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幼儿期:能言善道的小嘴儿

http://www.sina.com.cn    《我的双黄蛋》 

  木木的小嘴儿长得漂亮,尤其能言善道。

  有一天,老公买来了一辆玩具消防车,母亲指着上面的几个数字念道:“119!”第二天,木木就说出了“谁不听话打119用消防车拉走”这样的句子,语序完全正确。

  又有一次,在阳台上看见一只小燕子,木木也很快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妈妈,有一只小燕子飞走啦。”我赶紧表扬。

  每天早晨老公出门时,木木都要描述道:“爸爸穿着皮鞋、拿着背包、坐着单位的大车车上班去啦!”

  仅仅二十三个月的宝宝,已很少出现“电报句”,这是很不容易的。还有像“呀”、“哩”、“呢”等感叹词,最近也常常挂在禾禾、木木的嘴边。基本上没人教,是他们自己发明的。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典型的被动句,比如:“两条鱼让木木给捞死啦”、“一大把玩具让禾禾给扔啦”……

  语言训练的关键是从幼儿期开始的。我就要求家人跟禾禾、木木说话时一律不许讲“儿语”,不许打手势,不许重复他们的错误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等。从一开始,禾禾、木木在“语言训练”方面就没有走过弯路。

  通过看书、读图培养最初的阅读兴趣,也是学习语言的一条捷径。现在,禾禾、木木都迷上了看书。常常缠着大人要求“讲书”,一讲就是半个多钟头。

  关于注意力集中的长短,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测验方法。但相关的实验表明,在教育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三岁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连续集中三、五分钟;四岁幼儿可集中十分钟左右,五、六岁幼儿可以集中十五分钟左右;如果教育得当的话,六岁幼儿可以保持二十分钟的稳定注意力。

  这样一比较,禾禾、木木的专注力是非常好的。这跟早期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不仅如此,图书看得多了,词汇量自然也就增加了。比如禾禾、木木最近常冒出些形容词呀、副词呀、连词呀,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不知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学会的。

  我每天至少有两次有感情地为禾禾、木木“朗读”,平均每次半个小时以上。在关键的时候还要适当“提问”,或者要求“复述”,并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接龙”比赛;有时甚至让禾禾、木木直接“进入角色”,参与里面的活动,尽情地“发挥想像力”。这样一来,还适时地训练了交往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我还有意多念一些歇后语和绕口令,培养禾禾、木木对语言的敏感性。我的理由是,整个幼年的记忆特点是形象性,孩子识记形象直观的材料,要比识记抽象的原理和词汇容易得多。而在识记词汇的过程中,生动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孩子接受。

  比如《北京童谣》,禾禾、木木听得兴趣可浓啦,常常笑得前仰后合,一边听一边进行模仿:“快来看呀快来看,黑鸡下了白鸡蛋;快来瞧呀快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板凳宽扁担长,板凳绑在扁担上。扁担不让板凳绑在扁担上,板凳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呀,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作家贾平凹则认为:“童心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活力。童心是真挚,是想像力,人的基本要素。泯灭童心,创作将枯萎。”

  所以,我没有急于让禾禾、木木学认汉字、背唐诗或英语单词等。因为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启蒙,而不是知识或内容的简单识记、机械学习。恰恰相反,三岁前幼儿的大脑基本上属于无意识记忆状态,还没有形成永久性记忆能力。过早的识记,长大后也就忘了,所以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能够强迫。

  记住,给孩子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给他们形状、色彩和空间,这些东西能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映,重复多次后就会毫不费力地记住,根本不必“拔苗助长”,犯急躁情绪。

  很多书上讲过,未满三岁幼儿的头脑,还在进行组织构造之中,所以就很容易地将本国语言和其他国家的语言同时装进脑子里,因而三岁前的幼儿说外语,就如同讲本国话一样毫不费力。

  很多书上还讲到,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机,想要学到三岁前轻轻松松就能学会的东西,就得耗费很大的心力与时间,而且所能得到的效果,还是微乎其微,甚至想要发音正确,以至于会说真正的英语,恐怕都不可能了。

  基于这种理论,很多年轻的父母不吝重金,一定要送孩子到有外教的幼儿园。好像有那么一、两个外国教师,孩子就一定能够学会说外语似的。结果怎么样呢?由于没有更大的语言环境,大多数孩子顶多是提前学会几个外语单词罢了。

  我自己的体会呢?第二语言的学习要在充分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否则肯定是“事倍功半”。我在孩子8个月的时候,就买了整套的“洪恩•三只小猪学英语”,到现在还锁在抽屉里,没有派上太大的用场,因为禾禾、木木害怕里边的“大灰狼”。后来,央视少儿频道播放“洪恩•GOGO学英语”,可禾禾、木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不长,基本上只对其中的卡通画面感兴趣,所以也存放起来。

  我觉得,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应着重于培养语感和悟性。至于那些鼓吹“双语教学”的幼儿园,一方面是因为收费惊人,家长们反而趋之若骛;另一方面到底能达到怎样的培养目标,以我的周边环境和有限的实践经验而言,我对此始终是抱有观望态度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幼儿  语言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