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视频:儿童美术考级扼杀个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21:36 新浪育儿

  2007年9月24日,新浪亲子特邀美术教育方面的专家,就网友关注的美术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特邀嘉宾有:何韵兰女士(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第二届主任)、叶蕾蕾女士(美国费城艺术大学终身教授, 北费城非洲裔社区创建者, 2003年"改变世界的领袖奖" 唯一华裔获奖者, "艺术家无国界"组织创始人)、胡晓珮(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委员,联合国儿基会特聘艺术教育专家,艺术儿童工作室创办人)。所论及话题:艺委会倡导“还孩子以率真的童年”、儿童美术考级弊端、国内美术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儿童美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艺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和亲身实践、家庭美育环境是儿童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等等。

· 艺委会倡导“还孩子以率真的童年”
· 儿童美术考级的弊端   · 孩子如何学习绘画?
· 叶老师介绍   · 艺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和亲身实践(1)
· 艺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和亲身实践(2)
· 儿童美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1)
· 儿童美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2) · 家长的观念转变很重要  
· 家庭美育环境是儿童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专家对话
· 何韵兰、胡晓珮--儿童美术考级是普及还是扼杀个性
· 何韵兰、叶蕾蕾、胡晓珮--国内美术教育问题在哪里?
相关问答 老蒋: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摄影专业。制作有非常著名的动画作品系列。
· 关于儿童美术学习的问与答

  以下为访谈实录:

  何韵兰:为什么要联系到教育?因为家长之所以不能够很快的跟上教改的步伐,跟应试教育的这一块难以马上改变的体制和模式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责备家长,更不能简单的责备我们现在的孩子没创造力,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所有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都来帮助往好的方向转。

  比如刚才胡老师举的很多例子,我也有很多感觉,一个小孩来画画,题目叫《太阳》,你画一个太阳,那很简单,红太阳,老师在那儿画,没想到这个小孩画一个黑球,一般的话就认为是很不好的一张作业,但是那个老师细心一点,就会问孩子为什么这样画,孩子说今天太阳死了,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看,孩子说我好不容易养了两只小鸡,让我爸爸踩死了,孩子就是带着这种欲哭无泪的情绪来画画的,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画明亮的太阳和愉快的气氛呢?这个例子是真事。实际上你要真懂得孩子的话,不但不应该责备他,反而应该告诉他,你这个心情表达完全是很正常的。另外有一些孩子画老师出的题目《鸭子》,结果孩子画鸭子在天上飞,还一路地下蛋,一边飞一边下蛋,这种情况只有孩子能够画,打破时空,打破常理去做,这个阶段在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因为很快就会被引入到教育,你应该这样,这是不对的。所以人们常说,当你知道人不能飞的时候,你就没有童话了,所以孩子他还以为人能飞的时候,在他心里还有童话。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一个阶段,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在这个童年里面可以奇思妙想,可以天马行空,你的各种想法居然还能从艺术的角度得到肯定,这个自信会像一粒种子种在的心里,而且这个来源都不光是来自生活,还来自内心的想象,这样的一些非常宝贵的东西,但是大部分都被卡掉,然后等到长大工作,各种各样的工作,实际上都跟艺术有关,他就认为我没学过,我不会,非常悲哀的。就是我没学过就不会,实际上艺术是天性,每个人都有艺术潜能的。小时候比较明显的涂鸦,就是一种需要,生命的需要,因为不可能有许多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一种和世界的交流,你懂孩子,在这里面就可以发现孩子。现在有的孩子就是用涂鸦表达,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性情、个性、喜好、喜怒哀乐,却能从涂鸦里面表达,我们要懂得孩子,这种懂我觉得是尊重孩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胡晓佩:是真正的理解。

  何韵兰:不是说尊重就是你要喝水我就给你喝,你要穿我就给你穿,像这样的一种尊重或者说虚荣,我觉得是害孩子,反过来你对他的心理,对他的心理活动,包括他后来怎么变成网恋了,怎么变成叛逆了,这个过程这一条线你都可以延续下去。如果一个小孩小的时候非常爱生活,非常善于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能够加以表现,他的很多东西都会比较积极,他能够抒发他内心的很多,被抑郁的,被大人不理解的,他都能抒发。音乐、舞蹈、美术所有的艺术都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比较来说美术最好。为什么?非常方便、轻巧、容易,它是原创的。大家想一想,连书法都很难,都得临帖。音乐必须大人作曲,小孩哪个人能说让他作曲,舞蹈都是按照程序,基本功,腰要怎么样,腿要怎么样,这个都是模式。还有钢琴像这种器乐,他要童子功的,手不经常练会僵硬,但是美术就要自由丰富的多,不但小时候你可以涂鸦,到大了以后还可以自信地表现。

