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龄化社会的赡养观念--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1:54  《父母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发言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赡养观念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关于养老和老年生活方面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看法,例如,要“养儿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等。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的说法又在流行,例如,“养儿防老已经过时了,现在要靠社会保险了”,“老年人在过去受到普遍的尊敬,而现在的年轻人不那么尊重老年人了”。人们在谈论这些问题时往往莫衷一是,看法因人而异,这并不奇怪。然而,这些说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当我们试图证明我们的社会在养老传统方面出现的变化时,就需要有一些量化的数字来说明:这些说法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成立吗?到底有多少人现在还赞成这样的观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结果?独生子女一代在赡养老年人方面是否已经偏离了传统模式?

  其实,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赡养老年人传统,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养老传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3亿人,到本世纪中期将超过4亿人,老年人口向高龄化发展。第二,中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低水平,总和生育率现在只有1.6左右,东部城市地区大多只有1.0左右,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东部地区主要的家庭形式。第三,现代化和人口迁移导致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独居老年人增多。第四,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上的自立能力仍然不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养儿防老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出现根本变化。

  总体上看,中国老年人对子女的孝顺情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74%的中国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孝顺的,只有2%认为子女不孝顺。多数老年人认为现在“孝敬老年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农村支持这一看法的占63.1%,城市支持的占50.5%。

  虽然现在子女可能很孝顺,但是老年人会不会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将来有可能不孝顺呢?从调查结果看,多数老年人并不担心,但是担心出现这种情况的老年人仍然占到了老年人数的三分之一。农村95%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在城市老年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担心离退休金养不了自己。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

  从《父母必读》的调查结果看,尽管独生子女一代更加倾向于独立生活,但仍然注重拿出时间来照顾老人的生活,强调与父母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沟通,多数人反对“赡养老人只需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就可以了”,他们比较赞同“子女应该拿出时间来照顾老人的生活”,但更加呼唤养老的社会化。既保持了传统赡养观念,但也反映出了时代特色。

  “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顾虑之一,在今天的社会里,认同这一说法依然普遍存在。中国老年人中同意“久病床前无孝子”说法的高达68%,城乡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如果说老年人是由于缺少社会保障和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才使他们相信“养儿防老”,那么,年轻人是否会更不相信呢?本文利用北京市调查数据进行了两代人之间态度的对比。作为首都,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社会保障水平高、平均受教育水平全国最高、生活方式比较现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中仍有63%的人相信“养儿防老”,只有28%不认为养儿能够防老。67%的中青年人认同“养儿防老”,23%不认为养儿能够防老。中青年中相信“养儿防老”的比例并没有下降,这说明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依然漫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