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我将四个儿女培养成了博士(16)
 2005年12月16日 10:21 《中国家长教子书》

  有人可能会说:“搞什么‘个别谈话’?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同孩子磨牙?”我觉得这种时间一定要支付。否则,从小养成的坏毛病也许会酿成让他终生遗憾的大错。

  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我们非常重视,我们深深懂得“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

  不会做人的人,也不会做学问。很难想像一个惯于投机取巧、坑害别人的人,能够踏
实做学问,并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品德低下的人,也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将像大浪淘沙一样被淘汰。

  为此,我们自幼管教孩子比较严,还寻找了一系列教育孩子怎样做人的方法,重点是帮助孩子树立诚实、正直、勇敢、助人、大度、慷慨等高尚品德。

  我们摸索了一个方法,就是“个别谈话”。这对于我家的孩子们是行之有效的,对于他家的孩子,可能要因人而异。我们对孩子很少打骂,不能说没有,但比起同辈人,对孩子的打骂,应当说是属于极少的。

  我和我先生向来对孩子要求都比较严格,并且相约:“孩子的任何优点、成绩都给予表扬,而任何缺点与错误,都不能放过。”我们深谙“千里之堤,毁于蝼蚁之穴”的道理。

  教育上保持一致,是我们的默契。如果一个严格,一个庇护,将使孩子有隙可乘。

  我们二人都很爱说孩子,但是,当我们知道有错后,有时也能够一忍再忍,相约在几种情况下不去批评孩子:

  1. 饭桌上绝不批评孩子,因为这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健康;

  2. 在客人面前不批评孩子,因为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3. 在全家都在场的时候,不批评孩子,因为这影响姐弟间的相爱与好感;

  4. 在听到“外人反映”后,我们过于生气时,不去批评孩子,因为容易有情绪,爱“走火”或者吵起来。

  诸多不成文的“不”,是否会影响我们对孩子的严格管教呢?一点儿也不。

  我们的个别谈话是相当严格的,每个孩子都怕我们的个别谈话。一听说“要个别谈话了”,都很紧张。然而,这种怕,这种紧张,并不影响家庭的气氛,我的家始终是温馨与和睦的。

  “个别谈话”,一般是把孩子叫到一个没有其他人在场的单独房间,问他“今天出了什么差错”;或者在对他(她)的某一方面进行表扬后,问他(她)自己认为还有什么缺点。

  孩子们自尊心都特别强,每谈到自己的缺点、错误时,都非常紧张。

  我们平时总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说谎,而这时他们不得不说出自己的错误。当大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可以申辩,彼此争论,但一般都是孩子输。因为,我们在不真正抓住他们的把柄,不去了解核实情况的时候,是不会进行这种谈话的,我们从不把“道听途说”作为谈话的依据。

  我们的孩子都有一副倔强的、不认输的性格。让他们认输不容易,但只要真的是他们的错,必须谈到认输、认错为止,有时一谈就是一个晚上。

  这种谈话,一般都是我和我先生共同商量后,分析了问题的性质和可能出现的情况,由我出面去谈。因为女同志比较有耐心,而且我这个人事事都非常认真。孩子们的优点、长处点点滴滴都很注意,给予表扬,但缺点与错误一点儿也不宽恕。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他们的错误,都能老老实实地承认,决不会顽皮、耍贫。

  但如果确实不是他们的错,孩子也决不承认。孩子们老实而又勇敢、憨厚而又正直、谦和而又刚正不阿的各方面融为一体的性格,使他们不会曲意逢迎,决不会虚假认错。

  每当这种时候,我也谈不赢,需要怀疑自己了解的情况是否属实,表示“我和你爸爸要继续了解,下次再谈”。

  孩子们一般认为妈妈谈话很厉害,不能不认错,但又讲理。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搞什么‘个别谈话’?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同孩子磨牙?”我觉得这种时间一定要支付。否则,从小养成的坏毛病也许会酿成让他终生遗憾的大错。

  有的读者也可能会说:“我们年轻人火气大,见孩子气人,张口就骂,动手就打,哪能克制住情绪去‘个别谈话’?”

  我们也是从年轻父母走过来的,气极了也打过孩子、骂过孩子,虽然次数不多,但毕竟尝试过打骂,那一点儿也不解决问题。

  “个别谈话”虽说不是万能的,但更能解决问题,当然要把握它,也不是十分容易的。

  我体会这需要做父母的平时要有一些心理素质训练。一个是对孩子的理解,一个是对孩子深切的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大人谁没有缺点和错误?更何况孩子!对孩子爱得很深的人,不会动辄就打孩子。

  “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奴隶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这是西方哲人洛克的名言。

  我庆幸自己打骂得极少,没有一个孩子养成这种“奴隶式”的脾气。

  我有一个10岁的大孙子,从7岁开始去美国读书。在国际长途电话中,我问他妈妈:“孩子怎么样?”他妈妈说:“学习很好,就是在家只听他爸爸的,不听我的,不听姥爷、姥姥的。”

  一次在同大儿子通电话时,我问:“听说你儿子只听你的,你有什么法宝?”我大儿子在电话中笑呵呵地说:“个别谈话,这是妈妈传给我的呀!”这应验了中国那句老话:“一辈学一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关键字:家庭教育  母乳喂养  母爱  心理素质  爱情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12,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