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我将四个儿女培养成了博士(12)
 2005年12月16日 10:21 《中国家长教子书》

  感谢“上帝”的启迪,在那种困难的环境中,我们为孩子们想出了“闹中求静”的办法!

  我反复思索,越想越感到靠“动武”不行,“打”不会打出孩子的“才气”来,需要引导他们自觉学习,懂得学习的用处,特别是让他们珍惜光阴。

  然而,由于“读书无用论”的猛烈冲击,孩子确实有一段时间心散了,尤其是在党校刚去“五七”干校那段。因为社会上不仅小学停课,中学和大学停课,中央党校也不再招收学员。

  在“五七”干校允许孩子们复读后,孩子们都上了农村小学,即河南省西华县尹坡小学和郭庄小学,还有农业中学。1969年去河南时,孪生兄弟已6岁,上了郭庄小学。哥哥上了尹坡小学。在北京7岁才能上学,在农村6岁就可以。

  初去干校时,孩子们学着农村的孩子,放学后打鸟、摸鱼。两个小弟弟跟着大哥哥,玩得很开心。

  开始我们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让孩子多玩玩有好处,既可多跑多吃,身体健康,又会有一个开朗、乐观的性格。

  后来我们发现,孩子有些作业完不成,有空缺了,尤其是我的大儿子。他在班上一贯学习好,热情,心肠好,小朋友较多。下了乡,又增加了本事,用弹弓打麻雀,他比谁打得都准;摸鱼他比谁摸得都多。

  干校坐落在颍河畔,有一条小溪,直接流过干校院外。大儿子“创造”一个方法,即晚上去“堵鱼”,三个弟兄晚上有时一堵就抓到一盆小鱼。

  按自家的规定:每天放了学,做完作业,再出去玩。可是,经常是没有吃完晚饭小朋友就来等他,一吃完就走。原以为农村小学功课少,放学前在校已经完成了作业。因为当时我们整天劳动,又要参加整党,还要写自我检查,没有时间到小学去了解情况。

  后来我检查作业时,发现大儿子的作业本上,有的题抄上了可是没有做,本子上有空缺的地方,作业只抄不做。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开始同孩子谈话:

  “你怎么不完成作业?”我问。

  “妈妈,我在班上作业完成得最好。”大儿子性格很快活,笑呵呵地对我说。

  “什么完成作业最好,很多地方都空着。”我说。

  “不信,你去学校了解,我在班上成绩是最好的。”他说。

  后来我到小学了解,我的大儿子确实是他们班上学习最好的一个。但农村小学的水平本来就不高,又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在普遍低水平基础上的班优秀,不同样是低水平的吗?但孩子不了解这一点,反而以在班里优秀为满足。因此,我们不能不提醒他们。

  “咱们现在是谈作业,不是谈成绩。”我说。

  “那学习好,完不成作业怕什么?”他说。

  “不完成作业,你今天学习好,明天就会不好,慢慢会越来越不好!”我说。

  “不会的,不会的,我会学习好。”他有几分委屈地说。

  “从今天开始,放学后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我斩钉截铁地说。

  “那天都黑了,没法玩,回来写不行吗?”他边顶边问。

  “不行,完不成作业不能玩!”我有些生气地说。

  “我做不到,还没有吃完晚饭小朋友们就来等我。”他顶撞着说。

  “你告诉他们,晚些来,写完再玩。”我坚持说,而且更生气了。

  “那不行。”他可能觉得我一点也不让步,条件太苛刻了,起身就要走。

  “不能走,你这是什么态度!坐下,你以后怎么办?”我一把拉住他,几乎嚷了起来。

  “好好!我完成作业。今天是语文作业,完成课文朗读。”他随手摘下身后挂在墙上的书包,拿出书念了起来。

  可是,他朗读时不集中看课本,嬉笑着,一会儿看我一眼,一会儿又看我一眼。

  “看什么,我脸上有字吗?不好好念书!”我说。

  “好,好,我给你念。”他说。

  “怪不得这次谈话从开始你就顶,原来是给我念!”我一直憋着火,实在按捺不住了,伸手就去打。

  他笑着两只小手在空中比划,让你没有办法接近他。

  我顺手拿起扫床条帚打起来。他看到妈妈真的动怒了,而这又是少有的挨打,于是,不再顽皮,哭了。

  “妈妈,以后我一定按时完成作业,别生气了。”

  大儿子有个犟脾气,但心肠特别软,懂得心疼爸爸妈妈。平时,就怕我们生气。

  事后,我想当时他一边念课文,一边笑着看我,可能是怕我生气,想逗笑我。可是,当时想不了这么多,只有30多岁,火气也大,只想好好教训他一顿。

  这以后,大儿子通知小朋友晚点儿来找他。晚饭后,和小弟弟一起写完作业再去玩。

  后来,我检查作业时发现,孩子每天作业确实都完成了,但有的地方写得不十分认真,一再出错。

  我反复思索,感到很内疚,越想越感到靠“动武”不行,“打”不会打出孩子的“才气”来,需要引导他们自觉学习,懂得学习的用处,特别是要让他们珍惜光阴。从此,对他们常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记得我先生给孩子们讲解“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他告诉孩子: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走一半,愈接近成功,愈感到困难。《战国策·秦策五》中,“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路”。这就是说,一定要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事坚持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

  在小四从美国捎回我这本书的修改稿时他说,爸爸的这些话,至今印象很深。

  我在引导孩子背诵唐诗时,还特别为他们讲解《唐诗三百首》中的最后一首《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后来,在结束十年动乱后的1979年,我还写了一篇文章,题名《劝君惜取少年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这也可以说是多年积累有感而发吧。该文有幸曾作为范文被选入小学课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关键字:家庭教育  母乳喂养  母爱  心理素质  爱情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12,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