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早期教育,也能诱发神童

  现代教育报 收藏本文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立三十多年来,培育了一大批少年英才。司有和曾参与了少年班的创建工作,天天和宁珀这样的神童打交道,而他自己的一双儿女,错过了早期教育,成绩平平,大树下似乎长了草。跟踪研究了少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后,司有和提出了针对9到至15岁、智力中等学生的早期诱发理论。

  司有和发现儿子尚处此年龄段,何不把这套理论在孩子身上试试?没想到“活过来”一对“神马”,始信东风可唤回。东子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赴国外读博,现在是美国布鲁斯海汶国家实验室物理系研究员,女儿晓春硕士毕业,现是美国某企业计算机高级程序员。

  早期诱发,9至15岁是成才另一个关键期

  在中中国科技大学“超常教育研究室”从事了十多年超常少年研究,后调至重庆大学任教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有和,近来在全国各地演讲,场场爆满。记者日前在北京采访他时,家长们围着他提问最多的是,我的孩子错过了早期教育,现在小学或初中成绩不好,是不是没希望了?司有和回答:对错过了早期教育时机的孩子,在9至15岁时,运用“早期诱发”理论,还能让孩子有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甚至成为超常少年!

  早期诱发,是司有和在十几年超常儿童研究中得出的真知灼见——中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后,司有和等组建了“超常教育教研室”,主编《少年班研究》杂志。因出版了《少年大学生奥秘》、《少年大学生学习能力十四种》等十几本专著的司有和声名鹊起,但夜深人静,心底的那份苦涩和失落却越来越深。他的一双儿女东子和晓春,分别在中中国科技大学附中读初一和小学,一个是中等成绩,一个是成绩中等。

  司有和坚信这并非遗传所致,只因未受良好的早期教育。

  司有和忙于中中国科技大学的教研工作,妻子生下一双儿女后,照看不过来,送儿子东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

  东子两岁多了,还不会叫爸妈,父母正考虑要找医生看看孩子是不是哑巴,恰逢这一天爷爷煮肉丸,香气溢满小院,东子皱着鼻子使劲吸了几下,突然开口:“爷爷,我要吃肉丸!”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一句话,惊得爷爷差点把手里的勺子掉到地上,他当即眼含热泪,激动地用颤抖的手给孙子盛了一大碗肉丸子!

  话是会说了,只是说得有些颠三倒四。吃饭说成“饭吃”,开门说成“门开”。一日,外婆来了,东子去喊妈妈,跑了一段路,还是想不起外婆这个词,只说“来了来了”!妈妈问谁来了,东说:“妈妈的妈妈来了!”

  东子一直在农村读小学三年级时,才被爸爸接到合肥。东子在城市里的小学读了半年,考了全班第24名。

  正因孩子智力中等,成绩中等,司有和从未想过让东子鹤立鸡群,将来或能考个大学中专,有个糊口的职业,为父的也就大功告成。及至接触了宁珀等神童,才“别有忧愁暗恨生”:身为教授,怎么没对儿女进行早期教育?接下来研究追踪少年班大学生成长时,一个发现让他看到了希望——少年班有60%的学生出生在中小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但是,仍有40%出生在农村,没有早期教育这一课,小学甚至初中时还成绩平平,智力中等。

  著名的少年大学生谢彦波,上小学前从未想过上天揽月,因为他一直在农村下河捉鳖。少年大学生杨丹洲,小学三年级还是差生,一次接力算术比赛时,她竟把6乘7算成了48,这种弱智错误受到同学一致的谴责和嘲笑。杨丹洲大受刺激,不弄个神童当当,“纵使掬尽西江水,怎洗今朝满面羞”!考进少年班后,她感叹:“人生没有命运这一说,如果有,命运的名字是6乘7等于48。”

  也就是说,他们突然变成超常少年,既非父母重金延聘名师,也并非爹妈辞职全心全意地陪读,而是某件事情触动了心理上的“开关”,致使他突然或有了学习兴趣,或有了远大志向,或有了坚强意志,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促使了智力(成绩)一日千里。如果通过有意识诱发,使东子等智力中等的孩子,也具备了少年大学生的优秀个性心理品质,那东子也会一飞冲天!

  司有和管这个理论叫早期诱发。说早期,是指9到15岁,说诱发,是指这些少年班学生所具备的进取心自信心毅力等品质,在一般孩子身上也像火种一样潜伏着,适时春风一吹,就能成燎原之势。

  所谓真理就是放之四海皆准,诱发理论往东子身上一试,立即麻雀变凤凰!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司有和是这样在东子身上实施这套理论的:从诱发学习兴趣入手,继之确立奋斗目标,再稳定学习情绪,然后再进行意志锻炼和性格培养。

  司有和用心观察儿子的智能强项和兴趣所在。考虑到东子动手能力不行,并非学工的料儿,但他捧着课本,坐冷板凳能一坐大半天,学理还行。于是按此方向,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一次,司有和带东子坐火车,问:“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会往后跑呢?”“因为火车往前跑。”东子胸有成竹。司有和说,那你再往远处看。东子抬头一看,糊涂了,远处的树是往前跑的!东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缠着爸爸问为什么。

  生活无处不教育。带兄妹俩到乡下玩,看到岩里的钟乳石,就开讲石灰岩地质;就是平时洗衣服,爸爸会让儿子把手伸进洗衣机的水流旋涡当中,感受一下那里的确没有水,然后再讲龙卷风如何形成……