  儿童的考级后果又是什么?一直蔓延到艺术院校的高考中,艺术等于了考试,到处都是这样的广告:两个月的训练就可以让你考上美术学院,为什么?他背出来,从早上8点一直画到晚上12点,用一套方式,拿几个颜色都给调好了,颜色、苹果哪几个颜色,什么调成中间色,就往上面摆,摆出形来,总可以蒙一个美术学院。家长到初三或者高中发现孩子的文化课不太行了,就赶紧塞到考艺术的里面去突击,又有一些学院拼命扩招,学生就学会了怎么考进来,其它的一无所知,对艺术认识、艺术感觉、什么也没有,所以学生进入了大学以后极为困难,1/3一点都没有感觉,1/3是勉强跟上,只有不到1/3还真有点兴趣,也是蒙上的。

  何韵兰:所以大学老师教的时候觉得太苦恼了,学生学得也苦恼。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美术应该怎么看?大家都以为就是在纸上画画,不是这样。美术的视野就是所有的视野都跟画画有关,桌子、墙壁、衣服、台布、舞台设计、电影、影视、家用、建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审美跟没有审美,有对艺术的爱好跟没有艺术的爱好是差异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不是说培养画家,更不是说你考级考了几级,而是能够在成年后真的懂得一点艺术,懂得这个世界化、国际化的“语言”,来提高自己的生命素质和社会层次。

  广东少年宫最早反对考级的,广东少年宫学院非常多,有5千多美术学生,他们非常自信,就用他们那一套有开发心智,而且有人文关怀地招生,很多学生都愿意去。

  何韵兰:现在我们把范围限在美术上来谈,实际需要童子功的钢琴和音乐,舞蹈那些,也存在着艺术的美育职能和考级之间的矛盾,前天我还跟一个舞蹈教师交流,他自己也非常的无奈,本来舞蹈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事情,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包括这一条线上所有文化的感觉,结果考级以后就变成一个个固定动作,舞蹈变成了几个考试动作的代名词。钢琴考级委员会的副主任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她本身是一个很著名的钢琴家,她就说,儿童绘画绝对不能考,我都烦恼,我这个钢琴是需要从小学,但是现在考级以后,就变得非常的枯燥,因为好多小孩他只想练一下钢琴,能弹一下自己想弹的曲子,不一定作为专业,这样的话他挺有兴趣,但是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的了,为了考级,就是使劲练,孩子不想考,家长硬是个比个地让孩子考。所以不要看表面,实际上从商业、功利角度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整个把艺术压到完全没有艺术自身最早的空间和面貌了,美育最早的愿望是能不能通过艺术的学习使更多的孩子喜欢艺术,现在的结果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考级一定要量化,一定要规范,你想一级一级考上去,全是规矩,你说艺术的个性在哪里?

  胡暁珮:刚才说到一个问题,这个模式化,创造力的丧失,实际上就是,刚刚何老师说,儿童美术短暂的这个阶段,最绚丽的这个阶段基本上都是在学龄前,也是最童言无忌,最需要表达,因为这时候他的语言还不是那么完善,而且是最敢于表达的,所以这个时期特别宝贵。

  美术的概念已经不是平面画画,涉及到很多,包括孩子做很多立体的东西,动手,是视觉艺术的概念,还有很多可以和生活相关联的一些的内容,实际上培养了孩子很强的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一个能力,我们发现越是模式化严重的,家长给孩子的压力越大,越不能释放的孩子,他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就越低。我们新开的构建课程几乎全都是空间概念和动手的,在这个课上,也许他平面画画非常好的孩子,就遭遇到了他自己以为是最大的困惑,后来我们一了解,一个木头和一个绳子怎么连接,木头和木头之间要靠绳子来连接,木头上面有孔,穿不上去,他能想像这个东西,但是他实现不了。一个9岁的孩子就跟我说,穿孔打结这种事情太小儿科了,妈妈从来不让我做,只让我学习。结果他就做不了,急得一头大汗。他想做车,做房子,但是无法实行。这样的现象10个孩里面有7个,70%,而且老喊着老师帮我干这个,帮我干那个,就是“帮我做什么”,特别的普遍,这种普遍就让我觉得,在生活中,家人给的帮助和关爱太多了,自我创造的意识给压下去了,因为我们学的很多的东西都是按照规则来的,本来是不应该有规则的,我们也在想,以后我们的社会需要的难道是这样没有一个创造性思维,或者是没有能力的人吗?肯定不是。所以美术对这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对他能力的影响实际上都是潜移默化,具有深刻作用的。

