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夏顺华:引进《什么是什么》的意义(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18:37  新浪育儿  

  我想再说就是这么多年去德国,我看到每一个德国的书店里面都有《WAS IST WAS》,而《WAS IST WAS》是三个套系,这是一套科普书,它还有练习册等等。这是刚出生的小孩看的,德国人已经到了这个层面。其实当谈到《WAS IST WAS》的时候,可能心潮很涌动,很有想法,什么想法呢?当中国的孩子去学语文,谈阅读,学数学,学英文的时候,我每次心里都会颤抖,或者是难过,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一代一代的华人往前走动的时候,这些人就知道语文、数学和英文,其实我们知道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去哪里了?曾经的历史,我们的历史跟他们这种历史不一样,他们这里面的历史和人文科学这一块的东西,它是很细腻的。它讲每一块讲得非常的仔细,只要你看了你就忘不了。但中国的教科书除了政治色彩一部分的东西,一些逻辑推理的东西在里头以外,我觉得它的远度,视野的长远度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广度,如何建立这个广度,是值得重新去探讨的。

  很开心的是今年元月份,温总理牵头对于教改小组的组长,那天我收了一个短信,我无限地兴奋,说我一定要去给他写一封信,就是关于中国孩子的教育广度,我们不能再是语文、数学和英文。那就是我刚才跟这位老师说的一个道理,就中国的孩子当他不知道花草的时候,我觉得花的美丽是人类,或者说华人,有很多华人说到,它的美是上帝赋予自然的,而带给人类的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心灵的,它的那种色彩是设计师做不出来的,你拿一瓣花瓣由浅的白再到浅的红,再到深的红循序渐进的过程,用一个水彩笔去做的时候,你是做不到那么均匀和好看,我觉得它是上帝赐于人类的一个美。

  去年在央视一套办了一个节目,美国的学生提问,中国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中国的孩子创意性比较很差,我的心很痛,其实源于我们的视野不够宽,我们是不是没有创意?不是。是我觉得曾经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辈人,三十多岁的人都算了,我们下面五岁的孩子还有机会,还有什么机会?就是更广泛地来看世界自然,这个社会。其实中国人知道两个字,就是社会,其实一个政党领导一个国家的时候,他是需要有专门机构的。对于百姓来讲的话,这个政府机构是有用的,很多人不知道社会是怎么回事。那就当很多人在违背政府一些意愿的时候,就受到了伤害,就受到了痛,他们不知道社会可以治理人类,治理一个民族,这就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两大块真的是,我觉得带进《WAS IST WAS》,是我为中国孩子送的一个礼,当然这里面的路还很长,我们还要去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书店,要把它做得更加的精致,才对得起每一个孩子。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民族来讲,这是一个大餐,是一套盛宴,我自己是这么感悟的,因为我也不知道中国的作家现在会写成什么样,但是我看到这套书孕育了德国的三代人,德国人的设计,德国人的思路是我学习和崇拜的一个,我觉得这个民族本身的优秀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也去过无数次的德国,带进了这样一套书,很开心,也感谢大家一起来分享,谢谢!

上一页 1 2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9 20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科普读物  儿童科普  科普知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