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抽烟的滋味(图)

抽烟的滋味(图)
图为:《直到永远》封面

  桂文亚

  你抽过香烟吗?外婆九岁那年开始抽第一支香烟,整整抽到六十岁。我呢,“托外婆的福”,第一次抽烟是在十岁那年。

  那时候,每隔一周,住在城里的外婆便提着大包小包来探望我和妹妹。外婆总是带着各式各样的点心果品,每到这时候,我和妹妹也总是兴奋得又跳又叫。

  外婆显得很高兴,“吃啊,吃啊,喜欢的就多吃点。”“巧克力不准多拿,一人一块。”爸爸用严厉的眼神制止我们贪吃的嘴。我和妹妹立刻泄了气似的垂下了手。

  到了晚上,我们准备上床睡觉,外婆轻轻闩( )上房门,笑嘻嘻地从衣袋里掏出两大块巧克力,用很轻很轻的声音说:“吃吧!吃完了,喝杯水漱漱口再睡觉。”

  我和妹妹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接过巧克力,便像捧着什么宝贝似的一口一口津津有味地舔了起来。

  这时候,外婆就从从容容地坐上藤椅,划一根火柴,点起香烟。

  房里没有灯,窗外微明的月色淡淡地透了进来,整个房间像被裹在一块透明的黑纱里,昏沉沉的。我看不清楚外婆的脸,只看见一小圈微微明灭的红光在沉默地呼吸。

  外婆静静地吞着云,吐着雾。我吸着鼻子,甜腻的巧克力混合着香烟的味道使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你爸爸把你们管得太严了。哪个小孩子不喜欢吃糖?多吃一块糖有什么要紧的?”外婆吐了一口烟,摇摇头,把长长的一截烟灰轻轻一弹,让它无声无息地落进烟缸里。

  我看得有点呆了,觉得抽烟这事可能比吃糖来得“够味”。抽烟是一件挺有学问的事,不像吃巧克力,只要张开嘴就可以。抽烟得先点火,然后要用一种合适的姿态拿着烟,要会“吸”、会“吐”,当然最好是像大舅那样会吐出一个个圆滚滚的烟圈,再加上脑子里想一些什么很神秘的事情,就更完美了。

  外婆抽起烟来好悠闲、好自在,让人觉得很羡慕。我默默地看着外婆静坐在黑夜里的沉静的身影,觉得抽烟是一种艺术。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试一试是什么滋味。

  第二天傍晚,妹妹在院子里跳橡皮筋,妈妈在陪外婆谈天,爸爸照例在听他最喜欢的京剧。我呢,哈,不用说,正在打一个抽烟的主意。

  我把房门关上,把外婆夜里留在茶几上的香烟抽出一根来衔在嘴里,把燃着的火柴凑在烟头上,用力吸一口。哎,一股干涩的气味袭进了喉咙。这是一种令人不怎么舒服的感觉。我赶快张开嘴,把白烟吐出来,一小团白烟立刻散开,空气中充满了烟的气味。

  我开始紧张起来了,万一这股味道钻出房门,被爸爸发现了,我不被揍扁才怪呢!

  我又用力吸了两口,希望赶快把烟抽完。还是那股干巴巴的味道,我咽了一口口水,喉咙忽然痒起来了,我用力忍着,把头埋进枕头里。这和我看见外婆抽烟时的轻松自在完全不一样。我失望了,觉得抽烟不大好玩。

  “阿囡( ),你在房间里干什么?”爸爸在敲门。我吓得弹起身来,半截烟还在手里燃烧。我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顺手把烟扔进床底下。

  开了门,爸爸一眼就看穿了我那张一阵白一阵红的脸是有什么事隐瞒着他。

  “什么味道?”爸爸锐利的眼光在各处扫描起来,鼻子像狗似的一耸一耸地嗅闻。

  我靠着床沿,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过了一会儿,一股白烟缓缓地从床底下冒了出来。

  第一次抽烟就“失风”了。我能说什么呢?而且你知道有多可怕吗?床底下堆着一叠旧报纸,要不是我和爸爸都在场,一场火灾恐怕是免不了!

