人说生了孩子回家就有人打电话,实际上您不知道,当她刚刚怀孕,因为现在怀孕以后医院将会组织孕妇学校,在怀孕期间就要接受这些方面卫生的指导和生完孩子以后如何带孩子。比如说医院要搞孕妇学校,这个经费他们就会和奶粉厂家合作,奶粉厂家的代表就会到孕妇学校来给这些家长提供他们的样品,并把用户的信息留下来。

    我还给你介绍一个背景就是哺乳代用品,就是6个月以内的孩子所吃的食品包括奶粉,包括米粉,也包括喂孩子的奶瓶奶嘴,这些东西都叫母乳代用品。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就有一个母乳代用品的销售守则,禁止将孩子的家长推销这类产品,也禁止这类产品在公共的场合进行广告宣传,禁止这类产品进入到医院,也禁止医疗卫生部门向家长介绍推荐这种产品。除非孩子的妈妈有病不能不如,这个产品才可以由医生像处方药一样开给孩子。

    我们国家在1995年也出台了一个母乳代用品销售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同样在这个方面都有一些规定。所以,正是现在奶粉厂家肆无忌惮的这种宣传,反而使正常的符合人类发展的哺乳的方式没有了,你现在能听到关于哺乳喂养好处的宣传吗?没有,你所听到的都是这个奶粉是按照母乳的配方生产出来的,是如何接近母乳,但是你看看,奶粉的包装上面完全就没有给你介绍人工喂养有很多的危险,实际上从大头娃娃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也反映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工喂养的一些危害。

    所以,现在我们也觉得特别担忧,婴幼儿市场的确光有商业企业的宣传,而没有来自于科学严谨的公正的这方面的呼声,那么消费者得到的信息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消费者就处于信息的不对称,就会被误导。

    张建:也叫信息偏差。

    任静:消费者的权益就会受到损害。

    主持人:请教张总编辑,刚才说的这些问题,第一信息太多了,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但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很少,真正大多数信息里都夹杂着私心,都为某些商业利益代言。同时医院也跟某些婴幼儿用品厂或者是奶粉厂的利益有一些结合,医生也变得不可信了。专家也不可信了。这种情况都如此了,您觉得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建:还是有办法,消费者组织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消费指导,这是写进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法的。今年各级消费者组织更把消费者教育作为重点来推广。所谓消费者教育就是让消费者获得与他的消费行为相匹配的鉴别力,这就是简单的这么一个概念。在消费者教育方面,我们倡导有三个阶段的目标:

    第一,希望消费者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他要明明白白地消费,这个在我们周边有很多,就是我们所谓的能人,他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点,这种。但是这样对消费者来讲已经很累了。

    第二,消费者要成为一个自觉的消费者,他不但知道怎么去消费,还知道如何抵御一些危害。

    第三,要成为自主的消费者,要承担社会责任,他要做得更好。比方说有些危害我要提出来,有一些不环保、不节能的我要抵制等等,这是消费者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向。

    如果我们去看了奶粉的知识,可能在纸尿裤上就有问题。懂得了玩具的知识,在送孩子培训的时候又上当,这些我们就防不胜防了。我们只有树立一个理念,你要对你的消费行为负责,你要看透商家的一些销售的圈套、陷阱、手法,这些怎么办呢?多了解、多学习、多比较,甚至还有可能是多上当,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成熟起来。

    主持人:比如说这些伪专家们或者是这些替厂商推销奶粉的医院、医生们,或者这些做虚假宣传的这些厂家们,您觉得他们是不是也需要有人来管管?

    张建:温总理讲过一句话,企业家的血管需要流着道德的血液,这个非常到位。

    任静:您刚才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一方面作为我们这样的有法定职责的社会团体,应该更多地为消费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外,消费者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之外,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应该坚决地打击这种散布虚假宣传、散布虚假广告的这些单位和个人。马上就要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里面已经明确规定了,社会团体也好或者是行政监督主管部门,包括个人如果发布了虚假食品广告,会承担连带的责任。我想这个对于未来散布这种虚假的食品广告的无论是单位也好、个人也好,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惩罚。

    主持人:法制也在逐步健全,过去就没有食品安全法,所以可能这个奶粉才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任静:名人做食品广告将来肯定会慎之又慎了。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