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一个普通孩子的中考之路(15)
 2005年12月09日 10:37 《中国家长教子书》

  5月23日吃晚饭时,他爸说:“阿骏,爸跟你商量一个事,你考B校好吗?今天,我打听到了一些情况。A校的学生说,育才中学的学生刚升入A校时,一点都不习惯,因为在育才时作业很多,而A校的作业很少,考试也很少;而B校则相反,老师抓得紧,作业多,考试多,每半个月汇总各科考试成绩,分出ABC三个层次的排名,一目了然,教育的思路和模式与育才基本相同。因此,我们不考A校,考B校。”

  阿骏说:“这样我的压力又小了一些。”

  “但是,阿骏,你的成绩只要正常发挥就能考500分,进入杭二中。如果直接填B校,未免太可惜了。我们做好考不进杭二中的准备,但第一志愿还是填杭二中,你看怎么样?”

  我认为,他爸作出这样的分析和选择是合情合理的。如果阿骏发挥得好,就如愿以偿地进入杭二中;即使达不到杭二中的录取分数线,按照杭州市中考政策,减去15分进入第二志愿,说不定还能进B校呢!我说:“那我们就这样定了,不要再犹豫了。”

  阿骏爽快地答应了。

  对于志愿的选定,不亚于人生的一次大抉择!

  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我们已经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为了不让他爸反悔,跟他爸约法三章:第一,遵守诺言,填报志愿由孩子选择决定;第二,一旦定下来,不得后悔;第三,遇事冷静,不干涉孩子,做孩子的勤务兵。

  5月30日是正式交志愿表的前一天。为了慎重起见,我再一次征求阿骏的意见,是否直接报考B校。可这时的阿骏已经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了。

  我问阿骏:“考杭二中,你到底有多少把握?”

  “百分之九十吧!”

  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享受中考!欣赏中考!这是多么健康、乐观、奋发向上的心态啊!中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还是孩子意志力和承受力的比拼。拥有一个好心情,拥有一个好心态,并具有适度的压力,考试就成功了一大半。

  5月28日,育才中学举行了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这是一次让许多家长感到举足轻重的会议。在家长会上,郜校长动情地说:“看到孩子们那么辛苦地面对中考,我们老师真想替孩子们去参加中考;或者希望过了这一夜,中考就已经过去了。但是,现在我们无法代替,也无法回避。那么,我们不妨让孩子经受中考的砺炼,让我们享受中考、欣赏中考吧!”

  享受中考!欣赏中考!这是多么健康、乐观、奋发向上的心态啊!中考,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经历,放弃中考,不经历中考,都十分可惜!中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还是孩子意志力和承受力的比拼。经历中考,这不是一个“吃苦夏令营”的磨炼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经历中考的磨砺,孩子才能跃入更高阶层!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紧张和焦虑的呢?

  拥有一个好心情,拥有一个好心态,并具有适度的压力,考试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紧张的模拟考试阶段,有的同学压力过大,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压力。为此,盛老师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在农村里,以前家家户户都是用柴火烧饭的。请问大家,如何把饭菜烧得刚刚好?”

  同学们都以为是个深奥的问题,想都不敢想,盛老师先后叫了五六位同学,大家都说“不知道”。最后盛老师公布了答案:“其实很简单,掌握好火候!火太猛了,饭菜会被烧焦的;火太小了,饭菜则烧不熟。”

  哦,同学们恍然大悟:盛老师无非是要向大家说明,中考了,一定要有点压力!但是要适度,既不要焦虑过头,也不要麻痹大意——大意失荆州啊!

  为了把阿骏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既全力以赴,又不紧张焦虑,我特地安排年休在家,主要任务是陪伴阿骏。

  6月9日、10日、11日,学校安排放假,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复习,也可以在家复习。我事先关照阿骏,在9日前把所有问题解决好,后三天在家复习,以利进入考试状态。

  9日复习英语,10日复习自然,11日复习语文。在这三天里,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的备考。

  阿骏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中午睡两个小时,晚上10点就寝,复习井然有序,睡眠时间充足。他于平静中又不乏兴奋,恰到好处地掌握着火候。

  我在家除了忙乎做饭及家庭卫生外,其他时间也在埋头苦学。

  三天,在静悄悄中滑过。时间过得真快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关键字:家庭教育  中考  早期教育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310,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