  这年暑假的一天下午,父子三人坐在客厅里聊天。看到墙上有一个圆圆的光斑,司有和开始启发式教学:“光斑是怎么形成的?”“太阳反射过去的。”兄妹俩都抢着回答。司有和让他们找出这个反射光斑的物件。屋里的东西,只有吃饭的小方桌和五斗橱在阳光里,可五斗橱的镜子是方形的。妹妹看到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又不在阳光里啊。东子伸手碰了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了起来。父子三人都笑了起来。

  “镜子的光从哪里来?”司有和再接着问。见兄妹俩答不上来,他解释说,阳光照到五斗橱镜子上,再反射到圆镜子上,然后又反射到墙上,就成了这光斑。一边说,一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多次光反射的试验。

  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司有和又拿来一个脸盆,往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兄妹俩退到看不见硬币的地方。这时,他轻轻地顺着盆沿注水,一会儿,兄妹俩喊起来:“看见硬币了,又看见了。”这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

  司有和又买来优秀科普书如《物理世界奇遇记》、《十万个为什么》、《太阳元素的发现》。许多年后,博士东子对父亲感叹:“要不是当年你给买《物理世界奇遇记》、《神奇的器官》,我现在绝不会一头扎进超导机理的研究。”

  迁移兴趣稳定情绪,神童是这样“炼”成的

  女儿晓春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司有和常劝她读一些文学名著,但唠叨了几次,都不管用。

  这时,电视里开始播《红楼梦》连续剧。司有和觉得机会来了,每天一开演,他拉着一家人一起看,看完了就一起讨论。司有和已经跟儿子和妻子都打了招呼,专拣书上有的而电视上没有的内容说。于是,三个人滔滔不绝,只有晓春插不上话,瞪大眼睛问:“你们怎么知道?”东子说,书上有啊。小春就从书架上找来《红楼梦》读,电视剧播完后,她也读完了小说,又兴致勃勃地找其他长篇小说来看。

  司有和把这种教育方式总结为“兴趣迁移”。看电视这是小春的兴趣,读长篇小说这是家长的目标兴趣,当二者不一样时,家长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儿出发,不动声色地引导她向家长的目标兴趣迁移。

  培育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后,司有和一心要激发他们远大的志向。人无志不立。他利用种种机会给儿子讲少年班的故事,还借来了《少年班通讯》。父子俩回乡下过年时,火车上,东子捧着《少年班通讯》读得入迷。在乡下,漫步田间小路,给儿子讲神童的趣事轶闻。

  这天,东子突然问:“爸,你看我明年报考少年班,够条件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儿子这句话。司有和按捺住心里的激动,说:“我帮你问问。”他是研究少年班的,当然熟知报考条件,但装就要装到底,不能让东子认为爸爸正处心积虑地谋划着这场考试。几天后,他告诉儿子,问了,“高二以下学生,年龄不超过16岁,你正符合报考条件。”

  离少年班招生考试只有一星期了,这天早晨,东子突然说想看电视。大考在即,正是一级战备状态啊,司有和还是答应了。可东子又说,不是现在看,是夜里三点的足球赛。司有和的心又是一沉。不让看,父子肯定冲突。稳定愉快的情绪是鼓舞孩子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保证。司有和沉吟了一会儿,说:“那把电视搬到你的房间里吧。”

  东子以第22名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第九期少年班录取。

  开学不久后的一次考试,东子考了中等偏下的成绩。一天深夜,司有和发现儿子的房间还亮着灯,敲门进去,但见桌上的一张白纸上,儿子写了几行未完的诗:人生几回搏,不博待何时。喜长睡猛醒……司有和提笔,续上一句:望独占鏊头。他对东子说:“以前的比赛你是在儿童组,这次到了少年组,以后还有成人组。预赛决赛人生有无数赛,谁能以平常心笑对胜败,胜不骄败不馁,谁就能笑到最后。”

  一番促膝谈心后,东子豪气干云,挥笔在纸上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果家长能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稳定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成长就会有后劲。司有和后来亲眼目睹了宁珀的失败。宁珀考研时两次报名,两次弃考,司有和问他为什么,宁珀长叹道:“压力太大,如果名震全国的神童落榜,全国人民都不答应啊。”司有和认为,如果父母能当好心理辅导师,宁珀也许不会出家。

  东子有幸,每遇人生坎坷,总有父亲扶持呵护,总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大学毕业后,被免试推荐到中科院物理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2000年,入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工作,任研究员。

  晓春有了哥哥的榜样,也金凤展翅飞到美国。

  司有和现在已经退休,时常在国外儿子女儿家小住。今年住在女儿晓春家时,看到小外孙时常跟父母顶嘴,教育专家就忍不住要发挥余热,说:“你怎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呢?”小外孙大吃一惊:“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话?他们难道听我的话了吗?”

  有一次,小外孙不写作业,妈妈严厉地说不写完不能睡觉。第二天,孩子向老师告了妈妈一状。当晚,校长将电话打到家里,严厉警告说:“我把警察局的电话告诉你儿子了,小心警察找上门来。”司有和再次目瞪口呆,看来,还要继续钻研家庭教育啊。

文章关键词: 早期教育 潜能开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