  阅读驿站

  从羡慕外婆抽烟的悠闲模样到第一次尝试抽烟时所体验到的那种“不怎么舒服的感觉”,作者对童年特有的心理和生活趣味的把握与表现显得准确而又生趣十足。“我”之所以会产生抽烟的念头,事实上并不是因为烟的缘故,而是因为与烟、与成人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那份神秘感和自在感。这样,“我”第一次抽烟时产生的失望感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当一股白烟在爸爸的眼皮底下缓缓地从床底冒上来时,“我”第一次抽烟的经历终于以不无尴尬的喜剧告结。作者有意在这里刹住叙事,而把“白烟”可能引发的一切忙乱与紧张、责备与惩罚,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阅读桂文亚

  在感觉和想象的尽头(节选)

  方卫平

  呈现儿时生活的天真和顽皮,展示童年生命的意趣和魅力,这是桂文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阅读体验。《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抽烟的滋味》等童年故事中的种种天真可笑的尝试、烦恼、争吵、打斗,乃至出洋相、恶作剧等等,都不仅仅是有趣,还表现为一种意趣盎然的童年生命感觉和想象方式,表现为对这种生命感觉和想象方式及其价值的充分品味与肯定。于是,这些童年感觉和故事的述说,便成为一种幽默,便拥有了一种活泼、俏皮的文学情趣。

  延伸阅读

  我所熟悉的思想猫(节选)

  方卫平

  家中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我非常喜爱的摄影作品:一只浅褐色斑纹的小猫孤独地蹲在乳黄色窗台的一角,仿佛在注视、探究、思考着什么;深色的室内背景中若明若暗地随意挂着两条也许是室主刚刚洗净的裤子,寂静之中我们仿佛能听见那缓慢而清幽的滴水之声。整幅作品由深蓝色的相框衬托着,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一缕孤独凄清的气息,呈现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沉思或冥想状态……

  一次,一位来客问起这幅作品的标题或意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是一只思想猫。

  我当然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因为,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桂文亚女士的雅号之一就是“思想猫”。1988年,思想猫专为小朋友创作的第一部散文集《思想猫》初版发行,据说从此她便“猫名”大振,并获赠“思想猫”的雅号。

  思想猫本人对这个雅号好像也颇为满意。后来她陆续又出版了许多部儿童散文集,其中一部的书名就堂而皇之地叫做《思想猫游英国》了。

  小香咕新故事

  秦文君

  刺头女孩何桑住进了花蕾女孩小香咕的家。小香咕盼望她早点离开,于是每天在玻璃小瓶里放进一颗黄豆,因为住满15 天,何桑就该回去了。这天,香咕无意中知道了何桑一些不太体面的秘密,没想到更麻烦了,香咕和谁说话何桑都要凑过来偷听,她担心香咕说起她的那些秘密。

  其实不会啦,小香咕不是刻薄的人,她是花蕾女孩。可是何桑不相信,她讨厌香咕。这天饭后,香咕的布娃娃小饭不见了,香咕到处找,结果发现它被丢在擦马桶的抹布边上,而且头发里藏着好几根又粗又硬的鱼刺,那是谁干的,不说也知道。香咕强忍了,她拔掉了那些鱼刺,替小饭梳洗了一番,不动声色地回来了。

  何桑正伸着脖子在等她叫喊呢。见没有动静,何桑耐不住了,慢慢走过来,她看着香咕脸上的表情,嬉皮笑脸地说:“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是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香咕说。

  见香咕不屑于理她,何桑就说:“我估计是你家的小猫小秧秧干的坏事情。”

  “小猫干了什么坏事情?”香咕反问说,“你怎么都知道呢?”

  “这,我一猜就猜出来了。”何桑说,“我看见那死小猫在弄小饭的头发。肯定是它,让我来审判它。”

  何桑把小秧秧放在毛巾架上,说那是被告席。小秧秧是娇气的小猫,它可不会逆来顺受地背着黑锅,它伸出爪子抓挠了何桑的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