  何韵兰:其实孩子的成长,给他那么多的关注,他怎么长大,以后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光是讲学历,而不讲能力,然后有能力不讲品德,不讲诚信,这个弊病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所以家长也要考虑,给孩子拼命的拿证书,拿学历以后,到底会怎么样?每个人一大堆证书,结果一到工作里面什么都不会,一点应对能力都没有,既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懂得尊重自己,协调能力、情商都很低,我觉得这个孩子在艺术教育里面是有很多可以得到的,比如说团队精神,不要从小给他们艺术里面谈一二三等,三六九等的分,大家都可以平等的做,只有艺术里面可以这样,你的很好,但我的跟你不一样,再一个也可以跟自己比较,我在美国看见他们,那时候我还没有做儿童美术的工作,还在中央戏剧学院当绘画教研室主任,美国的一个表演,家长坐底下,我印象特别深,有一个小孩大概刚上小学,上去应该表演提琴,刚上去了就摔了一跤,然后那小孩就哇哇大哭,底下的人都给他鼓掌,他慢慢的站起来,开始表演,后来老师说,这是我们刚学了一个星期四个小时的孩子,他已经能拉到这样,所有的人给他热烈的掌声。你看一个孩子摔跤了,大家给他时间让他自己爬起来还可以受到这样的鼓励,你想想对他童年的影响是什么样。

  还有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一个5岁的小孩,得了个得金奖、让他上去领奖,他死活不肯上,就好象让他去干什么坏事的一样,结果家长使劲拖,最后给拉上去,对孩子来说,他不懂什么一等奖,二等奖。儿童心里本身没有虚荣,我们老是评三六九等,现在学校不让排名次了,为什么?已经开始在改。所以我们在艺术教育里面,你还得在那儿给他大奖赛,那么没有得奖的孩子就应该受挫折吗?所以我们在做展览活动的时候有另外一种做法,尽可能多地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呢?画一个你喜欢的童话,你说谁第一名,谁第二名,参与是一种愉快,我们做的展览都是中华世纪坛,中国美术馆,就是要告诉孩子,你们有非常好的环境和鼓励,但不是你个人怎么样,而是大家来参与一个非常高兴的事情,而且只有一个证书证明你参加了这个活动,不分奖的。

  胡晓佩:美术在幼儿阶段有没有基本功,当然有,但不是我们认为的素描等,那是造型训练,就象何老师说的,要在13、14岁的时候进行,最早也要在12岁左右开始,这是科学的。更不是简笔画、千人一面的所谓儿童画。幼儿阶段的呢,特别是绘画敏感期的6、7岁之前,是孩子吸收能力极强的时候,要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色彩感觉和色彩表现能力、线条运用和组织的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倡导想象、保护差异、尊重个性、鼓励创造,而不能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统一,这样孩子才能不浪费人生短暂的绘画敏感期,能够良性地进入到转型期中,进一步提高艺术表现力,保持兴趣与自信。在进入到造型的训练时,会很亲近地、很容易地应用色彩与线条的基本元素,很快就能掌握。这就是基本功。可以说,模式化、考级是培育不出这个基本功的!

