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2009中国幼儿园园长高峰论坛 > 正文
李忠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专家
题目“幼儿园教学改革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李忠忱:
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园长老师们!
今天下午我讲这个题目也是我在85、95、15,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成果,讲的是在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个题目我分五个小题目来讲:
第一,幼儿园教学改革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什么要研究教学方法?
第二,特殊教学法幼儿园教学方法创新的方向。
第三,幼儿的“学法”是幼儿园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第四,心理科学是幼儿园教学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五,给大家做一个教学方法创新的举例“李忠忱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方法体系。
一、下面我们讲第一个题目。幼儿园教学改革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幼儿园教学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也有教育目标、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验,但一直缺乏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幼儿园的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教师、幼儿,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讲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发展的运动过程。教学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运动形式,就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具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点上我们是讲它这个教学方法的功能和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举一个常识的例子,在一个城市里面,有重点中学,当然我们现在不让这么叫了,不许说市重点或区重点,在基础教育中,质量的差异悬殊仍然存在,即使不叫。过去的老方法,重点中学、普通中学、重点小学,普通小学。他们用的是一个教学大纲,他们用的是同一套教材,做的是同一套课程,连考试都考的是同一个卷子,同一个大纲、同一个课程,为什么教学效果有天壤之别?问题在哪?课程没差别,大纲没差别,课程标准没差别,那个质量差在了什么地方?差在了教学方法,那是因为每一所学校教学方法的不同,引起了教学质量的差异。有的老师说,你看这重点学校,人家老师的素质高,教学能力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何来?从哪里来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学方法在他老师身上的内化,才能形成教学能力。所以说,教学方法很重要。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因为学习者年龄的大小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学习者的年龄越小,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学能力越不成熟,教学发展的运用就越发重要。因此,中学要比大学应讲究大学方法,小学比中学更讲究教学方法,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比小学更讲究方法。幼儿园当中由于自我调控能力和自觉能力都在启蒙阶段,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在幼儿园教学中怎样教和怎样学这个方法问题要比教学内容更重要”。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教音乐不需要他钢琴达到多少水平,我们的老师教语言也不需要他的语言专业水平达到什么博士、硕士的水平,我们的老师教舞蹈,也不是说非要我们老师的舞蹈的技能达到国家一级演员的水平。我们老师的教育技能是什么?不是刚才那些东西。我们老师的教育技能是他会不会了解孩子?会不会理解孩子?会不会和孩子沟通?在一个师生的互动活动中,他能否组织一个更有效率的教学活动来?那就是他的方法。所以说,怎样教和怎样学的方法问题比教学内容更重要。但是由于一些幼教工作者对教学方法概念的误读,造成了幼儿园教学方法的缺位。
1.误以为教学法就是单指老师的教法,讲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就是老一套。其实,这种想法、看法,正是延用了传统的教学概念来理解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理论中的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教法”,又包括了学生的“学法”,是教法和学法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恰恰就是教师指导幼儿学会学习的过程。还有的幼教工作者,讲教学方法后来就改了,改成什么?改成老师的指导方法,造成了更加只讲“教法,不讲学法”。
2.误以为教学方法就等于分科教学法,在二者之间划了等号,由于在上世纪我国幼儿园采用前苏联的模式,用了几十年的分科教学法而形成的误解,其实,体系化的教学方法,除了分科教学方法之外,还有特殊教学法,不以学科的角度构建,而是围绕着教学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来构建方法、体系,既能用于学科教学,又能用于综合课程。我们现在幼儿园大部分在走综合课程这个模式,所以,特殊教学法这个方向应该是我们幼儿园创新教学方法的一个方向。
由于这两个“误读”,我们觉得教学法好多年都不提了,宁可提老师的指导方法,也不提教学法,造成的问题应该是很严重的。我认为他影响了整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这种不讲教学法的做法,这种观念,他就产生了什么?产生了用两个替代来代替教学方法。什么叫两个替代?
1.用教育理念代替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是抽象的,任何一种教学理念都要凭借教学方法的运用才能转化成教学实践。方法是教育理念的实践形式,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抽象的理念就很难转化成具体的教学实践,就会轮为一种空洞的口号。我们跟国外引进了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观念,大大扩展了我们幼教的视野和思路,但一种外来的教育理念转化称中国本土化的教学实践就需要大量地,深入扎实的转化性研究。
2.要根据中国幼儿园的教育实际,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我们有一部分园长、老师们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太麻烦。喜欢什么?喜欢把各种理念当成流行时装,只求包装时尚,缺乏教学方法的转化,让我们的老师雾里看花,眼花缭乱、无法可依,无所适从,会教的变成不会教了,原本不会教的就更加逍遥了。这就是理论不能代替方法,理念不能代替实践。理论要转化成实践必须通过方法。课程教材代替方法,课程是根据教学目的采用的综合,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和媒介载体,教学方法它才是内容的运动形式,是把内容转化成幼儿发展的桥梁。课程内容决定方法的选择,运用决定着课程的实施。
我们国内的幼儿园普遍的实行的综合课程,也有很多很多的幼儿园教材,有省编教材、市编教材,有各种单位编的、出版单位编的教材,还有高等师范学校编的教材,还有各个学会编的教材,各个教育公司编的幼儿园的教材。许多幼儿园自己也在编写原本教材,这些发到幼儿园手里的教材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形式上五彩缤纷,内容上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以前幼教工作者以为编了、发了教材,课程改革就大功告成了,形成了用教材代替教法的弊端。我们的幼儿园今年用这个教材,明年换那个教材,后面又换一个教材,教材频繁的更新想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做法没有一个幼儿园成功。所以,如果要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把课程改革的质量真正地提高上去,我们要注意这个中间环节,就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和应用。
总之,教必有法,学必有法,有教有学,必有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论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不论是丰富的,还是贫乏的,不论是恰当的,还是错误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创新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深化幼儿园教学改革,是提高我们整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需要。幼儿园教学的方法如何创新?如何构建适合综合课程的幼儿园教学方法体系呢?那就成为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