  何韵兰:在我们的展览活动中,就要鼓励教师给孩子提供宽松的自由的教学方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作品才有生动丰富的艺术面貌,比如说像东城少年宫就画木蛋、有的单位就做小房子、新疆的在手鼓上画、湖南做的草编…,都要有不同的面貌来参与,这样互相交流,教育者和孩子学到的东西更多,还要以非常放松的心情来参与这个活动,我们每次活动差不多好几千的孩子参加,每个人都有他平等参与的感觉,还有法国的、加拿大、英国的、马来西亚的、香港的台湾的,他们也把最有特色的作品带过来,也有没出过村的土家族、苗族的孩子,不但他们能展览作品,还邀请老师跟孩子一起过来。我们还有一个展览,拉到了赞助,就让20个孩子10个老师,都是希望小学孤儿院、工人子弟学校、福利院等等,他们从来没出过门,看他们的写生,从来没画过,竞然在一个礼拜之内,画出让人惊讶的东西,而且上了我们的画册,这个对孩子来讲,一生可能都是印象极为深刻的,将来他不一定当画家,但是他绝对会有自信,会有这么一段美好的回忆,得到了这么一次鼓励,这些真的是我们希望做的。

  胡暁珮:那是在前年的《孩子画笔下的童话——上海六国合作组织各国儿童画展》和《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和平家园儿童序列展》上的情景,那也是在这样高级别的国际展览上第一次为儿童展开一面,说明中国美术家协会,这个美术的最权威机构对这块的重视,当然和艺委会的努力有关,这两个大型展览都尊重了儿童的原创、保护个性、鼓励地区性的文化差异,特别是后者,还提倡儿童美术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关系,这也是美术教育中的使命。

  何韵兰:我们发起的“蒲公英行动——民间艺术与儿童美术”的活动,是湖南的谢老师主抓的,她本来今天也要来的,但是,被湖南的事情缀住了。他们做的原生态的儿童美术,用的都是当地随手可以拿到的不花钱的这些东西,比如用草纸剪纸,这个草纸就是农家做的,拿手一撕就撕破的草纸,很自然漂亮,不是模仿民间艺人,而是儿童自己创作的,有原生态的魅力,你可以想像一下,女孩子的刺绣图案画在原来挺不好看的一堵墙上,是多么漂亮。一个民间艺人的剪纸,我们可以学,但孩子要是完全临摹的话,就失去了童趣,应该完全让孩子来自由地表现他们的生活,你看这个小孩的辫子,辫子上都有小鸟,大人是想不到的,必须都得孩子用最美好的想像去创造。我们请民间艺人给老师们指导,告诉基本的材料使用方法,这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跟外国最先进的东西放在一起展览,他们非常惊讶,很多国外专家一看,那么生动的,那么纯朴的东西,那么感人的东西真是好,结果我们告诉他们,这些老师幼师都没有学过,有的是教音乐的,100所希望小学只有30个美术老师,我们临时把其他老师很快速的培养,让他们从尊重儿童,尊重民间艺术这样来做,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通过儿童美术的教育,能够得到传承不说,而且让那些孩子自信,我们孩子的作品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到那么好,是独一无二的。

  农村希望小学的一个校长告诉我,因为美术课上成这样,小孩高兴得不得了,那些调皮捣蛋的老挨打挨骂的孩子,别的功课老得两分的,由于美术课上得好得到了鼓励,从而喜欢这个学校,别的功课也进步了,校长刚开始觉得美术是附加的一门课,现在他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了,这让孩子们改变了对自己的认识,孩子也喜欢了自己成长的地方。所以美术课上到这里,有那么多的人文含义,才能接近教育部提到的素质教育,如果仅仅变成是考级,那绝对不可能得到的。

  胡暁珮: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的创作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一个尊重、开放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孩子的作品为什么那么率真奔放?一是那里有城市儿童接触不到的大自然,我上次去贵州参加蒲公英行动,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觉得城市孩子的可怜,被封闭在水泥建筑之中,表面觉得多现代,可是完全没有和泥土、河流、森林、小木屋、田野的接触,连呼吸的空气也是废气多,再加上无穷无尽的考试,连美术这个最自由的领地也被模式化,真为今天的孩子担忧啊,如果是我,就宁愿要那个乡村的童年。那些孩子没有幼儿园、也没有父母的过渡关注和高压、也没有人为的攀比求同、他们的创造天性反而被保持了,直觉和敏锐也保持了,心灵更加健康。在小河村简陋的木屋里,我给一群孩子上课,他们热烈而快乐的反应让我振奋,这些孩子是极为聪明的,给一个启发,想象就如同小瀑布一样奔泻而下,反而,城市的孩子在想象力和创造的勇气上要打打折扣啦。

  何韵兰:所以,儿童阶段的美术教育不是在教孩子们画一样的东西,城市儿童被教的多了,自然受到了严重的约束。

对视频发表评论 共_COUNT_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给视频评星:

分享给朋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城市热点节庆活动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